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欲望資本主義(套裝共四冊)
最新章節:
后記 貨幣、欲望、資本主義的悖論
本書源于日本NHK的同名紀錄片,主要由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的對談組成,討論議題包括資本主義社會的方方面面。為了保證書籍的完整性,特別增加了在紀錄片中未播出的部分內容。全套共4冊。
- 后記 貨幣、欲望、資本主義的悖論 更新時間:2022-05-05 12:06:57
- 注釋
- 全球資本主義和亞里士多德
- 再次聚焦亞里士多德
- 貨幣和民主制、貨幣和悲劇
- 所謂沒有貨幣的社會
- 貨幣和哲學
- 古希臘就是“近代”
- 關于城邦存續的可能性=城邦瓦解的可能性的“悖論”
- 近代的無止境和古代的無止境
- 無止境的欲望——發現資本主義
- 從作為“手段”的貨幣到作為“目的”的貨幣
- 貨幣思想家
- 城邦離不開貨幣
- 城邦思想家亞里士多德
- 第四章 發現資本主義——亞里士多德和近代
- 比特幣不可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
- 中央銀行的誕生——自由放任主義固有的局限
- 我們也是投機者
- 惡性通貨膨脹——錢的恐慌
- 恐慌——錢的泡沫
- 錢就是純粹的投機
- 第三章 貨幣就是投機
- 理性的悖論
- 凱恩斯對決弗里德曼
- 凱恩斯的“選美競賽”
- 弗里德曼的投機理論
- 凱恩斯革命和新古典學派的反革命
- 兩種資本主義觀——新古典學派和非均衡學派
- 約翰·勞的遺產
- 密西西比泡沫
- 貨幣的循環論證和約翰·勞的體系
- 約翰·勞
- 亞里士多德和彌達斯王的神話
- 第二章 金融投機和兩種資本主義觀
- 中本聰之夢和哈耶克的貨幣發行自由化理論
- 比特幣狂想曲的終結
- 比特幣已不能成為貨幣
- 終極意義上的貨幣——數字貨幣
- 貨幣的抽象化歷史
- 以自己循環論證成立的貨幣的價值
- 商品的價值也由社會賦予
- 貨幣的價值由社會所賦予
- 20世紀70年代的瑪麗亞·特蕾西亞銀幣
- 貨幣國定說的錯誤——如果打開“六法全書”
- 無中生有的貨幣
- 何謂貨幣——貨幣商品論的錯誤
- 比特幣無法成為貨幣
- 何謂比特幣
- 圍繞貨幣出現的二律背反
- 現實已經追上了理論
- 第一章 “比特幣”是終極貨幣嗎?
- 前言 巖井克人面對“欲望資本主義”之時
- 版權頁
- 欲望資本主義4
- 后記 什么是GAFA時代的“市場”與“自由”?
