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與全球現代供應鏈
- 李芏巍編著
- 1918字
- 2022-05-06 13:08:03
2.3.2 “一帶一路”對全球現代供應鏈發展的意義
中國已經提出了非常明確的目標,要構筑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網絡,目前這個網絡開始逐步成形。同時,中國18個省份已經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一帶一路”沿線很多國家也在建立自由經濟區,這就形成了“小自由貿易區網絡”。兩個網絡相互協同,“一帶一路”合作機制化水平、合作效果會不斷提升。
“一帶一路”為現代供應鏈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近年來,現代供應鏈成長迅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改善,“互聯網+”供應鏈蓬勃興起,現代供應鏈體系初步形成。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物流大國,但從總體上看,現代供應鏈發展水平較低,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因此,中國雖然是物流大國,但不是供應鏈強國,中國的現代供應鏈水平與世界領先的現代供應鏈水平之間存在差距。
“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中國經濟的西進梯度轉移,西部地區將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一帶一路”不僅是中國解決東西部經濟不均衡問題的一個藥方,而且將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使區域基礎設施顯著加強,使現代供應鏈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另外,“一帶一路”有利于加快傳統供應鏈升級,建立和完善社會化、專業化的供應鏈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供應鏈企業,提升產業規模和發展水平。
1.“一帶一路”助力建設現代供應鏈體系
中國供應鏈存在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在全球現代供應鏈中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在國家全球現代供應鏈創新戰略驅動下,在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中國有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現代供應鏈創新發展之路,提高在全球現代供應鏈體系中的話語權和控制力,即具有貿易主導權、渠道掌控權、資源支配權、規則制定權,形成價格與市場的風向標,將通道優勢轉變為貿易優勢。
中國擁有以傳統產業鏈為基礎的“一帶一路”合作優勢。“一帶一路”區域價值鏈暫時難以與成熟的全球價值鏈競爭,可以選擇價值鏈比較短(如服裝紡織品、食品)、生產過程相對簡單的產業形成區域價值鏈。“一帶一路”價值鏈形成后,中國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將逐漸形成合力,增加中國地緣博弈優勢。“一帶一路”已經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回應。不僅局限于“一帶一路”,中國作為消費大國必將受到各國企業的青睞,中國市場的開放性將持續為中國參與全球現代供應鏈助力。同時,這種合作會為全球注入新的利益分配理念。這種均衡分配的利益觀得到了更多國家的認可,從而增加了主導全球現代供應鏈體系的中國力量。
2.牢牢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方向
“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方向,總體來看,應該圍繞海運通道,打通國際貿易交通大通道,加速現代供應鏈的發展,促進各國家經濟發展。“一帶”的重點方向:構建經濟要素和市場的深度融合,開展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參與建立高標準的自由貿易網絡,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同打造六大經濟合作走廊。“一路”的重點方向:以重點港口為節點,通過投資參股等方式參與建設和經營,使之成為保障海上通道安全、促進雙邊合作的重要合作支點,共同建設暢通、安全的運輸大通道。
3.“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全球現代供應鏈發展的進程
從“一帶”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向廣闊的西部地區大力拓展,必將推進亞歐大陸經濟的整合,拉動中國與東盟、南亞、西亞、中亞,以及海灣國家與歐洲國家的經濟聚力,建立連接五大洲、覆蓋全球的現代供應鏈體系。
從“一路”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將使中國超越西太平洋海域,向南深入南太平洋,這將有利于中國開辟兩洋出海大通道的運輸線。“一帶一路”的實施將深化中歐、中俄合作,推進亞歐大陸的一體化進程,塑造中國全球現代供應鏈體系的格局。
區域一體化發展應該是大勢所趨,中國需要加強和周邊國家的聯系,加強對外開放。通過“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發展的縱深,增添改革的新動力。
在“一帶一路”建設大背景下,每個區域扮演的角色不一樣,發揮各自區域的優勢特色,有利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首先,從各區域的特點出發,確立本地區現代供應鏈在“一帶一路”中的角色;其次,更注重服務貿易的開放,這既是中國轉型升級的需求,更是中國市場連接區域市場、全球市場的一個新亮點;最后,強化區域生活和生產現代供應鏈及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現代供應鏈需要強化舉措,需要認真研究實現現代供應鏈的方案,并有步驟、分階段逐步實現供應鏈現代化。為了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要,適應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應提高供應鏈服務效率,降低成本,減輕資源和環境壓力,積極營造有利于現代供應鏈發展的政策環境,著力建立和完善現代供應鏈服務體系,加快提高供應鏈發展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現代供應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