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作者序 這條路任重而道遠,前景卻日漸光明

一切要從我奶奶說起。

當醫生用輪椅把奶奶送回家等待死亡的時候,我還只是個孩子。她被診斷為心臟病晚期,做過很多次心臟搭橋手術,外科醫生已經束手無策了——每次開胸手術留下的疤痕,都增加了下一次手術的難度,最后,醫生終于沒有其他選擇了。我奶奶只能坐在輪椅上,強忍著胸部的劇烈疼痛,而醫生老實告訴她,他們能做的都做了,她活不過65歲。

我想對許多人而言,讓他們成為醫生的理由,可能都是因為他們曾經目睹死亡慢慢逼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摯愛的親人從受苦到步入死亡。但對我來說,學醫的理由,卻是因為親眼看著奶奶的病情慢慢好轉。

奶奶出院后,開始認命地等著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沒過多久,電視節目《60分鐘》(60 Minutes)播出了一段關于內森·普里特金(Nathan Pritikin)的報道。普里特金是倡導生活方式治療[1]的先驅,因為逆轉晚期心臟病而聞名。他剛在加州創建了一家醫療中心。我的奶奶決定賭一把,她長途跋涉成為這家醫療中心的第一批病人之一。該院采取的是住院療程,每個住院病人都要吃蔬食,然后開始實施分級運動療法。奶奶入院時是被輪椅推進去的,出院時卻是自己走出來的。這件事我永遠都忘不了。

在普里特金的傳記《普里特金:美國心臟病權威》(Pritikin:The Man Who Healed America's Heart)一書中,也收錄了我奶奶的病例。書中稱她是其中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

住在佛羅里達州北邁阿密的弗朗西絲·格雷格(Frances Greger),坐著輪椅來到圣塔芭芭拉,加入了普里特金的其中一個早期療程。格雷格女士患有心臟病、心絞痛,雙腳行動不便;她的情況很糟糕,每次勉強走路時,都必須忍受胸部和腿部的劇烈疼痛。然而,治療不到3周后,她不僅不需要坐輪椅,還能每天步行10英里(1英里≈1.6千米)。[1]

在我小時候,這件事對我的唯一意義,就是我能夠再跟奶奶一起玩了。但這些年來,我才逐漸明白,這件事所代表的意義。當時,醫學界甚至不相信能逆轉心臟病。醫生治療心臟病時,只能用藥物盡量減緩病情惡化,用開刀手術來治療動脈阻塞,試著緩解癥狀。但不論怎么做,病情還是會一如預期地逐漸惡化,直到死亡。然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一旦我們停止攝取會讓動脈堵塞的食物,身體就可以開始展開自愈過程,在很多情況下,甚至不需要藥物或手術治療,動脈就通暢了。

我奶奶在65歲時被醫院宣判死刑,但因為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讓她繼續在這個世界上跟6個孫子一起又度過了31年的歲月。她曾被醫生告知,只剩下幾個星期的生命,后來卻一直健康地活到了96歲。她近乎奇跡般的康復,不僅激勵了她的孫子從醫,也給了她自己足夠的健康和時間,看著孫子從醫學院畢業。

當我成為醫生時,一些醫學界的巨擘,如非營利性的預防醫學研究所(Preventive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的所長兼創辦人狄恩·歐尼斯(Dean Ornish),已經完全證明普里特金的成果為真。通過運用最新的高科技——心臟正子計算機斷層掃描[2]、定量冠狀動脈造影[3]及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4],歐尼斯醫生和他的同事發現,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這種幾乎不涉及科技的方法,無疑才是逆轉健康頭號殺手心臟病的途徑。

歐尼斯醫生和同事的相關研究,多次發表在最負盛名的醫學期刊上。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直至今日,治療心臟病的醫療手段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為什么?為什么醫生還是繼續開處方藥、繼續開刀,只顧著緩解心臟病的癥狀,而不是設法阻止病人一步步走向死亡,反而寧愿相信死亡是這種病不可逆的最終結果?

這開啟了我的覺醒之路。我眼睜睜地看著這個令人心灰意冷的現實,但真相是:除了傳統的醫療,還有醫學以外的其他力量可以幫我們對付疾病。由于美國醫療保險系統的有償服務模式,醫生通過處方藥和療程賺錢,一切按件計酬,而非注重醫療質量。花時間向患者講解健康飲食的好處,是無法獲得報酬的。假如連醫生也在追求業績,那么就可能產生誘因讓他們動不動就用藥物來治療因生活方式導致的疾病。

倘若現行的薪酬體系無法改變,我估計美國的醫療保健和醫學教育就不可能大幅改革。[5]

在美國,只有1/4的醫學院提供專門的營養課程。[6]我還記得,在申請醫學院時,第一次面試是在康奈爾大學,面試官特別強調:“營養學對人體健康完全無益。”他自己還是一名小兒科醫生呢!當時我就知道,我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現在回想起來,唯一問過我家人飲食狀況的醫學專業人士,只有我們家的獸醫。

一開始,我申請到了19家醫學院,最后我選擇了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因為他們最自豪的就是擁有全美國醫學院最多的營養學培訓課程——總共有21個小時,盡管這還不到全部課程的1%。

在我的醫療生涯中,曾經接受過大型藥廠無數次的招待,吃喝玩樂、大啖牛排,但卻從來沒有接到過西藍花商家的請客電話。這也是你在電視上只會看到新藥的各種信息,卻看不到紅薯廣告的原因。基于同樣的理由,食物對于健康和長壽的突破性影響,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機會向大眾披露,理由當然是無利可圖。