- 12.“我們是有自由的”
- 11.新存在論
- 10.馬克思在書房里改變了世界
- 9.哲學是通過改變思維來改變社會
- 8.自然主義破壞了人類的自由和偶然性
- 7.處于自然主義和宗教掌控下的美國
- 6.“不存在客觀真相”的欺騙
- 5.新聞業的危機
- 4.社交媒體和民主主義的危機同屬一個現象
- 3.社交媒體就是一種博彩
- 2.操控人們的是隱藏在機器背后的某個人
- 1.真正的AI是無稽之談
- 第五章 從哲學視角解讀資本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危機
- 5.欲望是動力之源
- 4.人工智能時代應該保護的不是工作而是人
- 3.自由市場面臨消失的危機
- 2.資本主義就是宗教
- 1.如果一切皆自由,社會就會崩潰
- 第四章 從文明論的角度來審視資本主義的未來
- 10.市場就是一面鏡子
- 9.人并不是總能做出合理判斷的
- 8.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
- 7.經濟學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
- 6.虛擬貨幣無益于社會
- 5.讓市場成為能讓新創企業加入并可以競爭生存的地方
- 4.提供基礎設施,壟斷市場的IT企業
- 3.解決市場課題的監管
- 2.無知的面紗
- 1.需要合理的監管
- 第三章 思考GAFA時代的競爭政策
- 9.給予向善的人以機會
- 8.無須政府干預就能實現最合理的限制
- 7.讓資本主義接近完美的技術
- 6.挽回被用戶遺忘的權利
- 5.區塊鏈里暗含著消滅GAFA的可能性
- 4.GAFA成了必不可少的中介
- 3.沒有國家干預的公平競爭的時代
- 2.了解蒙娜麗莎的價格
- 1.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一個共同市場的技術
- 第二章 能為世界貧困階層提供金融服務的虛擬貨幣
- 9.日本應該選出能讓GAFA合理納稅的領袖
- 8.通過向企業征收錄用費,來實現大學免費
- 7.未來指向戰爭、饑餓、革命
- 6.當今社會,1%的人差使99%的人
- 5.恢復公平原則和競爭
- 4.應該拆分龐大的壟斷企業
- 3.沒有創新的時代
- 2.GAFA壟斷市場,搞合法的不正當行為
- 1.神、愛、消費和性
- 第一章 GAFA讓資本主義的規則變質
- 前言 GAFA、虛擬貨幣……何謂市場?何謂資本主義?
- 版權頁
- 欲望資本主義3
- 作者簡介
- 后記 接受永恒的悖論時
- 小國王
- 23.沒有基礎理論,世界就將滅亡
- 22.現在正是哲學復興的時候
- 21.為什么世界不存在?
- 20.市場本身就是外部效應
- 19.特朗普的媒體理論
- 18.不要低估特朗普
- 17.尋找“內部的外人”
- 16.大氣污染讓新鮮空氣變成了商品
- 15.資本主義將會不斷擴張
- 14.資本主義的邏輯并不全面
- 13.資本主義的原則和僵尸
- 12.必要的普遍系統論
- 11.欣賞特朗普發言的人們
- 10.在內部制造外人
- 9.全球化和疲于做“好人”
- 8.“原力覺醒”
- 7.德國接受移民是為了顯示其道德觀高度
- 6.用于消費的藝術
- 5.資本主義的生與死
- 4.黑格爾和馬克思的交鋒
- 3.制度需要“自下而上的抑制”
- 2.資本主義是場秀
- 1.天才們的比拼
- 第二章 資本主義是一場秀
- 與黑暗力量抗爭
- 20.不存在解決問題的魔法杖
- 19.右派、左派之分已不成立
- 18.經濟判斷與道德判斷是獨立的
- 17.環保主義者和民粹主義者
- 16.熊彼特搞錯了嗎?
- 15.市場經濟和科學革命
- 14.后物質主義的幻想
- 13.20世紀70年代,推動世界的不是欲望
- 12.“預測未來模型”的荒謬
- 11.經濟學家這一職業的極限
- 10.互聯網會成為新的“看不見的手”嗎?
- 9.轉型到后物質主義的可能性很小
- 8.要么創新,要么死亡!
- 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個解決方案
- 6.人類面臨必須像藝術家一樣生活的時代
- 5.高學歷照樣有失業風險
- 4.沒有為失業接盤的產業
- 3.中產階級將失去工作
- 2.科技不斷進步,為什么經濟持續低迷?
- 1.如何從被規則支配的悖論中擺脫?
- 第一章 “新科技并未帶來經濟增長”
- 前言 “欲望滋生欲望”的無限循環將走向何方?
- 版權頁
- 欲望資本主義2
- 后記 什么是“欲望”?一個沒有休止的問題
- 4.要敢于正視經濟低增長的現實
- 3.日本自古就有的重視“共有地”精神
- 2.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新的經濟學
- 1.現代經濟的增長是靠債務支撐的
- 第四章 “追求增長的資本主義導致了世界的 不穩定, 與GDP至上主義訣別吧!”
- 技術的傳道者
- 11.什么是“金錢”?
