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自愛與自省是打開人生新局面的雙翼

你是否有過以下經歷?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有時會莫名其妙地生氣或傷心;事后你可能也沒有想通自己當時為什么會那么難過,但就是有種“被擊中的感覺”,甚至直接崩潰。

有時,你只是想對別人提出善意的批評或開個玩笑,但對方突然大發脾氣,你也不知道為什么對方的情緒會這么激動,但你們的關系就是疏遠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

有時,你在和父母親人、伴侶愛人、朋友、同事相處的過程中有一種莫名的無力感甚至是身體的不適感,覺得自己無法改變那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覺得自己失去了對周圍一切的控制。你甚至感到自己的人際關系、日常生活及工作學習都開始因此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障礙。

實際上,這些情況非常普遍,甚至被人們當作理所當然而不加注意。這也是本書叫“隱形創傷”的原因所在。

而我寫作本書的核心目的,是想告訴大家,當你已經成為一個“大人”,你完全有能力通過自省,明白自己過去人生中發生的那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的本質,以及如何理解它們才能幫助自己擁有更積極的生活和人際感受。

自愛是自省的基礎。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非常擅長批判甚至苛責自己。自己是不是工作沒有做好?那句話是不是說得不太得體?自己是不是就是很失敗、不如別人?自己是不是社交無能?實際上,這樣的自我批判不是自省,而是一種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

真正的自省是在確定“我很好,我值得被尊重和愛”的前提下,理解自己在一些關系和事件中為何有那樣的感受、為何做出那樣的選擇,而這些感受和選擇是否還有更好的可能性。比如:自己之所以會因一句本來沒有惡意的話而感到非常難過,或者被某些話語勾起強烈的情緒感受,并不是因為自己天然就敏感且不擅長人際交往,而是因為在重要關系中經歷過創傷。自己需要的不是被批判或責怪,而是被理解和照顧,當創傷得到療愈,在關系里的感受和選擇自然也會變化。

那些“被擊中的感覺”“莫名的無力感”,實際上都是創傷經歷引起的不成熟的應對機制在沖突和壓力下的表現。擁有成熟的應對機制的人讓人愿意接近并與其合作,而擁有不成熟的應對機制的人往往會因為擔心害怕選擇遠離他人。創傷經歷可能阻礙了一個人的應對機制趨于成熟,從而導致其人際關系體驗受損。

所以,探索和療愈自己的創傷經歷很有必要,因為這會幫助你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釋放被壓抑的潛能,并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

本書呈現并分析了一些在社會關系中常見的典型關系創傷,希望可以幫助讀者厘清一些理解自己的成長關系創傷的思路。但這并不是說所有人都可以在本書的案例中找到關于自己的問題的現成答案。本書旨在幫助大家開始理解如何使用認知體系思考自己的創傷議題與關系模式,從而靈活地解構創傷體驗,掙脫有害關系模式的桎梏。

縱觀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即使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也無法承諾自己的治療思路永遠正確、有效、不過時。弗洛伊德出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前夕和維多利亞時期,所以他的理論充滿了機械動力的模型,升華、壓抑、驅力等概念不僅是他的思想作品,也是那個時代的信息輸入。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人的心理結構仿佛一臺復雜、精密的蒸汽機,人只有尋求內在動力的順暢一致才能好好去愛、去工作。到了如今的信息時代,絕大多數心理流派都更加強調人與世界、人與他人的聯結,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一定是他與家庭、社會的互動不夠順暢。所有這些理論都是重要的、不分對錯的,只是時代環境會變化,所處其中的人心也會變化。每個人都需要在其中找到真正和自己匹配的方向。本書也盡量選取了一些人們在城市化家庭人際結構中常常遇到的議題和矛盾進行討論和分析,以匹配當下的情景。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中,我們需要的不是確定的答案,而是自愛和自省的能力。這種核心力量無法脫胎于他人,只有在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接納了未知與無常之后才能獲得。

本書中有較多的內容側重于分析探索一個人的認知信念、情緒模式、人格狀態與早年重要經歷的聯系。努力去理解“我到底為什么會這樣想、有這樣的感受、做這樣的選擇”的過程很重要,因為這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過程,可以給人以改變自己的動力。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就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并加強的。

創傷是可以在自己的努力探索之下被重新審視的。世界很復雜,你也很復雜,不要停止思考,人生不是排練好的劇目,而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人的自我認知可以永遠深入下去,內在心理世界的復雜幽深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重很美的境界,就像云霧后的重巒疊嶂格外引人入勝。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cson)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成長環境令他十分痛苦:由于自己不是繼父的親生兒子,長相差異較大、習慣不同,他常常感到周圍的人對他的批判和排斥。當他發現這一切并不是他的問題時,他選擇了離開限制和批判他的環境,更加遵從自己的內心,投身心理學研究,并賦予自己新的姓氏:Ericson。他在童年時常常幻想長大后能夠成為“更好的父母”,最終他成功了,他成為自己的內在小孩最好的父母。

埃里克森所堅持的,就是真誠地面對自己,并持續探索自我。在這種面對和探索的過程中,時間會給你最寶貴的財富:自省和自愛。在你走到那一步之前,你可能也會像埃里克森一樣感到困惑、迷茫、痛苦,但沒關系,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請記得,不要放棄探索和接納自己內心的童年自我。當你完成了重新認識自我和保持自愛的人生課題,其他你需要的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向你靠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尚义县| 天柱县| 寿光市| 永州市| 通州区| 金山区| 道真| 呼和浩特市| 揭西县| 龙山县| 南汇区| 华阴市| 会理县| 龙州县| 钟山县| 安庆市| 红河县| 阿克陶县| 万全县| 鱼台县| 句容市| 紫金县| 太湖县| 革吉县| 绍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阿瓦提县| 图片| 宽城| 衡山县| 四子王旗| 望江县| 奇台县| 景宁| 柳州市| 靖宇县| 泰顺县| 观塘区| 海盐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