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女王是英國女士服飾、禮儀的標桿

2009年12月6日晚上,我在前往白金漢宮的路上遭遇堵車,步行走過林蔭大道,七點半之前來到正門的招待會入口處。此刻大部分賓客都已經入場了,門口零星還有人抵達。王室重視請柬發放的安全,邀請函是實名的,注明不可以轉讓,收到請柬需要回復。在王宮入口處須出示本人請柬,以及一張隨請柬一同寄來的、刻有浮雕徽章的卡片(卡片的顏色每年都會隨機調整),上面印有一串專屬號碼。與其他任何一場王室活動的規則相同,王宮入口處的警衛會核對客人證件姓名、請柬號碼與來賓名冊是否一致,作為身份的確認。入場之后不再有其他身份或者安全檢查。

進門左手邊是衣帽間,有侍者幫助賓客收存大衣,之后順著臺階走上去,進入白金漢宮正廳。

白金漢宮有19間國事大廳。這一天,為了容納王宮最大規模招待會的賓客,各廳堂都為這場活動開放了,大門全部敞開,整個王宮開闊堂皇。平日里裝潢華麗的長廊和客廳現在顯得空曠,地毯、家具和陳設都被挪走了,只有墻上的油畫還掛在那里。在水晶吊燈和壁燈的交相輝映之下,長廊兩側墻上的巨幅油畫非常顯眼。我與其他賓客沿著長廊往里走,邊走邊欣賞那些記錄著歷史事件和各種人物的畫作。

外交招待會又稱“外交舞會”(Diplomatic Ball),確實會有華爾茲舞曲在大廳中飄蕩,拼花地板和開闊的環境也烘托了舞會的氣氛。不過賓主們都更加專注于社交,到活動最后階段可能會有興致高的賓客翩翩起舞。

此刻,客人們基本到齊了,大家被有序地安排在不同的大廳里。外國使節在駐在國參加活動的排序是根據遞交國書的日期來確定的,資歷最久的成為使團長。使節任期一般是三到四年,特殊情況下可以長達十年甚至更久,短至一兩年就調離的情況也不鮮見。因此,每年差不多有1/3的使節離任和新到任。這樣一來,各國大使排序的變化也是很快的,我初到時,凡事都排在最后邊,一兩年后就排到比較靠前的位置了。

穿桑蠶絲質地中式禮服出席著裝要求為白領結禮服的晚宴

有英國外交部的禮賓官指引我走到一間大廳的中間位置,這也是我在使節排序中的位次。使節和配偶們排成單行,沿著大廳寬大的正面和兩個側面圍站著,另一面聚集著英國外交部的陪同官員們。有些使節的孩子們在倫敦,也會應邀來到白金漢宮,他們和使館的其他館員都不參加女王接見,被安排在一間最大的國事廳里,有冷餐和酒品招待。

使節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就開始相互寒暄、閑談。韓國大使走過來打招呼,我們好久沒有見面了,彼此交換了對時局的看法。他走開時忍不住又駐足說了一句:“You're the princess of the night.”(您是今晚的公主。)我笑了。韓國大使顯然對我的中式晚禮服比較欣賞。

如前所述,外交招待會著裝要求是白領結禮服或者民族服裝。這一天,可以領略到世界各民族五彩斑斕的禮服之美。亞洲國家使節普遍選擇民族服裝,例如緬甸大使夫婦就穿了絲質的“籠基”和“特敏”一種色彩鮮艷的下裝,又名“紗籠”,狀如直上直下的圓筒,男女同款,只是腰際穿法略有差異。穿在男士身上被稱為“籠基”,穿在女士身上被稱為“特敏”。。也有些國家的使節,男士選擇穿英式燕尾服,女士則穿本民族的禮服,韓國大使穿的就是系著白領結的燕尾服。

我這款灰咖色桑蠶絲無袖改良旗袍與舞會的氛圍很協調。在首飾搭配上,我選擇了一副黑色珍珠耳墜。這是我在菲律賓任職時用蘇祿海珠定制的,水滴形的珠子不大,鑲了碎鉆,墜在白金鏈子上,式樣簡潔大方,遇到隆重場合我都用它。手上戴的是小粒黑珍珠鑲碎鉆的戒指。中式禮服注重領子的裝飾,因此很難再搭配項鏈,我索性省略了,西式低胸、無袖晚禮服的規則也是傾向于不戴項鏈的。

有一句話:“You are what you wear.”(衣如其人。)無論是參加女王的活動還是在其他外交場合,作為使節,得體的衣著是必要的。恰到好處的服飾也可以讓人自信和舒適地融入環境,為進一步交流奠定基礎。這套晚禮服足夠莊重又不那么搶眼,讓我感到內心安寧,可以專注于此時的職責。

