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再給我一次機會,讓平凡的生命不再平凡(5)
- 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 馬銀春
- 5318字
- 2014-09-05 12:14:46
布彼費盡心思與女醫生達成了某種心照不宣的協議:女醫生拿著字母表反復朗讀,并觀察其左眼的反應,眨一次表示“是”,兩次即“不是”,她會記錄下他所選擇的字母,然后把字母連成詞,詞又連成句。千萬次的朗讀,萬千次的眨眼,書就這樣一頁一頁的寫出來,裝訂成冊,印刷出版。這部名為《潛水銅人和蝴蝶》的不凡之作,帶給世人極大的震撼與深刻的感動。
厄運將布彼從人生日常的軌道抓起,丟進無底的陰晦大海,然而,他放飛了自由的思想,憑借堅韌的意志再次浮出海面,重擁陽光下的飛翔。經歷過萬劫的痛苦,仍保持著靈魂深處對夢想的熱愛;幾乎喪失了一切,卻保護了一只堅持飛翔的蝴蝶。
當我們以為命運已經山窮水盡時,只要記得,放飛一只名叫夢想與勇氣的蝴蝶,生命就會因此改觀。
25.別人的經歷是一本珍貴的參考書
當你真正厭倦了一種生活,當你開始懷疑以前的人生。那么何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相信一切會更好!
激勵專家查爾斯41歲時發現自己重新開始生活。他當時住在紐約,為長老會效力,負責該教會的傳播計劃,在那之前的四年里,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海灣一帶活動,一到晚上就對成千上萬的人們演說。其中的三年里他也主持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絡里的每周節目《向上看與生活》。
但查爾斯卻失去了信仰。
查爾斯十九歲血氣方剛時就進了教會,可是到了現在卻意識到自己懷疑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許多東西事與愿違,因為太想相信,他的思想提出了挑戰,最后駁斥了自己相信的一切。最后,他決定必須離開教會。
當時,生活好像到了盡頭。他母親由于患了癌癥已奄奄一息,長時間疾病的折磨使得她只剩下皮包骨頭。實際上他同所有的朋友斷絕了來往,并放棄了那些受自己影響而去傳教和加入教會的人們,一時間,他覺得自己像個叛逆者。
但查爾斯沒有什么真正的選擇,他后來回憶道:“我不能呆在教會里,隱瞞自己的懷疑,每天生活在謊言里。我租了一輛車,把僅存的幾樣家什包好扔在車上,然后開始踏上去多倫多的路程。
“那時確實令人苦惱,我怎樣才得以糊口·我合適干些什么·誰愿雇用一個四十一歲干過牧師工作的人·
“我決定試一試寫作,我一個人住在喬治灣的一幢擁有兩個房間的小屋里,寫下了三個電視劇本,我把它們都賣給了加拿大廣播公司。”
“該公司有一位負責人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上見過我,他雇用了我,讓我當上他開辦的加拿大廣播公司社會事務電視系列節目的合伙主持人,從此,我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確信自己應該改行或調換工作,當這一想法成熟時,不要再去考慮,行動起來,不要讓這一想法去逼你,要擁有它,讓它成為冒險。請銘記下面的勸告:別理那些老是給予否定回答的人。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得對:“值得恐懼的惟一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26.清晰地面對選擇
如果你一時糊涂而錯失良機,請你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這樣當生活再一次給你機會時,你便能脫穎而出了。
對每個人來說,保持清醒的頭腦非常重要,不論在任何時間、地點,對任何人和事,都要鎮靜,做到“無故加之而不怒,猝然臨之而不驚?!痹诿鎸ι鐣默F實中,我們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選擇,在選擇面前一定要頭腦冷靜,脈落清晰,否則就會事與愿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990年的哈佛畢業生中,曾有一位是名門出身的學生。
學生們為了要爭先取得一個較好公司的聘用通知書,有時必須在兩三天之內一個接一個地到這些公司去參加面試。這個學生前幾天一直是一天去兩三個公司,這一天也準備參加三個公司的最后面試,忙得不可開交。
時間已近中午,面試大廳異常混亂,學生們經過幾天的奔波,開始有些疲倦了??茨囊粋€考官都如同一人,張三李四區別不開。考官的提問,在他們聽來也是如出一轍。比如:你為什么選擇我們的公司?你打算怎樣在工作中發揮你的特長?你的愛好是什么?等等。
悲劇就在這時發生,當這個學生走進他最希望就職的A公司的面試房間,考官問他:“你為什么想到我們公司就職?”他面帶微笑,直視著考官的眼睛侃侃而談:“在我六歲的時候,我就夢想在你們的B公司工作?!比缓?,他就開始大講特講B公司的經營方針、企業文化、最后還提到以前認識的B公司的一位職員,說他曾給自己留下相當好的印象。考官直著眼睛聽完了他的敘述,告訴他:“你可能搞錯了,這是A公司,而不是B公司的考場,我們A公司同樣也是很多學生想來的地方。”說完考官向門外喊“下一個”!
