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愛琳小姐

在考珀伍德不斷地為自己建功立業的過程中,偉大的南北戰爭接近尾聲。此時是一八六四年十月,街車的征戰,以及荒野的土地擴充之戰依然記憶猶新。如今,格蘭特在進攻匹茲堡,南方偉大的李將軍正在進行最后一場戰役,英勇而絕望地展現他作為戰略家和軍人的能力。曾有幾次,整個國家都在憂心忡忡地等待著維克斯堡的陷落,期待著波托馬克的軍隊勝利,而李將軍卻入侵賓夕法尼亞——股市下跌,商業一片慘淡。在這種時刻,考珀伍德真是用盡全力盯著自己的錢財,他必須時刻警惕,以免什么毀滅性的消息讓他的財產一下子化為烏有。

從國家主義角度看,他覺得應該保持聯邦制度;從個人角度看,他卻覺得戰爭除了破壞就是浪費。當然聯邦制度值得推廣,并非全是因為愛國,像現在這樣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從加拿大的雪山到南部的海灣全部都歸屬聯邦了。從他一八三七年出生以來,就看著這個國家在面積上擴充——除了阿拉斯加以外。現在阿拉斯加也歸屬聯邦了。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來的佛羅里達州跟他的年齡差不多,也已經加入聯邦。而一八四八年的不公平戰爭之后,墨西哥將得克薩斯州和西部地區劃歸美國。英國和美國在遙遠的西北邊界的爭端問題也終于得以解決。他在社會及金融方面富于想象力的大腦,自然也看得到這些方面的重要性。沒什么特別的,就是讓他覺得,在如此廣闊的領域中存在著無限的商機。他不是那種深謀遠慮的人,所謂“開發商”之類,在每一寸未開發的河流和草原上,尋求最大的商機,而是希望保留國家的地域遼闊,保留這種無限的可能性。在他看來,這樣一個夾在兩大海洋之間的大國,具有無限的潛力。但如果南方失敗的話,這種潛力將消失殆盡。

同時,他又覺得,解放黑奴不是一個多么重要的問題。他童年時起就注意觀察過這個民族,充分了解黑人的優點和缺點,覺得這些特性都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在他看來,這些美德和缺陷也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例如,他不覺得黑人會變得比現在更重要。而且,無論如何,這對他們都是一場長期艱苦的斗爭,下一代恐怕也看不到什么結果。他認為解放黑奴沒什么好爭辯的,也覺得如果南方種植園主的財產和制度遭到破壞的話,他們自然會起來強烈抗議。黑人作為奴隸,在某些情況下遭到虐待也實在太糟糕。他認為,這種情況應該可以改善,但除此之外,他也看不到那些支持解放黑奴的人的論點有什么偉大的道德基礎。因為正如他所看到的,即使有憲法保障,很多人也并非絕對凌駕于奴隸制之上。因為對于弱者的心靈和身體的奴役,是精神奴役。他關注著薩姆納、加里森、菲利普斯和比徹等人的觀點,并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他從沒覺得這個問題有什么重要的。他不想當兵也不想當軍官,他沒有爭論的才能,他的頭腦沒有爭論的細胞,即使在金融領域也一樣。他只關心什么對他有最大的好處,然后全身心投入。國家的這場自相殘殺對他來說一點兒好處也沒有,事實上他認為,這延遲了國家商業和金融的實際發展,所以他希望戰爭能盡快結束。他不像那些拼命抱怨戰爭稅過高的人,雖然他知道,這些人只不過試圖向更多人抱怨。一些死亡和真實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他,但是,這都是不可預知的命運的一種,他又補救不了。于是,他日復一日地我行我素,看著部隊來來去去。看到從田野和醫院回來的綁著骯臟的紗布的傷員,他們頭發蓬亂、憔悴、病態,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替他們感到難過。他不喜歡這場戰爭,他沒有參與,確信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只會歡欣鼓舞,不是作為一個愛國者,而是一個金融家。這場戰爭可真是浪費,既可悲又不幸。

