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內在覺察
  • 吳在天
  • 1646字
  • 2022-01-17 11:21:27

被綁架的愧疚

我的一名學員曾經在課上說,無論做什么事情,她都會忍不住考慮自己會不會傷害別人,總是容易對別人產生愧疚感。身邊的人經常夸她的好,但她覺得自己其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比如當她看到一個討厭的同事被領導罵,她會暗自高興,但在事情發生之前,她又覺得應該盡力幫助別人,雖然內心并不想幫助對方。尤其是遇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她就會覺得自己傷害了別人,如果做了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反而不會有這些感覺。她為此感到困擾不已。

她記得大學畢業時,她和同學一起去一家公司面試。結束后,面試官讓她們回去等通知,離開時,她們還在說這次面試應該沒戲了。兩人分開后,她在回家的路上收到了公司的錄用通知,然后發短信問那位一起面試的同學是否收到了錄用通知,同學說沒有。她安慰了對方幾句就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她心里感覺很愧疚,甚至糾結自己還要不要去這家公司入職。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好人”,他們總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總認為自己給別人造成了傷害并且感到非常內疚。為什么會這樣呢?

首先,愧疚感可以讓我們感覺到關系的聯結。比如,當我們因為某些事情對別人感到愧疚時,它對我們的行為會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我們會通過一些彌補的行為來緩解自己的愧疚。這種感覺會讓人覺得關系還存在,至少還可以彌補,這是正常的內疚感。有時候,我們沒有傷害別人,也沒有做錯事情,卻有著強烈的內疚感,覺得有愧于對方。這種愧疚感能夠為自己帶來一些不被意識到的好處,比如價值感或是影響力。當我們處于愧疚時,我們會自責,但同時會感到自己是有影響力的。當我們成為一個影響者的時候,就不會像受害者一樣只能默默承受那些不好的遭遇。為什么有的人會成為這樣的影響者呢?

因為他們隱藏著深深的羞恥感。我接觸過這樣一個實例,一位單親媽媽,既要獨自撫養孩子,又要拼命工作賺錢,她在大城市里只有一個朋友,是她的發小。她的發小經常會找她,但都是失戀或者缺錢的時候,而在她遇到困難需要幫忙的時候,她的發小卻玩起了失蹤,這讓她很受傷。

根據她自己介紹,她的這個發小一直在和她比較,比較的內容是慘。因為這個原因,她幾乎沒拒絕過發小提出的要求,即便拒絕,她也會感到很愧疚,之后會加倍補償對方。這樣的情況讓她感到很痛苦。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這樣的朋友會敬而遠之,但她做不到。其實生活中不止她一個人這樣,很多人都會像她一樣,如果朋友過得不好,就會很容易感到愧疚,覺得自己好過對方是傷害了對方。出于這種愧疚感,之后不斷地付出和彌補,用盡方式希望朋友過好一點,也希望自己的內心好受一點。

這樣的“好人”內心有一個聲音——“如果我可以讓對方更高興一點,他就會對我一樣好”。所以,他們會吸引一些朋友來到身邊,對自己進行情感勒索。因為他們從小內心就有這樣的聲音——“如果我可以讓對方更高興一點,他就會對我好,就會愛我”。

因為你覺得自己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你的痛苦永遠比不上別人的難受。這是生命早期所產生的羞恥感,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自我憎恨。自我憎恨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苛求完美,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會覺得對不起別人,甚至是傷害別人。通過愧疚和自責,找回一些掌控感和力量感。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考慮是否會傷害別人,其實是擔心別人對自己沒有回應的低自尊和羞恥感。因此,你會構建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并以此對抗羞恥感,這仿佛就是對自己說:“我很好,我能影響別人。”

因為在想象的層面覺得自己對別人很有影響力,對別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自己是傷害的那一方。有能力傷害對方,意味著自己對事情的發展是有掌控力的,所以也要承擔全部的責任,包括對方的部分。所以,他們即使過得不好也會盡力幫助別人,他們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好人的形象,心里卻流著血在說:“你看我已經對你這么好了,你是不是也可以像我一樣?”

這就是那些從小懂事、聽話、善解人意的孩子構建出的理想的自我形象。他們覺得只有照顧別人的感受,別人才有可能同樣對自己,長大之后,他們總是盡全力地滿足別人,然后再滿足自己,或者說自己才能夠得到滿足。

總是容易對他人愧疚,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愛的回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基隆市| 马关县| 历史| 巨野县| 贵阳市| 田阳县| 牟定县| 休宁县| 福建省| 福鼎市| 大悟县| 海淀区| 新乡县| 洪泽县| 长汀县| 伊春市| 湖州市| 来凤县| 盱眙县| 兴城市| 于都县| 临安市| 越西县| 敖汉旗| 衡阳市| 白城市| 东海县| 鄯善县| 美姑县| 交口县| 托里县| 禄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南投县| 固安县| 定西市| 萍乡市| 绩溪县| 彰武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