- 10.人工智能進化帶來的社會,需要新的社會體系
- 9.技術將急劇改變世界
- 8.如果將來沒有了勞動,人類會怎么樣呢?
- 7.能夠改變世界,這令人興奮
- 6.硅谷
- 5.大數據屬于基礎設施
- 4.按需服務使消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 3.靠股權投資來幫助企業創造價值
- 2.新技術使消費者和企業皆大歡喜
- 1.能否更快速、更廉價地提供更優質的東西
- 第三章 資本主義并不完美! 沒有勞動的社會終將到來!
- 這個人來自何方?
- 19.錢是什么?
- 18.平衡好自己的收支吧,經濟危機遲早會來!
- 17.欲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
- 16.人工智能是洪水猛獸嗎?
- 15.工業革命使人們失去了生存意義
- 14.人類的“原罪”在于過度消費
- 13.利率是頭無法駕馭的猛獸
- 12.再好的投資,債務都得償還
- 11.利率似酒
- 10.涓滴效應是低效的
- 9.好好歇一歇有何不好呢?
- 8.不存在市場之神
- 7.經濟好的時候要想到剎車
- 6.經濟不增長,只是因為沒有必要再增長了
- 5.資本主義的意義在于“自由”
- 4.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資本主義是一種錯誤
- 3.用新觀點去撼動傳統概念
- 2.考察過去的經濟模式,可以把各個領域聯系起來
- 1.24歲的總統經濟顧問
- 第二章 資本主義并不一定非得要增長
- 身穿紅背心的明星經濟學家
- 11.錢到底是什么?
- 10.看不到創新所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
- 9.創新能帶來幸福嗎?
- 8.改變了世界的是研究者的新想法
- 7.人口減少是日本經濟低迷的主要原因
- 6.利率有調整投資的作用嗎?
- 5.資本主義可持續嗎?
- 4.“亞當·斯密搞錯了”
- 3.“看不見的手”是不存在的
- 2.增長是好是壞?
- 1.通過經濟政策轉換,可以實現穩定增長
- 第一章 亞當·斯密搞錯了!
- 前言 對話行業領軍,展開多元視角
- 版權頁
- 欲望資本主義1
- 封面
- 封面
- 欲望資本主義1
- 版權頁
- 前言 對話行業領軍,展開多元視角
- 第一章 亞當·斯密搞錯了!
- 1.通過經濟政策轉換,可以實現穩定增長
- 2.增長是好是壞?
- 3.“看不見的手”是不存在的
- 4.“亞當·斯密搞錯了”
- 5.資本主義可持續嗎?
- 6.利率有調整投資的作用嗎?
- 7.人口減少是日本經濟低迷的主要原因
- 8.改變了世界的是研究者的新想法
- 9.創新能帶來幸福嗎?
- 10.看不到創新所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
- 11.錢到底是什么?
- 身穿紅背心的明星經濟學家
- 第二章 資本主義并不一定非得要增長
- 1.24歲的總統經濟顧問
- 2.考察過去的經濟模式,可以把各個領域聯系起來
- 3.用新觀點去撼動傳統概念
- 4.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資本主義是一種錯誤
- 5.資本主義的意義在于“自由”
- 6.經濟不增長,只是因為沒有必要再增長了
- 7.經濟好的時候要想到剎車
- 8.不存在市場之神
- 9.好好歇一歇有何不好呢?
- 10.涓滴效應是低效的
- 11.利率似酒
- 12.再好的投資,債務都得償還
- 13.利率是頭無法駕馭的猛獸
- 14.人類的“原罪”在于過度消費
- 15.工業革命使人們失去了生存意義
- 16.人工智能是洪水猛獸嗎?
- 17.欲望永遠不會得到滿足
- 18.平衡好自己的收支吧,經濟危機遲早會來!
- 19.錢是什么?
- 這個人來自何方?
- 第三章 資本主義并不完美! 沒有勞動的社會終將到來!
