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的心靈法則(6冊)
- (美)丹·米爾曼等
- 3003字
- 2022-01-07 16:40:28
如果說引力是牽引宇宙萬物的力量,
平衡就是打開所有秘密之門的鑰匙。
無論在身心情感的哪一個層面,
平衡都對我們有所助益。
平衡法則提醒我們:
無論何事,
我們都可能做得太完美或太差勁,
如果我們生活或習性的鐘擺經常過于偏向一端,
那它將會不可避免地擺動到另一端。
要謙虛,因你有來自大地的根基;
要高貴,因你有傳自星星的神思。
——塞爾維亞諺語
“我們在下風處,它應該還不知道我們來了。”智者輕柔地吐出語句,并指引我凝視池邊一只單腿站立的白鷺。她問道:“你能像白鷺一樣保持平衡嗎?”
“什么,你是說用一條腿站立?”
“我是說用白鷺的方式感受內心。你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鎮定自若嗎?”
“應該……可以……我說不好。我還沒弄清楚咱們是怎么來到這兒的。”
但她還是問我:“你感受不到那樣的平靜,對吧?”
“嗯,是的,我想我做不到?!?/p>
“一個誠實的回答就是好的開始,”智者邊說邊在一個小土丘上坐下,俯視著池水,“但是請想想平衡對自然有序的人類生活是多么重要吧。我們是‘調配’而成的產物——無法像魚兒一般游水,無法像獵豹那樣飛速奔跑,無法像大猩猩那樣力大無窮,但是這些能力都在我們體內平衡地存在著?!?/p>
智者再次用手指指向那只雪白的鷺鳥,鳥兒靜靜地立在池邊。智者說:“每個人都渴望從內心的平衡和安寧中獲得發展。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呢?”
這時,她把手掌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立刻感到有種深切的平靜貫穿了周身,我的思緒也隨之平靜了下來。她低語著:“你感受到了?!?/p>
我放松地舒了一口氣說:“是的?!?/p>
“這種寧靜的感覺為你提供了一種參照,它會幫你意識到日常生活中的失衡之處,并令你越來越無法容忍平衡被打破?!?/p>
“怎么說?”
“嗯,你知道,當一個人不知道何為放松時,你再怎么讓他放松也是徒勞的??墒?,一旦體會過由心而發的放松,他們就可以將這種感覺作為參照,從此就能更敏銳地捕捉到自己的緊繃情緒,然后用一些方式釋放自己。而當你明白了真正的平衡感是什么樣的,你就能發現生活中到底有哪些地方失去了平衡,這種能力可以自動提示何時要回到原點。想要習得平衡法則,就先要發現不平衡?!?/p>
“這么簡單?”
她笑了,然后說:“非常簡單,但并不容易。因為即便你的日常生活充滿緊張和失衡,你也不會覺得自己習以為常的生理或心理狀態有什么不正常的。人們通常所說的‘神經兮兮’其實就是偶爾發作的思慮和情緒的失衡或夸張。因此,剛開始回歸真正的平衡狀態可能反而會讓人不適應?!?/p>
“那怎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呢?”
這時,一條魚兒躍出了水面,讓原本如鏡一般的池水泛起了一陣漣漪。智者答道:“去安靜的地方,造訪自己的心湖。去看,去聽。關注身體和生活中的漣漪,那些漣漪往往源于飲食、運動、工作、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缺乏或過量?!?/p>
我正要琢磨這句話,智者又說:“雖然世事紛雜,但你要花精力觀照自己的內心,并且用近似自我中心般的態度去尋找平衡和寧靜。”
她笑著示意我跟隨她繞著池水行走,接著說:“很多人分不清以自我為中心和自私的區別,但你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平衡,就能找到內在的平靜和力量,并明晰分辨這兩者?!?/p>
她彎腰拾起一根寸余長的細直樹枝,然后把這根樹枝放在一根手指上保持平衡。一開始,樹枝穩穩當當地停在指尖,接著開始輕微地晃動,時上時下。智者解釋道:“欲望和依戀引你向上,恐懼、對抗和逃避又拽你向下。任何極端的表現,哪怕是在某件事上表達明確的觀點,也會讓你遠離兼聽則明的平衡狀態。這些都聽得懂吧?”
