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春天要注意養(yǎng)肝滋陰
- 24節(jié)氣與保健之道(生活保健系列30本)
- 秋實編著
- 951字
- 2022-01-19 14:34:23
春天氣候轉暖,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ji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人會無精打采,困倦疲乏、昏昏欲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形成“春困”的原因不是由于睡眠不夠,而是體內循環(huán)發(fā)生季節(jié)性差異所致。
春季氣候轉暖后,體表毛細血管舒展,末梢血供增多,器官組織負荷加重,因此大腦血供相應減少,腦組織供氧不足,從而就會出現困倦、疲乏、嗜睡等現象。容易“春困”的人,還常出現臉色潮紅、失眠多夢、好激動、掉發(fā)、五心煩熱、舌紅、少津、脈細數等“陰虛”現象。
因此,養(yǎng)肝滋陰是對付“春困”的有效辦法。平時不要過度勞累,應保證睡眠,早臥早起。犯困時,可適當做頭部按摩緩解癥狀。同時,要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運動,多曬曬太陽,多和大自然接觸。
春季應調節(jié)情緒,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不使肝陽上亢。可適當服用西洋參、楓斗或麥冬等養(yǎng)陰保健品調理。并適量進食滋陰的食品,少吃羊肉等溫性食物,不吃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酒類、火鍋等熱性食物。
以下幾種藥膳靚湯,是解除“春困”的良方,既美味,又可消除疲乏,不妨一試:
1.淮山芡實煲筍殼魚
材料:準山、芡實各50克,筍殼魚500克,生姜3片。
做法:筍殼魚文火煎至微黃,加水及準山、芡實大火煲滾后慢火繼續(xù)煲1小時。
功效:有健脾益氣去濕之功效。
2.芡實煲老鴨
材料:芡實100~120克,老鴨一只。
做法:老鴨宰凈,莧實放鴨腹內加水大火煲滾后,慢火繼續(xù)煲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功效:可滋陰養(yǎng)胃,健脾利水。
3.眉豆芡實煲雞腳
材料:眉豆80克、芡實6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凈,冬菇去蒂;雞腳洗凈,對切開;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大火煲滾后,改慢火煲約2小時。
功效:具有健脾化濕,強筋健骨的效用。
4.陳皮白術豬肚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做法:先將豬肚去除肥油,放入開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配料洗凈,然后全部放入瓦煲內,煲滾后用慢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可健脾開胃,促進食欲。
5.粉葛煲水魚
材料:粉葛1千克左右、水魚500克左右、姜100克、云苓50克、白術50克。
做法:買水魚時讓賣家收拾干凈,回家再滾水略燙。粉葛去皮斬件,加水、云苓、白術、老姜。大火煲滾后,去除泡沫,收慢火,約煲4小時。
功效:可健脾祛濕,止腰酸背痛,適宜春濕時的風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