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說謊心理學教程
  • 傅小蘭
  • 4001字
  • 2022-03-15 10:24:17

2.1 謊言識別的過去

最早的謊言識別實踐可追溯到蒙昧時代的神靈裁判,即借助神靈的力量來幫助判斷是否有人在說謊。在生產力低下的蒙昧時代,人類因迷信而對周圍的世界心存恐懼。當族群中出現一些難以判斷真假的情況時,人們便會求諸自然界最令人信服和畏懼的法官——神靈。在爭議雙方真假難辨時,裁判者(一般是部落長老)往往求助于無形的神靈,將終局裁判權交給神靈這一人類共同崇拜且信服于其力量的偶像。歷史上最早的謊言識別實踐可謂是在恐懼中誕生,并與神靈結下了不解之緣。

神靈裁判主要有“神誓法”和“神判法”兩種形式神靈裁判,又稱神識法,包含神誓法和神判法,在不同專著中指代相同。(羊芙葳,2010)。

2.1.1 以“神靈”的名義起誓:神誓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聽到或看到這樣的場景:一旦被質疑在說謊,當事人往往會信誓旦旦地說:“我對天發誓,如果我說了假話,就讓我天打雷劈。”“誰說謊,誰就是小狗。”這種自我辯解的方式體現著神誓法的歷史傳承。

神誓法是在糾紛雙方就案件事實提出相互沖突的陳述時,當事人及相關證人以向神靈發誓或發詛咒的方式證明其陳述真實的方法(蓋世梅,李明和,2007)。若在向神起誓的過程中表現出神態慌亂,或者在宣誓后出現某種報應的跡象,便可據此判斷陳述人在說謊。神誓法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要求。

首先,誓言內容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公元9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法律中就規定了當事人的誓詞表述,如原告人需要做如下誓言:“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指控他就是盜竊我財物的人。這不是出于仇恨、嫉妒或其他非法目的,也不是出于不實傳言或信念。”(靳學仁,2007)。

其次,形式也有很嚴格的規定。一般來說,由神職人員在專供祭祀的地方舉行莊嚴的宗教儀式。誓言要祈禱本民族尊奉的神靈,然后再在圣物前宣誓或詛咒。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期使用不同的圣物。

早在西方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神誓法就已盛行。古巴比倫王國(約前3500—前729)的《漢謨拉比法典》中就有關于神誓法的記載:“倘若自由民之妻被其丈夫發誓誣陷,而她沒有在與其他男子共寢時被捕,則她應對神宣誓,并得回其家。”法蘭克王國(481—843)的《薩利克法典》中規定“誓言”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形式,并且要求當事人以神的名義發表誓言,證明自己所言屬實,沒有說謊(何家弘,張衛平,2000)。

神誓法在中國的古老原始社會中也已出現,并盛行于夏、商、周,到春秋戰國以后才逐漸減少。《周禮·秋官·司盟》中有這樣的敘述:“有獄訟者,則使之盟詛”如果有(因契約)發生訴訟的,就先讓他們盟詛。此處盟詛指對神立誓詛咒。。“凡盟詛,各以其地域之眾庶,共其牲而致焉。既盟,則為司盟共祈酒脯。”凡舉行盟詛,各使當事人所在地的民眾供給所需的牲畜,并把民眾召集在一起。盟詛之后,又為司盟提供祈神所需的酒脯。“盟詛”,即“對神立誓詛咒”,(誓言)都要記于冊、存于官。小事違誓當墨或鞭,大事違誓當殺(陸新淮,2005)。神誓殘存于秦、漢等朝,明、清時期仍有出現。

歷史的車輪進入現代法治社會之后,大多數國家不再提倡神誓法,但神誓法的形式仍留存在現代西方文化下的訴訟場景和人們的生活之中。比如,現在我們可以在很多有宗教信仰國家的法庭上看到這樣的情景:證人在宣誓出庭做證之前,都會將手按在《圣經》或《古蘭經》上,對上帝或先知宣誓承諾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基于事實。即便在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證人也會被要求在《憲法》面前宣誓自己所言屬實(Vrij, 2005)。

