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在研究情緒對人的影響和作用的過程中,我詳細研究了心智科學、中醫基礎知識、心理學,特別是唯識學所談到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對人的作用,我才真正明白了情緒產生和形成的過程,也懂得了人的執著、煩惱的真正緣起。其實,人在當下的情緒往往大多與更早以前的細胞記憶有關。在幼年或更早以前,人在經歷中所形成的情緒猶如“程序”一樣,只要被類似的外在環境條件“點擊”到,就會再次運行。而且相同情緒的感受會形成累加的狀況,對人的傷害一次比一次深。

經過多年研究和處理個案:我發現許多當下的情緒都能夠在更早以前找到根源,而且這個情緒一直伴隨著人們的成長過程,也就是說,人們當下的情緒與自己在大學、中學、小學、幼兒時期所發生類似事情時產生的感受是相同的。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心識所呈現的世界里,外在的世界是一面鏡子,反映和呈現的是自己的內在與思想,也就是心智。

情緒記憶來源于眼、耳、鼻、舌、身、意在人生經歷中所吸收和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儲存形成細胞記憶,影響和決定著我們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導致的行為,而行為的結果往往就關聯著人生的命運——人們每當遇到一件事情,就會通過眼、耳、鼻、舌、身、意形成細胞記憶,“刻錄”著我們所看到、聽到、聞到、嘗到、觸到的經歷。最后一項“意”指的是意識——我們平常思考、判斷、分析的指揮中心,它接受前“五識”所輸入的信息做判別、研讀、分析,運算后決定行動。

所以說,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它會像一個程序一樣存儲在人的細胞記憶中。當我們見到某人時,如果他給你的第一印象是很好的,那么,即使將來他不小心觸犯了你,你還是會對他有好感,或者很容易寬恕他;但是,如果他給你的第一印象不是太好,即使他做了一些對你有益的事情,你還是會留存不好的感受。

比如,當人們第一次到麥當勞,看到漢堡的外形是喜歡的,聽到服務員的熱情聲音,聞到漢堡散發的香味,手拿它時所感覺到的松軟感等這一切,就好像電腦編制了一個程序,通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和身識輸入了我們的心智中,最后形成了一種美好的感覺,存儲在細胞記憶里,當下一次想吃東西又看到麥當勞時,就會自動調用出來,并付諸行動。

反之,如果你在一家餐廳用餐時產生了不好的感受,下一次再路過這家餐廳時就會將上一次經歷所形成的感覺從細胞記憶中調用出來,從而繞道而行。

凡是成功的企業宣傳都是注重人的內在感受,它們會把這種感受當成優良的“種子”,儲存在客戶的細胞記憶中。一旦條件成熟,客戶就會自動購買他們的產品。一個人對別人的感覺與印象也是這樣的,絕不要忽略“先入為主”的重要性。

人們在經歷中產生情緒,就會形成與這件事情相關的細胞記憶。我們去年、上個月、上個星期或者幾天前,中午和誰吃的飯、吃的什么一般很容易忘卻,但小時候被父母打過的經歷或者家庭中父母的爭執,我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回憶起來,有著歷久彌新、久久不能忘懷的“烙印”,即使過去幾十年卻依然很清楚。這就是情緒對于行為產生影響的效力。很多人認為那只是一場經歷,是一時的情緒,但是人的心智運作機制會導致當有相同的事情發生時,就會依據上一次的經歷形成認知,產生結果。

人的行為來自認知,而認知都由過往經歷所形成。比如,一個人從小家庭條件拮據,父母總是對孩子說家里沒錢,要節約花錢,這樣的思想灌輸給孩子,就會在孩子的內心深處形成對錢的緊張與恐懼的認知,以后即便有錢,也會異常保守。

人的記憶不僅包括成年、童年、幼年的,甚至還包括胎兒時期的記憶。其實,懷孕期間家庭成員的言行對胎兒的影響是很大的。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會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其實,孩子只是身體和語言表達能力與大人有著一定的差距,而從人的心智來講,孩子與大人一樣,都是有所覺知的。父母的喜怒哀樂、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思想的形成和人格的表現。