“聽得懂,但還有些不明白?!蔽掖鸬?。
“很好!這代表你正在學習它?!?/p>
我注意到智者踏在墜落的樹枝上的腳步非常輕盈,幾乎聽不到聲音,看來她本人就處于極致的平衡狀態。她接著對我說:“和我打算與你分享的所有法則一樣,平衡法則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有實際的用處,而不是空有道理?!彼次乙荒樏H?,于是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交給我。然后,她指向十來米遠處的一棵樹對我說:“看到那邊的大樹了嗎?試試能不能用石頭擊中樹干?!?/p>
我深吸一口氣,瞄準樹干,丟出石頭,但是向左偏了一些。智者又拿了一塊石頭給我,這次準了一些,但仍偏左。這下,智者干脆交給我三塊石頭,并直視著我的雙眼,不疾不徐地對我說:“一定要擊中一次,這非常重要?!蔽也幻靼走@有什么重要的,但能感受到她的嚴肅。我連心跳都加快了。
她提醒我:“要運用平衡法則?!?/p>
“這要怎么做呢?”
“我說過了,在失去平衡的時候你反而覺得這是正常的,所以你投擲時一直向同一個方向傾斜。因此,最快擊中樹干的方法是走另一個極端,即刻意做出與你平常的做法截然相反的行為。比如說,如果你的語速太快或聲音太小,讓別人聽著吃力,那你就需要故意把話說得特別慢或者特別響。”
“剛剛我把石頭扔得都太偏左了,所以現在我需要向右瞄準,對吧?”我問道。
“是的?!?/p>
“但問題是我只有三次機會,我怕扔得不是偏左就是偏右,根本擊不中。”
“有可能。但你兩個角度都試過后,再瞄準就容易多了。和擊中樹干一樣,做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明白了?!?/p>
智者聽到我的回答,又指著樹對我說:“要用行動體現?!?/p>
我半信半疑,但愿意再試一試,于是我故意向右邊瞄準,可沒想到這次扔得還是偏左。
智者向我解釋:“你瞧,你太習以為常了,修正得不夠,所以你需要再偏右一些。改變習慣很困難,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學習新事物的速度如此之慢。這次,你要勇敢一些!還要向右邊扔?!?/p>
我再三確認:接下來的一投和剛才相比向右偏了幾米,但還是沒擊中。我緊張地低語:“只剩最后一次機會了?!?/p>
智者對我說:“不僅平衡法則會幫助你,我也會幫你?!彼I著我靠近那棵樹?!皼]人規定生活必須如此艱難,”然后她笑了,對我說,“如果你離目標太遠,那就走近它!”
我開懷大笑,然后一擊即中。
我們接著沿池邊的小道漫步,智者又開始向我講解平衡法則的另一個方面:“平衡源于調整呼吸,吸氣與呼氣本就是人生的基本節律。吸氣,你獲得滋養;呼氣,你得以釋放。激發與排遣,即生與死都在呼吸間?!?/p>
她又說道:“現在就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如果你的呼吸節奏處于紊亂之中,你的情緒也會紊亂。因此,當感到憤怒時,你要先完全地接受它,然后再把呼吸節奏調整回來;當感到悲傷時,你要先溫柔地擁抱它,再把呼吸節奏調整回來;當感到恐懼時,你要先承認它,再通過深呼吸回歸平衡的狀態。
“呼氣的時候,你在給予,就好比吸氣的時候你是在收獲一樣。如果你的所得多于付出,你就會感到失去平衡,因為要完成人際關系的循環,你需要做出回饋。如果付出多于所得,你就會耗盡自身,直到再也無法給予什么?!?/p>
我有些疑惑,問智者:“可是,我讀過那些圣人的故事,他們都極力付出,不求回報。”
“這只是表象。這些圣人通過給予體驗到的是極致的愉悅與愛。平衡法則給我們的安慰是,那些秉持著博愛和慷慨的精神而無私奉獻的人,也必將得到旁人難以匹敵的收獲?!?/p>
我和智者沿著一條崎嶇的小徑繼續向山上走去,我想起初次相遇時她對我說的話?!澳阒罢f我需要在你的指引下完成某些任務?!?/p>
她提醒道:“這只是準備階段,你要先習得白鷺的智慧,并在你的生活和其他事務中都找到平衡。你要尊重這一法則,追隨智者的腳步。你可以盡情探索人類生活的邊界,但是因為習以為常的那些極端行為會引起焦慮和壓力,所以一定要想著回到這個黃金守則,即中庸之道。讓你的行動和言語如四季變換一般輕柔且切合時宜地流露出來,在這種內心的平衡狀態下,你一定會找到洞明和平靜?!?/p>
智者的話語又消散于寧靜之中,我們繼續向山上攀爬。我轉過頭,最后看了一眼那只白鷺,它仍沉靜地立于池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