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科幻小說作為伴隨著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而生的獨特文學,從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弗蘭肯斯坦》(又名《科學怪人》)以來,已經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歷史,成為人類文明中最具魅力的想象力成果之一??苹眯≌f是科學與文學的結晶,對樹立科學精神、陶冶文學情操、激發想象力和創新力,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中國科幻并不是近年才產生的。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時期,梁啟超、魯迅等有識之士就已經以“科學小說”之名引進和翻譯了大量的科幻小說,也產生了不少頗具時代特色的原創科幻小說,不僅記錄了當時新舊思潮沖擊下的人心趨向,更表達了國人希望科學救國、實現民族復興的美好愿景。魯迅先生非常推崇科幻小說的社會價值,不但親自翻譯了《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作品,更提出了科幻小說 “經以科學,緯以人情”的標準,認為“導中國人群以行進,必自科學小說始”。
當前,我國科幻文學發展迅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5年,科幻作家劉慈欣憑借《三體》獲得有“科幻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最佳科幻長篇小說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更多科幻作家的作品被翻譯為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等語言,受到全世界讀者的喜愛,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典范。
與此同時,科幻文化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自2016年開始,中國科協將繁榮發展科幻文化列入重要工作內容,并每年舉辦中國科幻大會,影響深遠;科幻小說從各地教育部門自發地納入考試題目,到進入人教版語文課本、納入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書目、成為高考內容,證明了教育界有識之士對科幻文學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深入,科幻小說也成為教師、家長和學生聚焦的熱點之一;2019年春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熱映,成為我國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作品之一,反映了整個社會對科幻文化的認同和期待,而包括電影導演、制片人等在內的多位主創人員在青少年時期就是科幻愛好者的事實,更印證了科幻文學對青少年成長和成功方面的重要引領作用。
遺憾的是,雖然科幻文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科幻類出版物也越來越多,但因為種種原因,市面上還很少出現專門針對科幻閱讀教育而編選的科幻書籍。科幻世界雜志社是我國當代科幻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發掘和培養了以王晉康、劉慈欣、何夕、韓松等為代表的大量科幻作家,刊登和出版了《三體》《流浪地球》《帶上她的眼睛》《天父地母》《傷心者》等大量有影響的優秀科幻作品,其設立的“銀河獎”更被公認為是中國科幻最高獎。為彌補當前市場上缺少專門為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編選的科幻選集的缺憾,科幻世界特別甄選了十五篇適合中學生閱讀的“銀河獎”獲獎作品合集出版,題材涵蓋科幻文學的主要類型,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同時,還邀請了五位經驗豐富的特級語文教師領銜賞析,以“名校名師賞名家名作”為特色,既可以作為中學語文教師開展科幻文學賞析和寫作課的參考書,也可以作為中學生科幻閱讀的課外推薦書籍。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各位點評專家的積極響應和入選科幻作家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喜麗穎、夏一平、姚建廷等評論者的熱情參與,在此誠摯感謝!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百忙之中為本書撰寫序言,非常感謝!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張成剛秘書長熱情地為本書邀請了點評老師,特別致謝!在本書的編選過程中,還得到了各方面同仁的熱忱支持,一并致謝!
拉 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