- 1.能否更快速、更廉價地提供更優質的東西
- 2.新技術使消費者和企業皆大歡喜
- 3.靠股權投資來幫助企業創造價值
- 4.按需服務使消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 5.大數據屬于基礎設施
- 6.硅谷
- 7.能夠改變世界,這令人興奮
- 8.如果將來沒有了勞動,人類會怎么樣呢?
- 9.技術將急劇改變世界
- 10.人工智能進化帶來的社會,需要新的社會體系
- 11.什么是“金錢”?
- 技術的傳道者
- 第四章 “追求增長的資本主義導致了世界的 不穩定, 與GDP至上主義訣別吧!”
- 1.現代經濟的增長是靠債務支撐的
- 2.人工智能時代需要新的經濟學
- 3.日本自古就有的重視“共有地”精神
- 4.要敢于正視經濟低增長的現實
- 后記 什么是“欲望”?一個沒有休止的問題
- 欲望資本主義2
- 版權頁
- 前言 “欲望滋生欲望”的無限循環將走向何方?
- 第一章 “新科技并未帶來經濟增長”
- 1.如何從被規則支配的悖論中擺脫?
- 2.科技不斷進步,為什么經濟持續低迷?
- 3.中產階級將失去工作
- 4.沒有為失業接盤的產業
- 5.高學歷照樣有失業風險
- 6.人類面臨必須像藝術家一樣生活的時代
- 7.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個解決方案
- 8.要么創新,要么死亡!
- 9.轉型到后物質主義的可能性很小
- 10.互聯網會成為新的“看不見的手”嗎?
- 11.經濟學家這一職業的極限
- 12.“預測未來模型”的荒謬
- 13.20世紀70年代,推動世界的不是欲望
- 14.后物質主義的幻想
- 15.市場經濟和科學革命
- 16.熊彼特搞錯了嗎?
- 17.環保主義者和民粹主義者
- 18.經濟判斷與道德判斷是獨立的
- 19.右派、左派之分已不成立
- 20.不存在解決問題的魔法杖
- 與黑暗力量抗爭
- 第二章 資本主義是一場秀
- 1.天才們的比拼
- 2.資本主義是場秀
- 3.制度需要“自下而上的抑制”
- 4.黑格爾和馬克思的交鋒
- 5.資本主義的生與死
- 6.用于消費的藝術
- 7.德國接受移民是為了顯示其道德觀高度
- 8.“原力覺醒”
- 9.全球化和疲于做“好人”
- 10.在內部制造外人
- 11.欣賞特朗普發言的人們
- 12.必要的普遍系統論
- 13.資本主義的原則和僵尸
- 14.資本主義的邏輯并不全面
- 15.資本主義將會不斷擴張
- 16.大氣污染讓新鮮空氣變成了商品
- 17.尋找“內部的外人”
- 18.不要低估特朗普
- 19.特朗普的媒體理論
- 20.市場本身就是外部效應
- 21.為什么世界不存在?
- 22.現在正是哲學復興的時候
- 23.沒有基礎理論,世界就將滅亡
- 小國王
- 后記 接受永恒的悖論時
- 作者簡介
- 欲望資本主義3
- 版權頁
- 前言 GAFA、虛擬貨幣……何謂市場?何謂資本主義?