神誓法反映了早期社會中人類對自然環境和自我與他人關系的認知處于相對初級階段,很多自然現象僅憑有限的經驗難以解釋,于是便求諸“無所不能”的神靈。但神誓法的盛行也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在神誓法的基本流程中,說謊嫌疑人需要在其族群信仰的神靈面前宣誓,這會使當事人處于特定的心理壓力氛圍,因為他知道或相信,他所信仰的那位萬能、公正、無所不在的神正在看著自己,這無形中產生了心理壓力,當事人會感受到被他人監督。迫于這樣的情境和心理壓力,發誓人很有可能說出真實情況。如果發誓人依然選擇說謊,則會下意識地表現出一些說謊線索(面部表情、身體姿態、語音語調等),且很可能被他人識破。

2.1.2 來自“神靈”的裁判:神判法

很顯然,如果當事人和助誓人都愿意發誓,且發誓的過程中沒有特殊的現象或行為出現,那么人們就無法通過神誓法來識別誰在說謊。于是人們發展出謊言識別的新方法——神判法,即在當事人宣誓以后,由其族群所信仰的神來做出判斷,通常是讓被懷疑說謊的一方在進行了某種儀式(如彌撒、祈禱或念咒等)后,在神的面前經受真實或潛在痛苦和危險的考驗,由神來識別其是否在說謊。

神判法的進行依賴人類無法肉眼可觀的神靈,因此謊言識別的主動權被轉移到神靈身上。我國學者羊芙葳(2010)從形式和科學性上將神判法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肉體考驗法。基于“說真話的人是不會受傷的,神只會懲罰說謊的人”這種信仰,將當事人置于水、火、毒、熱油甚至猛獸之中,觀察其在這些兇險情境中的表現,以及是否會受到傷害:未受傷表明沒說謊,若受傷則表明該人在說謊。

肉體考驗的形式五花八門,如在文藝作品或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由肉體考驗改變而來的驚險情節:當事人需要將手伸進裝滿沸水或滾燙的油中取出某一物品,用手抓握或用舌頭觸碰燒紅的烙鐵,根據當事人是否受傷判斷其是否說謊。今天看來,肉體考驗的應用邏輯不在于觀察當事人是否會受傷,而在于通過裁決者的察言觀色和邏輯推理來判斷當事人在面對肉體考驗時的外部表現,因此更依賴裁決者的識謊經驗。

第二,基于運氣和概率的方法,包括卜卦、抽簽、《圣經》考驗法、獨角獸、蛇神判斷、圣水判斷法等。這些在古代應用十分廣泛的方法現今已很罕見,只偶見于現代社會的某些偏遠地區。事實上,這些方法均無法從科學角度進行驗證和預判,就像是在玩擲色子的游戲一樣,最終說謊和說真話都有50%的概率。

在長久的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依靠神靈來判斷誰在說謊并進行裁決可能會帶來不公正,并且當事人完全可以通過作弊或暗中操作等手段來通過這種測試,比如,在進行肉體考驗之前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如在觸碰燒紅的烙鐵之前提前在手上涂一層蠟),或以更極端的方式威脅或收買掌握評判結果的法官。

第三,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新形式,包括通過決斗識謊,根據嚼完面粉或小米后的干濕程度進行的面包小米識謊、刺血后根據血流是否自行凝結判斷是否說謊的刺血識謊等。雖然這些方法均源自古老的謊言識別實踐,但已開始顯露謊言識別與科學思想結合的萌芽。如在決斗識謊中,審判者預期說謊的一方會因自己內疚而無法以最正直的姿態決斗,容易失敗。在面包小米識謊中,說謊造成的心理壓力可能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傳統識謊實踐中經常使用的神誓法和神判法逐漸消失。雖然現代西方法庭上仍然存在一些類似神誓法的形式(如證人宣誓活動),但這種宣誓活動的形式重于內容,并且證人若說謊,將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非神靈的懲罰。這種宣誓的形式更多出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人類對于信仰、道德、良知的敬畏。

