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青年人的語言溝通禮儀

23.在職場中應該如何稱呼他人?

稱呼的原則及其基本要求是禮貌、尊重、恰當。禮貌就是要求在稱呼別人時,要講究禮貌;尊重就是要求面對職位較高、資歷較深、年齡較大的同事,在稱呼時要體現自己對對方的尊敬;恰當就是要求對對方的稱呼,要適合對方的身份,比如對司機、廚師稱師傅可以,但是對醫生、教師稱師傅就不恰當了。

青年人必須懂得稱呼禮儀,在與別人的交談中,要根據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等具體情況及交往中所處的場合、雙方關系的親密程度來決定對對方的稱呼。得體的稱呼可以體現職場人士的個人修養,展現職場人士的禮儀形象。

稱呼的技巧

青年人在職場中的人際關系大都是因公交往,正確的稱呼語體現著文明和尊重。每一位職場人士都應對稱呼語的正確使用有所了解,這樣既體現自己的專業素養,又避免在交往中出糗。

稱呼要力爭附上對方姓氏

在職場交往中能準確地稱呼出對方的姓名,會讓對方感覺你是一個有心人。有的單位很大,或有時來客眾多,以及自己還是新人等原因,要記住每位同事或交往者的姓名不易,可以通過提前做功課達到這樣的效果。竅門是面對多人時,記住一兩位主要人物的名字,以他們為主,準確地稱呼他們,那么接下來的職場交往就會順暢一些。

另有一種情況是忘記對方的姓名。可以試著從容地、像老朋友般親切地微笑,伸過手說:“您好,我是××。”這時對方會和你一樣:“您好,我是××。”這樣做的效果不錯。

盡量要稱呼對方的職務

對方的職務是其社會地位和榮耀的標志,我們在稱呼時應該將之體現出來。否則,對方與普通員工在一起時,你不稱呼職務,就體現不出其身份了。稱呼職務時最好在前面加上姓氏,如“陳總”“李經理”等。

注意當對方有高級職稱或者高級學位,應該以此相稱呼。從稱呼上將對方的高級職稱或者高級學位表達出來,是非常讓人受用的,比如“宋教授”“劉博士”等。

當對方是副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稱呼。當對方和正職同時在場時,一定要稱呼對方副職。

將有職務的同事稱呼簡化,一定要注意避免可能產生的歧義和不好的聯想。比如姓“向”或“項”的男工程師、姓“龔”的工程師、姓“吳”的工程師、姓“范”的局長,等等。

對于從事文化教育、專業技術和藝術工作的同事,稱為“×老師”比較妥當。對年長者稱呼要恭敬,不能直呼其名,可以把“老”字和其姓倒置,這是一種尊稱,如“張老”“王老”。稱呼時還可以借助聲調、熱情的笑容和謙恭的儀態來表示尊敬。

禮儀禁忌:

一是忌諱使用錯誤的稱呼。常見的錯誤稱呼一般是誤讀或是誤會。誤讀是念錯對方的姓氏,這樣是很不禮貌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可以事先問好別人,或者當面請教。

二是忌諱使用不通行的稱呼。有些稱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山東人喜歡稱呼“伙計”,但南方人認為“伙計”是“打工仔”。所以,要入鄉隨俗,在哪里工作,就遵從哪里的習慣。

三是忌諱使用不當的稱呼。對對方的稱呼要謹慎、恰當。如果對方是公司的董事長,而你卻稱他為“經理”,就會貶低對方的地位,這是無禮的行為。

四是忌諱使用庸俗的稱呼。有些稱呼在正式場合不適合使用。例如“兄弟”“哥們兒”一類的稱呼,雖然聽起來讓人覺得親切,但不適合場合禮儀。

五是忌諱稱呼外號。不要自作主張給對方起外號,更不能用道聽途說來的外號去稱呼對方,也不能隨便拿別人的姓名亂開玩笑。

要避免失禮稱呼

把職場當成無所顧忌的私人空間,是職場禮儀大忌。即便是好朋友,在職場中也不能過于隨便。在工作場合,即便同事之間親密無間,也不能在公眾場合隨便稱呼綽號。不管什么時候,以生理特征稱呼同事,給人的感覺只能是粗俗、無禮、缺乏教養。

同事之間,對年齡相差不大、關系不錯的人,可以稱呼其姓名。但年齡相仿的異性之間就要注意,不能隨便省略其姓而親昵地稱呼其名,除非所有的異性都這樣稱呼。

24.與人寒暄要注意哪些內容?

寒暄是指交往初始見面時相互問候、相互致意的應酬語或客套話。在職場中恰當地運用寒暄能營造良好的交談氣氛。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我們要使用適宜的寒暄方式,選擇適當的寒暄內容,不能一概而論。

寒暄的不同類型

一是一般問候型寒暄。這種寒暄在用語上較為隨意,所談論的內容既可包括飲食起居,天氣冷暖,也可包括普通的問候,它并不表明問話者的真實意圖,只是起營造氣氛的作用。這種寒暄具有隨意、簡短的特點。

二是攀認求同型寒暄。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如果雙方能夠在諸如出生地、職業活動、日常愛好、生活遭遇等方面尋找到共同點,那么彼此認同達成共識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能夠很快地打破呆板、僵滯局面,使交往向著更加密切融洽的方向發展。這種寒暄就是要尋找共同點,如雙方在交往伊始從語言、語音中尋覓到共同的“鄉音”,馬上便進入“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階段,從而為進一步的交往打下良好基礎;又如雙方從共同的職業中尋覓出許多共同感興趣或者都能夠發表見解的話題,也會起到很好的營造氣氛的作用。

