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摩根的收益預測法:用Excel高效建模和預測業務利潤
- (日)熊野整
- 749字
- 2022-01-07 14:40:05
6 情景分析1 一次性替換假設條件的超級方法
應用篇的最后介紹情景分析(見圖2-35)。這是市場負責人和制作事業計劃書時必備的一項技能。

圖2-35 應用盈利預測模型(情景分析)
先介紹情景分析。在制作事業計劃書的過程中,考慮廣告投放策略時,我們會假設多種市場情景,即樂觀情況、中性情況和悲觀情況。當然,還有其他多種表述方式,如樂觀情況被稱為“積極情況”“激進情況”“正面情況”等。
并購交易中經常使用情景分析。比如當收購XYZ公司的交易價格為1 000億日元時,投資銀行會對該交易價格的合理性進行如下說明。
(1)預測XYZ公司的銷售收入情況(一般情況下分為3種類型)。
(2)基于最壞情況下(悲觀情況)的盈利預測結果,XYZ公司估值1 000億日元。
(3)因此,若以1 000億日元收購XYZ公司,“該收購價格合理,未來能給公司帶來收益”。
另外,情景分析不但在并購時使用,在做盈利預測時也經常使用。
中性情況即現實目標,是結合企業歷史成長情況確定的“大概率能實現的增長目標”。上市公司公布的業績預測報告大多使用該數據。
樂觀情況下設定的目標更為積極,經常作為公司的內部管理目標使用。若公司年度內實現此目標,員工將獲得豐厚獎金。另外,新業務的未來增長情況難以預測,做盈利預測時往往考慮更為樂觀的增長。
悲觀情況即極端保守的目標,公司內部稱為“經營底線”。這是財務負責人做“保守”估算時使用的數值,即未來公司面臨銷售收入大幅下降時,保障公司日常經營(如按時支付工資等)所需要的最低增長,換言之,公司要持有的最低貨幣資金數量。
新業務事業計劃書、公司盈利預測的實現度具有極高不確定性。通過分析在樂觀情況和悲觀情況下的公司經營表現,找到未來的“經營波動區間”(見圖2-36、圖2-37),就能做到“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打算”。

圖2-36 什么是情景分析

圖2-37 模擬公司盈利情況,進行一系列情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