2.1.3 來自肉體的考驗:刑識法

隨著人類社會逐漸進入皇權時代,人類謊言識別的實踐日益脫離神靈和宗教的幫助,開始轉為刑識法,采用嚴酷的刑訊手段來獲得供詞或尋求真相(羊芙葳,2010)。

刑識法通常表現為“刑訊逼供”+“精神折磨”,即通過肉刑或變相肉刑以及精神折磨等手段來逼迫當事人說出事實真相。肉刑在運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身體與精神的不適甚至傷害,如古代的“五刑”見下文介紹。,現代的針扎、電擊以及罰凍、罰站、水封閉把嫌疑人頭高腳低綁在一塊木板上,臉用玻璃紙蓋上,然后開始潑水。由于玻璃紙遮住了口鼻,嫌疑人很快就會感到窒息,產生一種快要憋死的恐懼感。、吵耳朵用強音干擾,刺激嫌疑人的聽力系統,致使其難以安靜或入眠,最后精神紊亂,難以抵抗。等。精神折磨則是通過謾罵、虛假承諾、藥物逼供等手段折磨、傷害人的心理(羊芙葳,2010)。劇烈的肉體疼痛和非人的精神折磨往往使得當事人心理崩潰,只得認罪或道出真相。當然這也不排除會有許多屈打成招的冤假錯案。

刑識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如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國王朱利憲法》規定,在叛逆罪案件中可以進行刑訊;在羅馬帝國初期,刑識法開始普遍適用于公民。14世紀,刑訊在歐洲成為謊言識別和刑事調查最常用的方法,同時演變出各種花樣,其中一些方式極端慘無人道,如火刑、血刑、輪刑、滾油刑等。隨著人權進步思想的興起和一些思想家的抨擊,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各國法律均開始禁止刑訊逼供,并且形成了一套遏制其使用的法律原則、制度與措施。在民主進步、人權思想深入人心的當代,已很少采用刑訊逼供的審訊方法,但在一些威脅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案件中,如對待危險或恐怖的犯罪分子時,審訊時仍然可能會采用刑訊方法。

在中國,刑訊法也有幾千年的歷史并在今時今日仍有影響。在奴隸社會,刑識法的經典表現為“五刑”:墨(在臉上或額頭上刻字涂墨)、劓(割鼻子)、剕(也作腓,即砍腳)、宮(毀壞生殖器)和大辟(死刑)。進入封建社會后,演變成笞、杖、徒、流和死,其中笞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杖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徒刑的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流刑的里程分兩千里、兩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死刑分絞刑和斬刑。隨著統治者思想的進步,后來刑訊者只在那些反復盤問后仍沒有突破、拒不認罪的人身上實行刑訊手段,律法也逐步規定了刑識的方法和步驟。

刑識法在識別謊言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廢止也經歷了很長時間。1908年清朝末期的《大清現行刑律》,在中國法制史上首次明令廢止了刑訊的使用(羊芙葳,2010)。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尤其是《刑事訴訟法》頒行以后,中國法律全面禁止刑訊逼供,但時至今日因刑訊逼供造成的冤假錯案仍然不斷見諸報端(靳學仁,2007)。

綜上所述,古老的神誓法和神判法在人類迷信時期曾廣泛應用于識別謊言,之后通用的刑識法則以肉體疼痛或精神折磨為手段來甄別謊言。當今社會,神誓法和神判法早被廢止,刑識法也被明令禁用,人們如何識別謊言呢?

小結

本節主要介紹了早期謊言識別實踐的產生背景、主要階段以及發展歷程,具體包括基于神靈審判的神誓法和神判法,以及基于肉體考驗的刑識法,在每一階段中詳細列舉了每種方法的具體形式。謊言識別實踐的早期發展見證了人類由蒙昧時代逐漸走向皇權時代的認知發展進程,但這種發展受時代和科學發展的局限,仍在繼續進步。

思考題

1.神誓法、神判法和刑識法是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2.如何評價三種謊言識別方法的發展歷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和平区| 江源县| 西盟| 利津县| 隆昌县| 永川市| 贵州省| 沾益县| 雷波县| 龙门县| 郓城县| 连云港市| 六枝特区| 海宁市| 油尖旺区| 乌鲁木齐县| 辽宁省| 山阳县| 改则县| 邹城市| 龙川县| 南京市| 海淀区| 泰来县| 闽清县| 铅山县| 尼玛县| 尖扎县| 济宁市| 安新县| 浦城县| 来宾市| 波密县| 抚宁县| 夏津县| 太白县| 广宗县| 万安县| 巫山县| 贵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