幾個月很快過去了,地方介入選舉,選出了一位新的財政局局長、一位新稅務局局長和一位新市長。但是愛德華·瑪利亞·巴特勒仍然和以前一樣有影響力。如今巴特勒和考珀伍德兩家關系非常好。巴特勒太太很喜歡麗蓮,雖然她們的宗教信仰不同,但是她們會一起開車出去兜風或購物。麗蓮則是對年長的巴特勒太太有點挑刺,一方面替她感到羞愧,嫌她說話不講究語法,有愛爾蘭口音,她所謂的庸俗——仿佛她自己和威金家族就不庸俗似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巴特勒太太是個善良又好心腸的人,她喜歡給予,因為富有,所以時不時送禮物給麗蓮和孩子們,還有其他人。“現在你必須過來和我們一起吃晚飯。”如今和巴特勒一家已經到了一起晚餐的程度,要不就是,“你明天必須和我一起開車去兜風。”

“愛琳,上帝保佑,她可真是個好女孩兒。”或者,“諾拉,親愛的,今天病了一天。”

而愛琳的做派,咄咄逼人的性格,愛出風頭又喜歡虛榮,有時讓考珀伍德太太特別惱火,心生厭惡。她如今十八歲了,身材惹火。她的行為有時很男孩子氣,有時又像頑皮的姑娘。雖然在修道院念過書,卻不喜歡受任何拘束。但是她的藍眼睛閃爍著溫柔的光,充滿同情心和人性的光芒。

她父母給她選了德國城的圣·蒂摩西大教堂和修女學院,他們稱之為良好的天主教教育。她學了很多關于天主教儀式的理論和形式,但又無法理解。教堂里高大昏暗的窗戶,高聳、白色的祭壇,一邊是圣約瑟夫的身影,另一邊是圣母馬利亞。他們穿著金星藍色的長袍,帶著光環,攜帶著手杖,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體上,可以說任何天主教堂,看起來都很漂亮——令人平和寬慰。在做彌撒的時候,祭壇上燃起上百支蠟燭,牧師和助手們的背心上面的花邊蕾絲讓祭壇顯得更加莊嚴,并讓人印象深刻。背心、長袍以及佩巾上精致的繡花和華麗的著色,讓她充滿了遐想。我們可以這樣說,她總是有一種自大的感覺,伴隨著對于色彩的熱愛,對于愛的熱愛。從一開始她就有點兒性意識,她不求甚解,也不注重理性認識。與生俱來的感性很少。沐浴在陽光下,沐浴在色彩中,在令人印象深刻和華麗的感覺中,并在此駐留。無須理性,除非遇到爭強好勝,好奇心強的人,需要征服獵獲對方,才需要理性。真正的控制感性,不可能在最活躍的人身上表現出來,也不會在最理性的人物身上表現出來。