三是仰慕敬重型寒暄。這種寒暄是由于仰慕對方的人品、學識、社會地位而在用語上表現出的謙恭性的客套。在生活中諸如此類的寒暄語可劃歸為這一類型:“××先生,您的大作我已經拜讀,真是受益匪淺”;“××先生,久聞大名,今日見面不勝榮幸”;“××先生,您的風采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這種類型的寒暄顯得更加禮貌、正規。

尋找合適的寒暄內容

生活中在正式交談之前,雙方應有一個暖場和過渡,這就是寒暄。恰當的寒暄能為接下來的溝通創造良好氛圍,而寒暄的關鍵在于寒暄內容的選擇。

一是選擇合適的話題。寒暄,選擇什么樣的內容是核心。基本原則就是選擇大家沒有異議的、方便共同發表意見的話題,特別是和對方相關的或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天氣,讓對方引以為傲的事或個人興趣,社會話題,對對方所在行業的探討,等等。

寒暄中,我們可以聊點自己鬧過的無傷大雅的笑話或受益匪淺的經歷,這一類的事情多數人都愛聽。開適當的玩笑,除了能調節氣氛,還會使人覺得你為人隨和、容易相處,但要避開涉及對方隱私的話題。像個人收入、婚姻關系等隱私問題,如果不是對方主動提起,就不要涉及這類話題。

二是注意寒暄就是一個開場白,必須點到即止。寒暄時要注意態度的配合。寒暄時,自己面無表情甚至同時在做其他事,會讓人感覺你的寒暄是一種機械式的敷衍,沒有誠意。同時,要考慮當時的場景選擇最佳寒暄內容。有人喜歡以“吃了嗎”作為寒暄語,但要注意,如果看見對方剛從衛生間出來,此類寒暄就與情境不符合。

或許在人際交往的活動中,寒暄的實際意義并不明顯,它所發揮的情感導入功能,營造氣氛功能,導引交談主題功能都只是人際交往的前奏或鋪墊,但是職場中人沒有理由忽視它,正是由于它是人際關系發生、發展的起點,才顯示出它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25.如何把握說話的分寸?

有句俗語,叫作“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生活中講話,須看對方是什么樣的人,對方如果不是可以盡言的人,說三分話即可。孔子曰:“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與對方交往不深、關系淺薄,不明白對方的立場、不清楚對方的主張,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不要貿然與對方什么話都說。高談闊論,夸夸其談,都不是初入職場的青年人在職場中的合適的溝通方式。逢人只說三分話,不說不必說、不該說的話,這是職場中語言溝通須知的禮儀。

古語說:“事無不可對人言。”是指自己所做的事光明磊落,不怕別人知道,但并不是必須盡情向別人宣布。在職場中是否事事可以對人言尤其需要思考,而只說三分話,不是不誠實,更不是狡猾。說話有三種限制,一是人,二是時,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說。非其時,雖得其人,也不必說。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說。非其人,說三分真話,已是多;得其人,而非其時,說三分話,給對方一個暗示,看他的反應;得其人,得其時,而非其地,說三分話,正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擇地作長談。

說話不但只應說三分,留有余地,還要慎重選擇一些限制性詞語。開口“當然”,閉口“絕對”,把“部分”說成“一切”,把“可能”說成“肯定”等,都會令交談者不適。

俗話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相反。所以,在職場工作的人際溝通中,若能自己少說而讓別人多說,并適時“制造別人講話的機會”,則可能會有好的效果。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強調少說話的名言,如“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禍從口出”“言多必失”“人生喪家亡身,言語占了八分”“危莫危于多言”等。職場中人可結合古訓,在職場語言溝通協調過程中,做到言語謹慎,把握分寸。

26.在傾聽時,應該注意哪些禮儀要領?

如果善說是一種本領,那么認真傾聽則是一種修養。傾聽能體現出職場人士對他人的尊重,它能創造對話雙方之間和諧的談話氣氛。

在溝通中傾聽時,我們要注意掌握以下幾個禮儀要領。

專注有禮

傾聽別人談話時,我們應目視對方,全神貫注。還可以通過點頭、微笑及其他體態語言的運用,使對方感覺到這一點,從而引起對方的談話興趣,使對話得以進行下去。

呼應配合

傾聽者隨著講話內容而呼應配合,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可極大地調動說話人的情緒。

插話適宜

為使信息接受得更準確,對一些重要意見,我們最好能得到對方的認可,比如“你的意思是說……”“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如果符合對方的意圖,便會得到首肯。如果不符,對方會給你解釋。如此,傾聽者還會給對方留下一種聽得很認真的印象。

傾聽者在溝通時,特別是自己在同他人進行交談時,應時刻不忘在禮儀上盡量做得中規中矩,需要自己“說”時是如此,需要自己“聽”時也是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如皋市| 中超| 得荣县| 西安市| 阿鲁科尔沁旗| 独山县| 高碑店市| 兴业县| 镇巴县| 武义县| 株洲市| 双流县| 昌黎县| 蛟河市| 邯郸市| 江都市| 故城县| 阿拉善右旗| 玉溪市| 六盘水市| 托克托县| 夹江县| 营口市| 彭阳县| 安宁市| 河东区| 武陟县| 同江市| 桂东县| 分宜县| 苏尼特右旗| 康平县| 定安县| 邯郸县| 叶城县| 崇州市| 三门峡市| 将乐县| 庆安县|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