這個被趕出來的學生走到大廳后,拼命“運氣”以迫使自己平靜下來。毫無疑問,他在這次求職面試中遭到了沉重打擊。但只要不為這次打擊而氣餒,只要堅持、堅持再堅持,相信他會找到自己理想的公司。
這位學生最理想的公司就是A公司,而他進入A公司考場后,卻張冠李戴地把它當成B公司考場,夸夸其談地大講特講,然而最終落馬。如果他能在面試前理清頭緒,清醒面對,有可能成為A公司的一員,也有可能在A公司發展,但他痛失時機,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可能就適得其反了。
27.最后一個也不能掉以輕心
虎頭蛇尾是做事的大忌,如果你犯過類似的錯誤。請一定要在下一個機會到來之前準備充分,不可再犯同一錯誤。
吳剛學習成績出類拔萃,財務、會計等課程門門優秀。投資銀行很需要這樣的人才,而他也希望參加幾家投資銀行的面試,但他卻接連失敗了。在學校他卻實是品學兼優,屈指可數的優等生,但不知怎么的偏偏在面前時怯場,哈佛的口才培養看來沒有在他身上起到良好的作用。甚至就連那些成績一般的學生都錄用的二流企業,也沒有錄用他,最后在他準備的面試公司名單上,只剩下一家地方城市的公司。由于連續的挫折,吳剛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他想自己的大學時代就是在這座城市的近郊度過的,回到這里不也是很好嗎?
面試開始后,吳剛感到這次面試與以往不同的好氣氛,考官是一位平易近人年青人,而且畢業于與母校有密切關系的大學,所以談起來非常融洽,他想,這次可能差不多了吧!
哪知這時考官發問了:“你想來我們公司的動機是什么?”
說實話,他本來就沒想到會到這最后一家候選公司面試,所以準備很不充分,對該公司的內部情況一無所知,慌亂之中他只能把自己有關投資銀行的知識拿出來應付場面,這下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一席話說完,考官默默地站起來,打開房門,做出一個請走人的手勢:“對不起,我們公司可不是投資銀行,以前不是,現在也不是,將來也不打算成為投資銀行。不過你的發言還真讓我吃了一驚,迄今為止把我們與投資銀行搞混的人你還是第一個。請記住,我們公司是美國屈指可數的幾家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真不知你是怎么從哈佛畢業的?!?
走出面試房間已經很長時間了,那位考官的話還在吳剛耳邊回蕩。
類似吳剛的例子也不少,然而他卻認為最后一個選擇可能一般,不用費多大心思就能成功,沒有用心去準備。卻不知最后一個往往就是最好的一個,如果吳剛對最后的這份候選工作做充分的準備,那成功可就大有希望了。
28.勇敢地面對拒絕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要這樣說這樣做。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我勝利了,而是更大程度上是因為我認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一股子沖勁,或者就是我們常說的勇氣吧。
人生有很多事都有它自身的變數,我們在做完一件事后,要保持達觀的態度。只要你敢想敢做,你一定會混出收獲,而且往往是意外的收獲。
敢想敢做,才能混出收獲。
有一天,明治保險公司的推銷員原一平突然閃出一個念頭:三菱銀行一定融資或投資許多公司,銀行的總裁串田萬藏也是明治保險公司的董事長。若能得到他的介紹……天??!他不敢再想下去。他興奮得心跳加快,立即展開行動。
他找到公司的業務最高主管,常務董事阿部,恭恭敬敬地說了他的偉大計劃,并要求他代為向串田取得介紹信。
阿部一言不發聽完他的計劃和請求,說:“你的計劃很好。如果計劃成功,我也很高興。不過,有些情況你不了解。當時,三菱公司投資明治保險公司時,講明絕不介紹保險。所以,我代你向串田董事長請求介紹信的話,明天我就可能被革職了。”
原一平決定直接去見董事長。
第二天上午9點,他被帶進董事長的會客室。
兩個小時過去了仍不見董事長進來,他不由自主地在沙發上打起了瞌睡。突然,他覺得肩膀被人搖了兩三下,他立刻驚醒,眼前出現了照片上早已熟悉的串田董事長。
“你找我干什么?”董事長劈頭大聲問道。
原一平一下子慌了手腳,先前的演練早已忘和一干二凈,他結結巴巴地說:“我……我是明治保險公司的原一平。”
“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呢?”不等他說完,串田又來了一句。
“我想去訪問日清紡織公司的總經理宮島清次郎先生。想請董事長給我寫張介紹信。”
“什么,保險那玩意兒也是可以的嗎?”
每當碰到針鋒相對的激烈場面時,原一平暴烈的個性立刻浮現,而且常給對手以致命的反擊。他一聽董事長這句話,向前一大步,大罵道:“你這混賬東西!”