用這些話來描述愛琳的時候,需要進一步解釋。現在如果把她的天性純粹描繪成感性是不公平的。現在一切還在萌芽階段,還要等待成熟。每周五和周六晚上的禱告時間,昏暗的燈光下,教堂里可數的幾盞燈點燃,牧師的告誡聲,懺悔和寬恕的話語從狹窄的格子里傳過來。這一切讓她快樂,讓她感動。她不害怕有罪,地獄被如此活靈活現地描述出來也嚇不了她。真的,她良心上對這些都不屑一顧。那些步履蹣跚進到教堂的老頭兒、老太太,彎腰祈禱,摩挲著珠子喃喃自語,對她來說仿佛是令人好奇的風景,就像十字架上面奇特的浮雕木偶。她喜歡做懺悔,特別是在她十四五歲的時候,牧師祈禱時會這樣開始:“現在,我親愛的孩子。”她很喜歡聽牧師這樣的聲音。其中有一個年紀大的法國神父,來她們學校聽她們懺悔的禱告,她對他很感興趣,覺得他善良又親切。他的寬恕和祝福似乎比她的祈禱更真誠,她總是敷衍了事。后來,在圣·蒂摩西大教堂,有個年輕的大衛神父,長著一張黝黑的古銅色的臉龐,額頭上散落著黑色的鬈發,戴著一頂牧師帽,看起來很滑稽。星期天,他會走下過道,一邊灑圣水,一邊做出神圣的手勢,也令她頗為他幻想了一番。他來聆聽懺悔,時不時,她會悄聲地把自己奇怪的想法說給他聽,而心底卻在猜測他私下會怎樣想。她怎樣努力嘗試,也無法把他和神圣的權威聯系在一起。他太年輕了,太富于人性。她興奮地跟他講自己的事情,心里卻帶著一絲惡意和戲弄,然后優雅地走出來,又有些后悔。在圣·阿加莎修女學院,她是一個相當難對付的人。就像學校里善良的修女嬤嬤描述的那樣,她太有活力,太活躍,而難以管束。曾經,修道院院長康斯坦蒂亞嬤嬤,坦白地對愛琳的輔導老師塞普蘿莉亞修女說:“巴特勒小姐是一個精力非常旺盛的女孩兒,她可能會給你找麻煩,除非你夠機智。給她一些小禮物哄哄她,也許關系會慢慢融洽。”于是,塞普蘿莉亞修女,便試圖找出愛琳最感興趣的東西,給她小恩小惠。因為知道她父親有錢有勢,她個人又頗有優越感和虛榮心,她有時候會要求回家,有時候又要求佩戴修女們佩戴的玫瑰大珠子和烏木銀色基督十字架,這些只有修女們才能佩戴,是身份的象征。但是,為了讓她在課堂上保持安靜,輕聲走路,悄聲說話,熄燈后不要偷偷溜到別的女孩子的房間,或者放棄對某一個令人同情的嬤嬤的留戀,又不得不給她一些特殊待遇,比如說星期六下午允許她在外邊操場上散步,她想要多少花就有多少花,額外的衣服、首飾等都作為禮物送給她。她喜歡音樂和畫畫,雖然她在這兩方面都沒有天賦,書籍和小說讓她感興趣,但是又不知道上哪兒找這些書。其余的科目,像語法、拼寫、縫紉、教堂和歷史課都讓她討厭。禮儀課,嗯,這倒是讓她感興趣的,她非常喜歡學校教的那些夸張的禮儀,經常一回到家就展示給大家看。

她初踏入社會,周圍的社會層次區別讓她印象深刻。她特別希望父親能夠建一座更好的房子,那種像她在別的地方看到的豪宅,然后幫她風光地進入當地的社交圈。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她也就不再有所求,除了衣服、珠寶、馬匹、馬車,以及可以無限更換的服裝。她如今的住宅是無法大宴賓客娛樂眾人的,所以她十八歲的時候便已經感到了一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刺痛。她渴望社交生活,可是她怎樣才能達到目的呢?

從她的房間可以看出一個充滿欲望而又雄心勃勃的人的弱點,里面裝滿了衣服,各種場合穿戴的漂亮東西,很少有機會穿戴的珠寶、鞋子、絲襪、內衣、花邊蕾絲之類。她對香水和化妝品做了膚淺的研究,雖然她根本不需要任何化妝品,而所有的這些都堆得滿坑滿谷。她不講秩序,而且喜歡鋪張奢華,她房間的窗簾、掛飾、桌子擺設,以及圖畫都傾向于華麗,跟房子里其他的東西不協調。

愛琳總讓考珀伍德想起沒有韁繩的高頭大馬。他在不同場合見過她,和她母親一起購物時,和她父親一起開車外出時,她在他面前常常裝腔作勢地發出厭倦的感嘆,總是讓他感到有趣又好笑。像是喊著“哎呀,天哪,天哪,生活可真是無聊,你知道的”。而事實上每一分鐘都令她驚心動魄。考珀伍德很理解她的精神狀態,一個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浪漫女孩兒,對愛和其可能性充滿夢幻的想象。他看著她時就會想,她真是造物主最完美的杰作。他會想到,不用多久,某個幸運的年輕人會和她結婚,帶她走,但是無論是誰得到她,都要用感情和微妙的奉承才能一直擁有她。

“這個玩世不恭的小東西,”雖然她根本不是,“她以為太陽都在他父親的口袋里升起和落下。”有一天麗蓮對她的丈夫說道,“聽她講話,你會以為他們家是愛爾蘭國王的后裔,她對音樂和藝術的淺薄理解,簡直讓我好笑。”