即使是醫學院那少得可憐的21小時營養學課程里,也完全沒有提到可以靠飲食來治療慢性病,更別提逆轉疾病了。由于家人的親身經歷,我是唯一知道這方法可行的人。

在受訓期間,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是:如果治愈心臟病的方法被忘在兔子洞里,那么其他疾病的療法有沒有可能也被埋沒在醫學文獻中呢?我把查明這件事,當成了我這輩子的使命。

我在波士頓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待在哈佛大學醫學圖書館的地下室,挖掘塵封已久的資料。等到我開始執業后,不管我在門診時看了多少個病人,即便我的一席話能夠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但仍然覺得這只是杯水車薪。因此,我繼續著我的長征之路。

在美國醫學生協會(American Medical Student Association)的協助下,我的目標是,每隔兩年,就在全國各個醫學院舉辦一次演講,希望能影響整個新一代的醫生。我不想再有任何一位醫生,在不懂飲食功效的情況下就從學校畢業。如果我的奶奶不應死于心臟病,其他人的爺爺奶奶也一樣。

有段時間,我一個月就排了40場演講。一早開始,鎮上的康復社區有個早餐會談,午餐時在醫學院做簡報,然后晚上則在社團發表演講。

我幾乎生活在車上,鑰匙鏈上只有一把車鑰匙。最后,我在世界各地總共辦了1000多場演講。當然,這樣東奔西跑的生活是無法持續的。為此,我失去了婚姻。越來越多的演講邀約超出了我的負荷,因此,我開始把所有的年度研究成果,轉錄成一個DVD系列:《臨床營養的最新結論》(Latest in Clinical Nutrition),整整錄了驚人的30卷。從過去到現在,我通過這些DVD所獲得的每1分錢,都直接用于慈善事業;演講收入和出書版稅也一樣,包括你現在正在看的這本書。

如同金錢對醫學的負面影響,在我看來,金錢對營養學的破壞更是變本加厲,似乎每個人都有獨家的騙人萬靈藥或神奇道具。成見根深蒂固,而數據往往被精挑細選出來以支持先入為主的觀念。

當然,我也有自己應該被約束的偏見。即使我原本的動機是健康,但多年下來,我已經變成了相當程度的動物愛好者。我家里養了3只貓和1只狗,而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也花了很多時間在美國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HSUS)服務,擔任這個慈善機構的公共衛生健康部主任。因此,就和許多人一樣,我關心農場動物的福利,但首先最重要的,我是一名醫生。我的主要職責,一直都是照顧病人,以及準確地提供現有的恰當醫學證據。

在臨床診療上,我或許能幫助數百人;而四處旅行演講,或許能教育數千人。但關乎生死的重要信息,卻必須要傳達給數百萬人知道。加拿大的慈善家杰西·拉許(Jesse Rasch)認同我的理念,加入了我的行列,愿意免費把基于實證的營養學知識提供給每一個人。他與夫人茱莉(Julie)的基金會,把我所有的作品全部上線,催生了“能救命的營養學”網站(NutritionFacts.org)。現在,我可以穿著睡衣在家里工作,讓更多人接收到我想傳達的信息,人數比起我馬不停蹄地滿世界跑時還要多得多。

如今,“能救命的營養學”已經是個能夠自給自足的非營利組織了,有超過1000個短片,幾乎涵蓋了每個你所能想到的營養話題,而且每天我都會持續上傳新視頻和文章。網站上的一切,都是隨時免費提供給所有人的。沒有廣告,沒有企業贊助。這單純只是一份出于愛的奉獻。

我在十多年前開始這項工作時,認為守護健康的答案是培訓教員,以及教育專業人士。但隨著信息普及化,醫生不再是健康知識的守門員,不再能壟斷所有信息。我意識到,凡是涉及安全簡單的生活方式處方時,直接賦予個人力量,可能會更有效果。在最近關于醫生門診的全國調查中,大約只有1/5的抽煙者被告知要戒煙。[7]但就像你不必等醫生親口告訴你才戒煙一樣,你也不用等誰告訴你,就可以開始吃得更健康。然后,我們就可以攜手努力,向我的醫學界同事們展現健康生活的真正力量。

現在,我住得離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圖書館之一——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很近,騎自行車就能到。光是2014年,營養醫學文獻就新增了24000多篇論文;而我現在擁有一個研究團隊、一群很棒的助理和志愿者,幫我從堆積如山的新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數據。這本書不只是又一個讓我可以分享信息的平臺,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機會,能讓更多人分享一些實用的建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種改變人生、挽救生命的科學。

我相信,奶奶會以我為榮。


[1] 編者注:原文為lifestyle medicine,生活方式治療是一門利用改變生活方式來減少疾病風險和負擔的科學方法,例如改善營養、鍛煉身體、減輕壓力、多休息、戒煙酒等。生活方式治療是從根本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的推薦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城区| 新绛县| 遂宁市| 自治县| 延安市| 龙江县| 公主岭市| 东乡县| 海城市| 宁津县| 舒兰市| 大同县| 师宗县| 鹤山市| 桐庐县| 普兰店市| 客服| 南澳县| 洛浦县| 五指山市| 游戏| 虹口区| 缙云县| 双牌县| 岫岩| 勃利县| 尉氏县| 原阳县| 莱西市| 汝州市| 澳门| 昌乐县| 屯昌县| 中山市| 平顶山市| 吉林省| 越西县| 嘉定区| 庆元县| 呈贡县|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