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使衣櫥:外交禮儀之旅
- 傅瑩
- 1706字
- 2022-01-04 16:01:34
請柬:社交規則的集中體現
白金漢宮坐落于倫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是英國王室的寢宮和辦公場所,也是國家慶典和王室舉辦重要禮儀活動的地方。宮殿的主體建筑于1703-1705年由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約翰·謝菲爾德(John Shefield)所建,此后經歷代君主不斷擴建和修繕,維多利亞女王開始將其作為王室的正式府邸。
現在的白金漢宮成為展示英國文化和吸引各國旅游者的一大景觀。頭戴高聳的熊皮帽、身著紅色制服的皇家衛隊換崗儀式
,是來倫敦的游客不會錯過的重要節目。
每年接近年末,倫敦就開啟了圣誕招待暨答謝活動的季節。12月上旬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白金漢宮舉行的外交招待會(The Queen's Annual Diplomatic Reception)是其中第一場,也是最重要的一場活動。女王親自接見和招待各國外交使節和家人,有著年終答謝和共同迎接新年的含義。
倫敦是國際大都會,世界上150多個國家派有常駐使節。外交招待會邀請大使、配偶和身邊子女出席,每個使館還有四位主要館員受邀,因此,賓客數量是相當可觀的。白金漢宮的場地大約能容納1500人,為了公平地照顧到所有使館,王宮采取了“隔年邀請”的原則。我到倫敦履職的第一年,2007年12月,曾經應邀出席,隔年后的2009年,中國使館接到了12月6日舉行外交招待會的邀請函。
外交招待會開始時間是20:30,女王和王室隨從會準時入場,客人19:00就可以入場了,正式開始之前是社交活動時間。
外交招待會屬于酒會性質,是正式外交活動,但是其正式程度和著裝要求會依據不同的時間段和形式而有所不同。例如,各國大使館的國慶招待會安排在17:00-18:30舉行,著裝要求(Dress Code)略高于一般的商務活動:男士要求著Business Suit,直譯是商務西裝;女士比照的著裝可以是及膝裙,而不要求著長及腳踝的裙子,褲裝也是可以的。女王的外交招待會雖然也是以酒會的名義進行的,但是對男士的著裝要求是戴白領結的晚禮服,即燕尾服,比一般酒會和晚宴都更加隆重。外交招待會是為數不多的需要佩戴勛章的場合之一,這一點等同于國宴的標準。在本書最后一章“男士禮儀服飾:得體最重要”中會介紹相關的規則。
在國際社交活動中,請柬內容是規則的集中體現,不僅為活動確定了需要共同遵守的時間、服裝和流程,在一定意義上也表達了主人的心愿。而客人接受邀請就意味著接受了請柬中的規則。因此,在接受邀請時需要認真閱讀和理解請柬的全部內容。
女王的冬季外交招待會乃至夏季花園酒會的請柬是以內廷宮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的名義發出的。這個職位始自1399年,當時頗具權威,不僅掌管王室內廷重大事務,還對倫敦上演的劇目擁有審查權和撤銷權,不過現在主要是禮儀性身份。
下圖是2019年白金漢宮外交招待會請柬,一份標準的英國王室請柬格式一般如下。
內廷宮務大臣茲獲女王陛下之授命
誠邀
先生
出席在白金漢宮舉行的招待會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
晚上8:30
著裝要求:白領結禮服或者民族服裝
現役軍官請著全套慶典晚禮服
請佩戴勛章
王室請柬經常附一兩頁紙的說明,便于賓客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求,有時會附加一些特殊的禮儀要求和解釋。例如,在外交招待會的請柬附信中對女賓客的手套事項做了特別說明:“女賓客是否戴手套可以自便,而女王陛下將戴白色手套。”說明中還會解釋,這是因為活動中女王將與上千位賓客握手,敬請大家諒解。我自己也主辦過上千人的酒會,一場活動下來最累的是手,因此對王室的解釋是理解的。

女士的禮服手套在現代社會服飾中已經不多見,也很少有須戴手套的著裝要求,但是女王一直保持著在大型社交活動中戴手套的習慣。在王室成員中很少見到年輕的王妃戴手套,賓客戴手套也不是普遍現象。
女士禮服手套常見的有長款和短款兩種:長的及上臂,用于無袖禮服;短的齊腕,適合長袖禮服。冬天宴會大廳不夠暖和,戴長手套有保暖功能。不過,中式長袖或者短袖的晚裝旗袍如何搭配手套,是需要細心考慮的。我的經驗是,無袖旗袍或者剛剛過肩的“碗兒袖”旗袍,搭配長手套既美觀又實用,長袖旗袍可以搭配齊腕手套。當然,佩戴手套需要考慮旗袍的花色,例如,如果旗袍的織錦緞面料圖案中有黑色花紋,佩戴絲質黑色手套是很美觀的,米色手套可以搭淺色旗袍。在晚宴上吃飯時,需要把手套摘下來,之后可以再戴上。在偏廳喝茶或者喝咖啡時,可以戴著手套端杯子。我休假時,偶然在呼和浩特的商店里看到有黑色和白色的絲質長、短手套,就買了兩副,為有需要的場合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