外交招待會的高潮是女王接見各國使節。時鐘指向20:30,女王在愛丁堡公爵和威爾士親王等王室成員的陪同下出現了。女王在守時上傾注了一生的執著,她的公務活動都需要提前好久就約定好,無論什么天氣、什么環境,她鮮有遲到或者臨時缺席的情況。誠然,她也因此對賓客有著同樣的期待。與王室商定的日程和安排再要調整或者修改,難度是極大的。我們作為外國使節,接到王室的邀請需要慎重決定,一旦接受了邀請就要信守承諾。女王就是這樣用自己的守信守時來規范著英國社會的守信守時習慣的。

在外交招待會這一天,女王穿的是傳統的米色織錦緞長款禮服,頭戴王冠,斜掛在右肩上的藍色綬帶綬帶(Sash)通常斜掛在右肩上。綬帶顏色須與禮服顏色及勛章種類相配,一條綬帶可以佩戴多枚勛章,越新授予的勛章,位置越靠上。最高等級的勛章也可以掛在鑲有寶石的勛章項鏈(Collar)上。上配有王室家族勛章和嘉德勛章嘉德勛章起源于中世紀,是今天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騎士勛章,只有極少數人獲得,包括英國國君、威爾士親王和最多24名在世成員,以及少數特例成員(例如與英國結盟的外國君主)。。女王身后緊隨著的是愛丁堡公爵,之后是威爾士親王和夫人卡米拉,再往后是其他王子和夫人。女王的幾位貼身女侍官(Lady in Waiting)也都盛裝隨從。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像她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一樣,始終堅持保守的英式服裝,以70年不變的風格創造出永不過時的形象,被時尚達人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稱為“世界上最優雅的女人之一”。

英國王室對衣著服飾有自己獨特的立場。根據歷史學家的描述,過去500年間的幾位女王都深諳服飾和衣著所蘊含的力量,她們在特定歷史時期對自身形象的表達和把控,曾經是贏得人心和維持長期統治的手段之一。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須知從人之外表,常窺其內心,身份愈高,愈需自重。汝一應穿著,須力戒奢華輕佻,一旦恣肆則自尊難存,且有失皇家體統?!?img alt="參考英國廣播公司(BBC)紀錄片《王室服飾傳奇》(Tales From the Royal Wardrobe),參見https://www.bbc.co.uk/programmes/b048wss8。"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2ECF71/22072513701338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379623-DCyTai1qr0va5xQqFqdg26uNV5LiC164-0-e7c91cfee5f265b3bf323ab40370ab24">伊麗莎白二世也遵從了傳統和謹慎的服飾原則,在重大活動禮儀服飾的樣式上一直與“新風貌”(New Look)乃至現代時尚保持距離。但是,她并非完全與潮流隔絕。例如,她的日裝雖然簡潔平實,但是在服裝色彩的選擇上相當大膽和開放,這讓她在保持傳統和不與社會脫節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合點。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于1952年2月6日正式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自此之后經歷了60多年英國社會的變遷和世界舞臺的轉換。從20世紀50年代第二次就任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丘吉爾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兩度就任英國首相。到2019年接任首相的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女王先后與15位英國首相共事,與他們都保持和諧的關系,除了雷打不動地每周聽取首相匯報工作之外,也會定期舉行聚會。女王在與首相共事的過程中,一直謹守職責,言行得體。盡管英國社會在是否保留王室的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論,英國自1688年“光榮革命”之后建立君主立憲制,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王權被逐漸削弱,君主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在當今政治生活中,英國女王具有被咨詢權、褒獎權和敬告權。“共和”之風也從未消散,但是,女王在英國社會有比較高的人氣,她本人的品格和形象得到認可和贊譽。

我作為大使初到倫敦時,因為拿不準各種場合的著裝要求,曾經向英國外交部禮賓司的女司長請教。她說,雖然各種場合都有一些具體著裝要求,但是如何穿戴確實需要在實踐中摸索,英國女士通常是以女王作為標桿的。我在英國工作的幾年中觀察到,女王不僅是著裝的標桿,也是禮儀的標桿,以自身言談舉止將禮儀表現到極致。

出席外交招待會用的禮服和大衣以及鞋和配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竹北市| 开鲁县| 麻江县| 稷山县| 进贤县| 永修县| 和顺县| 舒兰市| 寻乌县| 邹平县| 开原市| 军事| 宁强县| 漯河市| 南漳县| 云浮市| 繁昌县| 观塘区| 内黄县| 昆明市| 定襄县| 巴彦县| 文登市| 攀枝花市| 潮安县| 赤峰市| 伊川县| 德钦县| 米林县| 土默特右旗| 松潘县| 万州区| 五指山市| 沙田区| 清新县| 彰武县| 江都市| 深州市| 关岭|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