“不要對她太刻薄了。”考珀伍德婉轉地說道,他已經很喜歡愛琳了,“她鋼琴彈得很好,歌唱得也不錯。”

“我知道,但是她沒什么真正的教養,她怎么可能有呢?看看她的父母。”

“我看不出她有什么問題。”考珀伍德堅持道,“她很聰明、漂亮,當然了,她只是個女孩子,有一點兒虛榮,但是慢慢會改正的,她很懂事,我相信她有能力克服。”

他知道愛琳對他最友好。她喜歡他。在他家里,她專門為他彈唱。只有他在的時候,她才唱歌。他穩健的步態、健壯的身體和英俊的臉龐很吸引她。盡管她虛榮又自大,在他面前的時候她還是會感覺害怕、緊張。似乎只有在他面前,她才會更快樂、更聰明。

這個世界上最徒勞的事情就是試圖去定義性格,所有的人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即使是最有能力的人也是如此。

在愛琳·巴特勒這里就無法定義。她聰明,有未加雕琢的原生狀態,這種原始力量似乎被社會的習俗馴服,但是時不時也會顯露出來,原始卻并非不吸引人。此時她只有十八歲,以弗蘭克·考珀伍德作為男人的眼光來看,她絕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她賦予他一種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的,甚至不知道的一種東西——生命力和活力。他所認識的女孩兒或者女人中,沒有哪個像她這樣,有一種天生的能量。她的那金晃晃的紅色頭發在前額上高高地盤起,又在腦后垂下去。她的鼻子很漂亮,直挺、小巧的鼻孔,大大的眼睛,他覺得她的眼睛看上去是那種令人愉快的灰藍色。而她的裝束和氣質,顯得過于奢華,手鐲、腳鏈、耳環、奧達利斯克式樣的胸罩,雖然根本用不上。許多年后她向他坦誠地說,如果可能的話,她那時候倒是真想把手指甲涂色,把指甲染成猩紅色。健康而充滿活力,她始終對男人感興趣——他們如何看她,怎樣把她和別的女人比。

她能夠乘坐馬車,住在吉拉特大街上漂亮的房子里,去拜訪像考珀伍德這樣的人,當然很有分量。但是即使在這個年齡,她也意識到生活有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很多人沒有這些東西,也照樣生存。

但是財富以及外貌優勢還是能夠讓她沾沾自喜。有時候她坐下來彈鋼琴時,乘馬車時,或者從鏡子前走過站定審視自己時,她會審視自己的身材,意識到自己的魅力、外貌對男人意味著什么,女人們又是如何羨慕她。有時候她看到那些可憐的平庸、俗氣的女孩子,會為她們覺得遺憾。有時候看到那種不可一世的漂亮女人或者女孩子竟然在社交場合向她挑戰,又會莫名其妙地怒火中燒。有時在板栗街上,或是豪華的店鋪里碰上;有時在馬車中,或騎馬的時候遇到。她們會揚起頭,意即自己的出身更高貴。當這種情形出現時,她們會不屑一顧地盯著對方。她真想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可是那些所謂的比她強的社會精英卻一點兒也不能吸引她。她想找到一個男人,時不時會有那么一個“比較類似的”,又不完全符合的人,吸引她。但是他們大多數都是他父親的熟人,政客或者議員,在社會上并沒有什么影響。所以慢慢地這些人就令她厭倦和失望。她的父親并不認識真正的精英。而考珀伍德先生,看起來是那樣的有教養,有能力又很持重,她有時看著考珀伍德太太會想她是多么幸運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阿图什市| 嘉禾县| 叶城县| 城步| 长治市| 若羌县| 威海市| 宽城| 肇庆市| 金山区| 油尖旺区| 江达县| 石门县| 东丰县| 高州市| 察雅县| 秀山| 来宾市| 大安市| 嫩江县| 峨边| 民县| 平乡县| 哈尔滨市| 阿坝县| 沁水县| 石首市| 陕西省| 嘉兴市| 博兴县| 老河口市| 英德市| 江城| 贵州省| 沅陵县| 廉江市| 金沙县| 潜江市| 开封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