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先賢荀子就曾明言:“禮者,養也。”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視察指出:“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在今日之中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在當代中國大學生為提高其個人素質而進行的種種努力之中,禮儀的學習與運用已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視。
禮儀,通常指的是人們在其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也就是說,它是人們在同別人打交道時,所應當采取的標準化、正規化的做法。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士,往往需要遵守不同的規范。準確地講,大學生禮儀,一般指的就是大學生為人處世時所應當遵守的行為準則。
總體而言,大學生禮儀可以分為如下三項基本內容:
其一,有關大學生的自律之道。它具體涉及用以要求大學生文明其自身的個人規范,包括其日常生活中的品德修養、穿著打扮、言談話語、舉止行為、儀容儀態等等。
其二,有關大學生的待人之規。它具體涉及大學生處理其個人關系的方方面面,是其為人處世的基本規范,包括如何規范其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異性關系、涉外交往等等。
其三,有關大學生的社交之度。它具體涉及大學生的跨界交際的基本分寸,即其在公共場合、在各種交際應酬中所需要掌握的溝通技巧。
簡言之,大學生禮儀涉及了大學生在其人際交往中的方方面面所需要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
學習大學生禮儀時,同學們對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應予以同等的關注,而切切不可偏廢其一。
應當明確:自律之道,是大學生禮儀的基本點和出發點。如果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就沒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可言,大學生在其人際交往中就難以為其交往對象所認同或接受。
待人之規,是大學生禮儀的主要內容。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不但于人于己均有所不便,而且還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自己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社交之度,則是大學生禮儀的重點之所在。不了解、不遵守常規的社交分寸與溝通技巧,大學生在其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往往就難以取得成功。
應當說明的是,大學生禮儀的具體內容,不但包括了大學生校內日常生活的基本規范,而且也涉及一些校外社會生活里所通用的規范。這既是為了開闊大學生的視野,也是為了使大學生為其今后走上社會、熟悉社會、立足于社會而提前所進行的必要準備。
學習大學生禮儀,可以發揮下述四個方面的基本作用:
首先,學習大學生禮儀有助于維護大學生的形象。有道是:“形象是金”。現代人對個人形象無不十分在意。一個人的個人形象,其實主要就是其他人對于他的總的評價和基本印象。歌德曾經非常生動地做過一個比喻,他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照出他個人肖像的鏡子。”由此可見,大學生在日常生活里注意學習禮儀、應用禮儀,使自己舉止得體、表現不俗、溫文爾雅,自然會塑造出自己的完美形象。在某些情況下,大學生的個人形象,時常還被人們等同于大學生的群體形象,甚至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大學生注意維護個人的形象,實際上也是在維護大學生的群體形象,維護自己民族的形象,維護自己國家的形象。
其次,學習大學生禮儀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禮儀即教養,教養即素質。正如一位禮儀專家所強調過的一樣:“教養體現于細節,細節展現素質。”一名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通常都會被人們與他的個人素質直接掛鉤。如果他在這些方面表現得中規中矩,其自身素質就會獲得肯定的評價。反之,則會獲得否定的評價。孔子曾經教誨后人說:“不知禮,無以立。”當代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就應該認認真真地從禮儀的學習與應用著手。
再次,學習大學生禮儀有助于大學生人際溝通能力的改善。所謂溝通,即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人是需要理解的,相互理解往往是人際交往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一般認為,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跨行業、跨地區、跨文化背景的人際交往中要想取得成功,大都需要交往雙方共同借助于某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性做法來嘗試溝通。這種有助于溝通的人際交往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性做法,又稱溝通技巧。實際上,禮儀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溝通技巧。法國思想家拉羅什福科曾說:“禮儀是所有規范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范。”
最后,學習大學生禮儀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交際。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必然要同別人進行交際,大學生們也是如此。平心而論,作為有知識、有教養、風華正茂的年輕一代,大學生們是渴望交際、喜歡交際的。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有的大學生怯于交際,有的大學生不善交際,有的大學生則在交際之中不得其法。作為交際應酬技巧,禮儀實質上是一門交際藝術。學習大學生禮儀,必定會對大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大有幫助。
在學習大學生禮儀時,除了對其需要加以高度重視之外,有三點必須予以注意:
其一,大學生在學習、運用禮儀時,應以自律為本。學習和運用禮儀,不但要自覺、自愿,而且還要時時處處以之維護個人的自尊、自愛。
其二,大學生在學習、運用禮儀時,應以敬人為先。孔子道:“修己以敬”;原蘇聯杰出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尊敬別人的人,才有權受到別人的尊敬。”禮儀的核心在于敬人,“禮者,敬人也”。只有銘記此點,才能夠真正地學習好、運用好禮儀。
其三,大學生在學習、運用禮儀時,應以溝通為要。溝通的基本原理是: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人既要了解自己的交往對象,更要讓自己被交往對象所了解、所接受、所認同,否則他的人際交往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