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網絡管理創新研究:網絡優化、運營機制及模式變革
- 李鵬飛等
- 2698字
- 2022-04-08 18:33:10
第三節 中國國有快遞企業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隨著對外交流、經濟貿易的不斷擴大,快遞行業應運而生。國有快遞企業如中國郵政速遞、中鐵快運和民航快遞憑借國有自然壟斷資源而發展迅速。
一 中國郵政速遞(EMS)
(一)發展歷程
中國郵政是一個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全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中國內地郵政業務。1985年12月3日,成立旗下中國郵政速遞服務公司EMS,為全國第一家專業快遞企業。2001年8月1日,開辦國內快遞包裹業務,提供陸運快遞服務。作為擁有最大快遞網絡資源的企業,郵政承擔著提供普遍服務的職能。
中國郵政速遞業務分布于中國31個省份以及港、澳、臺地區以及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營業網點超過4.5萬個。中國郵政為打造全球一流的郵政陸運網絡,實施包裹快遞業務改革,調整陸運網布局,加快陸運網轉型進程,重新規劃網點建設和功能定位。2015年中國郵政制定了快遞包裹的運營標準,在收寄、分揀、運輸和投遞等方面進行標準化規定,使得郵政速遞整體的運行效率有較大的提高。為全面實施統一運營,各省份的郵政分公司完成省內網絡的優化。
中國郵政擁有龐大的運輸路網,其中一級干線汽車郵路668條,二級干線汽車郵路2916條,并制定陸運網運行管理機制和辦法,提高陸運網質量和水平。
全網共有151套分揀設備,其中包裹分揀機70套,信函分揀機71套,扁平件分揀機10套。2015年中國郵政投入9.2億元,完成郵件處理中心流水化工藝建設和作業改革,更新了19個郵件處理中心的包裹分揀機。新型包裹分揀機及流水化改造后,全網實行散件化、流水化網運生產新流程,取消郵袋封裝方式,實行車等郵件、郵件不落地作業,全網新增分揀機最高日處理郵件401萬件,雙層分揀機單日分揀量超過47萬件。此外,加強31個二級中心局處理能力建設,啟動省內地級市處理場地工藝改造,有力地強化了地級市郵件的處理能力。
信息化水平明顯提升,新增135臺服務器,對客戶提供信息反饋與查詢,主要系統運行效率顯著提升,保障了極速鮮、大件運輸、政務專遞服務等重點項目運作,高效平穩度過“雙11”業務高峰。完善系統安全管理,建設全國中心互聯網安全隔離區,全年系統運行完好率達99.7%。
(二)網絡結構
中國郵政速遞采用的是綜合輻射型網絡結構,表現為由上至下的網絡結構分布形式,它結合了幾種基本模型,又稱中樞輻射網絡結構。中國郵政速遞通過郵政在全國各地建立的網點,擁有了強大的快遞服務網絡。按照空間分布,郵政速遞的區域分為七大板塊:西南郵政、華北郵政、東南沿海郵政、東北郵政、華東郵政、中部郵政、西北郵政。在此基礎上,首先從七大板塊中分別確定具有樞紐功能的郵政節點城市。作為全國郵政網絡的關鍵節點,這些城市具有綜合交通樞紐的特征,主要負責貨物分撥和轉運;其次是將省級或干線上的一些樞紐城市,在全局的郵政網絡中作為中型的郵政處理中心;最后在各城市節點或者是在下級城市,作為小型的樞紐站進行派件。
雖然郵政速遞在全國有著強大的網絡資源,但其業務分布不均,快遞網點東密西疏,整體呈現由東向西逐漸減少,遞送服務質量也由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梯度下滑。華北地區郵政整體的網絡布局不平衡,郵政速遞應該增強其網絡節點的建設,優化其現有的快遞網絡,使整體服務網絡布局均衡。
二 中鐵快運(CRE)
(一)發展歷程
1993年中國鐵路成立快運部,只針對小型貨物進行運輸;1997年4月在北京成立中鐵快運有限公司;2004年將中鐵快運有限公司變更為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涵蓋電商服務、倉儲、整車、金融、冷鏈、代理報關檢驗、貿易、國際快件等業務的現代綜合物流企業集團,也是目前國內物流行業唯一一家全產業鏈和現代綜合5A級物流企業。
中鐵快運以將公司做大做強為發展目標,以安全準時為服務理念,已形成全國各主要大中城市1000多條運輸線路和覆蓋670余個城市的2030多個營業機構,是國內覆蓋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專業快運經營網絡。公司依據網絡完善和鐵路運輸安全快速的優勢,擁有全國鐵路行包運輸資源。中鐵快運還負責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增加了西藏人民的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壓力。中鐵快運為了保障包裹及時送達客戶手中,每日運行42列特快,嚴格按照規定每日定時定點定線運輸,全年運量超過1300萬噸,形成了完善的覆蓋全國的鐵路快捷運輸網絡。
2014年中鐵快運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開通高鐵快運業務。2017年6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鐵快運與俄鐵及其物流公司合作,建立了中俄跨境電商物流平臺。
(二)網絡結構
中鐵快運的運輸通道由鐵路運輸線路、公路運輸干支線和航空運輸線組成,鐵路、公路和航空是中鐵快運快遞網絡的主要運輸方式。其中公路運輸彌補了鐵路運輸的缺陷,而且公路運輸可以門到門地運送貨物。中鐵快運主要分為高鐵快運和普通快運,高鐵快運的快遞網絡主要依靠高鐵運輸,而普通快運的快遞網絡主要采用普通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的方式。
中鐵快運的快遞網絡分為兩級節點,并將全國劃分成七大板塊,分別為西北地區、西南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首先是快遞網絡各板塊中最高級節點的區域轉運中心,這是中鐵快運最大的集散樞紐中心。中鐵快運各個區域轉運中心負責與之相近經營區域的轉運作業,區域轉運中心之間直接通過“點對點”的方式相互聯系,構成了快遞網絡的骨干。其次是城市中轉中心,是區域中轉中心和服務門店之間的轉運中心。
中鐵快運的快遞網絡結構是“多樞紐軸輻式”運輸網絡結構,如圖3-8所示,主體框架由全國各個區域轉運中心組成,配送網絡由城市中轉站和服務門店組成,終端取送網絡由客戶和服務門店組成。多樞紐軸輻式快遞網絡結構能快速收集到來自各個地方的快件,將其服務門店的快件集中到城市中轉站后,再迅速匯集到區域轉運中心。這種集結方式可以大大縮短運作時間。

圖3-8 中鐵快運“多樞紐軸輻式”運輸網絡結構
三 民航快遞(CAE)
1996年,民航快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隸屬于中國航空集團公司。民航快遞連續13年入選“中國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排行榜。2017年,品牌價值已達125.21億元。民航快遞以誠實守信、客戶至上為經營理念,加強品牌、人才和運輸網絡建設。
民航快遞已開通廣州、深圳到香港的國際貨物直通車,建設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以及華北地區的陸運網絡中心。憑借國內1578條、國際302條航線資源的獨特優勢,已在國內大中城市建立網點363個,并逐步形成北京、廣州、上海、成都四個生產運營集散中心,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準時、誠信、滿意的服務。
民航快遞以計算機現代管理信息為手段,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全面推廣完善的物流解決方案,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通過始終如一的堅持與努力為客戶帶來高質量的物流服務。
2017年民航快遞被評為汽車物流行業KPI標桿企業和醫藥冷鏈物流最佳服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