- 第一章 GAFA讓資本主義的規則變質
- 1.神、愛、消費和性
- 2.GAFA壟斷市場,搞合法的不正當行為
- 3.沒有創新的時代
- 4.應該拆分龐大的壟斷企業
- 5.恢復公平原則和競爭
- 6.當今社會,1%的人差使99%的人
- 7.未來指向戰爭、饑餓、革命
- 8.通過向企業征收錄用費,來實現大學免費
- 9.日本應該選出能讓GAFA合理納稅的領袖
- 第二章 能為世界貧困階層提供金融服務的虛擬貨幣
- 1.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一個共同市場的技術
- 2.了解蒙娜麗莎的價格
- 3.沒有國家干預的公平競爭的時代
- 4.GAFA成了必不可少的中介
- 5.區塊鏈里暗含著消滅GAFA的可能性
- 6.挽回被用戶遺忘的權利
- 7.讓資本主義接近完美的技術
- 8.無須政府干預就能實現最合理的限制
- 9.給予向善的人以機會
- 第三章 思考GAFA時代的競爭政策
- 1.需要合理的監管
- 2.無知的面紗
- 3.解決市場課題的監管
- 4.提供基礎設施,壟斷市場的IT企業
- 5.讓市場成為能讓新創企業加入并可以競爭生存的地方
- 6.虛擬貨幣無益于社會
- 7.經濟學家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
- 8.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
- 9.人并不是總能做出合理判斷的
- 10.市場就是一面鏡子
- 第四章 從文明論的角度來審視資本主義的未來
- 1.如果一切皆自由,社會就會崩潰
- 2.資本主義就是宗教
- 3.自由市場面臨消失的危機
- 4.人工智能時代應該保護的不是工作而是人
- 5.欲望是動力之源
- 第五章 從哲學視角解讀資本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危機
- 1.真正的AI是無稽之談
- 2.操控人們的是隱藏在機器背后的某個人
- 3.社交媒體就是一種博彩
- 4.社交媒體和民主主義的危機同屬一個現象
- 5.新聞業的危機
- 6.“不存在客觀真相”的欺騙
- 7.處于自然主義和宗教掌控下的美國
- 8.自然主義破壞了人類的自由和偶然性
- 9.哲學是通過改變思維來改變社會
- 10.馬克思在書房里改變了世界
- 11.新存在論
- 12.“我們是有自由的”
- 后記 什么是GAFA時代的“市場”與“自由”?
- 欲望資本主義4
- 版權頁
- 前言 巖井克人面對“欲望資本主義”之時
- 第一章 “比特幣”是終極貨幣嗎?
- 現實已經追上了理論
- 圍繞貨幣出現的二律背反
- 何謂比特幣
- 比特幣無法成為貨幣
- 何謂貨幣——貨幣商品論的錯誤
- 無中生有的貨幣
- 貨幣國定說的錯誤——如果打開“六法全書”
- 20世紀70年代的瑪麗亞·特蕾西亞銀幣
- 貨幣的價值由社會所賦予
- 商品的價值也由社會賦予
- 以自己循環論證成立的貨幣的價值
- 貨幣的抽象化歷史
- 終極意義上的貨幣——數字貨幣
- 比特幣已不能成為貨幣
- 比特幣狂想曲的終結
- 中本聰之夢和哈耶克的貨幣發行自由化理論
- 第二章 金融投機和兩種資本主義觀
- 亞里士多德和彌達斯王的神話
- 約翰·勞
- 貨幣的循環論證和約翰·勞的體系
- 密西西比泡沫
- 約翰·勞的遺產
- 兩種資本主義觀——新古典學派和非均衡學派
- 凱恩斯革命和新古典學派的反革命
- 弗里德曼的投機理論
- 凱恩斯的“選美競賽”
- 凱恩斯對決弗里德曼
- 理性的悖論
- 第三章 貨幣就是投機
- 錢就是純粹的投機
- 恐慌——錢的泡沫
- 惡性通貨膨脹——錢的恐慌
- 我們也是投機者
- 中央銀行的誕生——自由放任主義固有的局限
- 比特幣不可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貨幣
- 第四章 發現資本主義——亞里士多德和近代
- 城邦思想家亞里士多德
- 城邦離不開貨幣
- 貨幣思想家
- 從作為“手段”的貨幣到作為“目的”的貨幣
- 無止境的欲望——發現資本主義
- 近代的無止境和古代的無止境
- 關于城邦存續的可能性=城邦瓦解的可能性的“悖論”
- 古希臘就是“近代”
- 貨幣和哲學
- 所謂沒有貨幣的社會
- 貨幣和民主制、貨幣和悲劇
- 再次聚焦亞里士多德
- 全球資本主義和亞里士多德
- 注釋
- 后記 貨幣、欲望、資本主義的悖論 更新時間:2022-05-05 12: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