董事長愣住了,往后退了一步。
原一平不解氣地繼續說道:“你剛剛說保險這玩意兒,公司不是一再地告訴我們推銷人壽保險是神圣的工作嗎?你這個老家伙還是我們公司的董事長??!我要立刻回公司去,向所有員工宣布?!闭f完,他怒氣沖沖地奪門而去。
一沖出門,他立刻為自己的粗野行為懊悔不已。他六神無主地在街上徘徊,淚如泉涌,不知所措。最后還是回到公司,向阿部詳細報告全部的經過情形,并說打算在向阿部道歉后,立即提出辭呈。
這時,電話鈴響了。一放下話筒,阿部便面對著原一平哈哈大笑地說:“這是串田董事長的電話,他說剛才三菱公司來了一個很厲害的年輕人,嚇了他一大跳?!苯又?,阿部拍拍原一平的肩膀說:“他還說你是個優秀職員呢!”
更出其不意的是,董事長還邀請原一平去他的住所。在住所,董事長熱誠地歡迎原一平到來,把雙手按在他的肩上,親切地與他交談。談話結束后,董事長提議去三越百貨公司,給他買了新西裝、新襯衫、新皮鞋。此后,凡原一平需要的客戶,董事長都介紹給他。受寵若驚的原一平認識到自身責任的重大,更加兢兢業業地工作,使他的個人業績連續15年居日本全國第一,形成了獨霸全國保險市場的局面。
29.用責任去激勵自己
責任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給人責任,也就是給人信任和真誠。同時,也能給自己再一次成功的機會。有責任,有愛心就能贏得人們對你的尊敬,同時也是社會賦予我們每個人義無反顧的職責。
有這樣一個故事告訴我們:
在火車上,一位孕婦臨盆,列車員廣播通知,緊急尋找婦產科醫生。這時,一位婦女站出來,說她是婦產科的醫生。女列車長趕緊將她帶進用床單隔開的病房。毛巾熱水、剪刀、鉗子什么都到位了,只等最關鍵時刻的到來。產婦由于難產而非常痛苦地尖叫著。那位婦產科的女子非常著急,將列車長拉到產房外,說明產婦的緊急情況,并告訴列車長她其實只是婦產科的護士,并且由于一次醫療事故已被醫院開除。今天這個產婦情況不好,人命關天,她自知沒有能力處理,建議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列車行駛在京廣線上,距最近的一站還要行駛一個多小時。列車長鄭重地對她說:“你雖然只是護士,但在這趟列車上,你就是醫生,你就是專家,我們相信你。”
車長的話感染了護士,她準備了一下走進產房時又問:“如果萬不得已,是保小孩還是大人?”
“我們相信你?!?
護士明白了。她堅定地走進產房。列車長輕輕地安慰產婦,說現在正由一名專家在給她做手術,請產婦安靜下來好好配合。
出乎意料,那名護士幾乎單獨完成了她有生以來最為成功的手術,嬰兒的啼聲宣告了母子平安。
這位曾由于醫療事故而被醫院開除的護士,在這人命關天的時刻毅然救助母子,然而就是這千載難逢的一次機會,由于強大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她倍增勇氣和信心,最后成功的救助母子。這位被開除的護士在這次機會中,她不僅挽回了兩個生命,更重要的是找回自己失去很久的自信與尊言。最終,她由一個不合格的護士成為一名最優秀的醫生。
30.安逸會軟化斗志
在艱苦的環境中,為了擺脫困境,人們會努力奮斗,不會輕易錯過一次次難得的機會,從而實現奮斗的目標。在安逸的環境中,往往最易弱化一個人的斗志,讓他成為環境的奴隸。在安逸的環境我們仍要抓住機遇,奮斗前進,這樣,才能使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B君是個人人公認的優秀青年,不但學識豐富,而且沖勁十足。
從學校畢業后,他試著創業,但不到半年便結束了,后來經朋友介紹,到單位做事。
這個單位待遇不錯,事情也少,根本沒有壓力,才經歷過創業失敗痛苦的B君,第一次領略到日子的快意。不過短短三個月,同學見到他,都說他變“福泰”了……。
一晃眼,三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十五年過去了,同學見到B君,都驚訝地說B君“變了”,變得溫吞、頹廢、暮氣沉沉,年輕時的那種鮮活、銳氣全都消失不見。
“真的變了嗎?”
B君不敢相信,照著鏡子,他不相信他“變了”。
B君的改變或許是由因緣湊巧,因為他剛剛碰到創業失敗的痛苦,信心受到很大打擊,或許他已身心俱疲,碰到待遇好工作少無壓力的單位,心中巨石放下,壓力驟除,當然要好好“休養生息”一番,如此一日過一日,不知不覺自己就被這安逸的環境改變了。
如果B君沒有創業的失敗這個前因,是不是就會有“變”的結果呢·這個是無法驗證的問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環境會使人改變!
基本上,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相對的,也是相生的。在“相對”的階段中,人改變環境,讓環境來順應人,或人被環境改造,人則來順應環境。一旦渡過“相對”的階段,人與環境便會進入“相生”的階段,彼此“和平共處”。但這種“相生”是好是壞則因環境,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