細胞記憶猶如電腦存儲資料,所以在東方智慧中常被稱為“種子”。無論這些種子是好是壞,是善是惡,都如電腦程序一樣,在類似的人、事、物出現時,就會被激活并運行,因此常常會造成人的非理性行為。猶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只要每個月13日是星期五,病毒就會被激活而運行起來。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個程序,但是由于它的存在影響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被稱為“病毒”。人的內在也有相同的機制:在經歷中產生過情緒就會形成細胞記憶——種子。人的心智會把種子當成是自己“本心”的選擇,因此就常常造成人的非理性行為,堅持認為錯的即是對的。

當人受傷后出現昏迷狀態,此時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停止運作。尤其是意識已無法實現分析及判斷的功能,但是人的心智此時仍在運作。心智會把人昏迷時所發生的一切,都輸入記憶中,儲存為“種子”。這個時候,因為人已經沒有了判別分析能力,所以對當時所發生的好壞對錯會全盤接收。

有一次,某公司創意部總監將要被領導辭退,來找我咨詢。他本來在談著一個600萬元的大項目,已經差不多可以收尾了。因為雙方都非常重視這件事情,所以合作公司到他們公司來敲定最后的合同,并準備在下午兩點半舉行一個小的簽約儀式。對于他來說,這也意味著將順利拿下一個大訂單,所以非常開心。儀式前的午餐中,大家喝了一點酒,之后他覺得需要休息一下,下午再自己直接去簽約現場。于是他找了一個庫房睡著了,并且將手機調成靜音狀態,以至于時間到了但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找到他。更重要的是:當時所有的簽約資料和合同文本都在他那里。睡醒以后,他得知合作公司負責人來到簽約現場后發現沒有合同,從而對公司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取消了合作。整個公司從領導到普通員工都對他萬分氣憤。

交流中,他說起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次這種經歷,甚至會莫名其妙地在公交車上坐著睡著了。我意識到他思想里有這樣的細胞記憶,某種情境喚醒了他過往的記憶——他記起簽約當天下著雨,而且自己睡覺的時間和下雨有著某種聯系,于是我開始用“情志療法”引導他回憶小時候的一幕場景。

一年夏天,他去公園游泳。幾個孩子一起玩鬧,把他抬起來扔到水里,他一下子嗆水沉下去了。幸好這時候有人把他拉了起來,抱到岸上以后開始搶救。

在他的記憶中,當時天下著小雨,旁邊很多人圍了上來。有人開始打電話給急救中心,有人告訴他躺著別動……這時候的他因為嗆水,其實已經進入無意識狀態了。他的細胞記憶形成了:“下雨,躺著別動”的文件包。他開始閉上眼睛休息,然后半緊張半無意識地睡著了。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當再次遇到下雨天的時候,他會形成一種應激反應——躺著別動,這樣是最安全的。

經過個案調理以后,他找到了自己問題的根源,釋放了對應的情緒,當再次進入雨天的情景時,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想要睡覺的欲望了。

在“心轉病移”課程中,我常常會問大家:“有誰怕蛇嗎?”每次課程都會有人舉手。甚至我問:“如果那是一條死蛇,你也知道不會對你造成任何傷害,扔到你身邊你會怎么樣?”多數人都會回答“馬上跑開”,而且常常是一副緊張的樣子,甚至有的人還會雙手抱頭,緊繃著身體。這就是細胞記憶存儲在我們生命中的結果。比如,我們小時候學過騎自行車、游泳,即使過去三四十年,遇到需要騎自行車或是游泳的時候,還是會駕輕就熟。生活中常聽到的“觸景生情”“睹物思人”也是這個道理。

母體子宮對胎兒而言,是一個狹小的空間,只要母親遭受擠壓等外力作用時,就很容易使胎兒進入緊張、恐懼等無意識的狀態。母親對孩子、對丈夫、對公婆的態度與情緒也都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心智成長與命運狀況。簡單的說,孩子在母親肚子里猶如一張白紙,所有的經歷都會形成日后的細胞記憶。很多人會說,孩子很小,既沒有完整的思想,也沒有語言表達能力,怎么可以記得或者知道自己在母親肚子里的事情?如果我們懂得細胞記憶的原理,就知道這是完全可能的。在我十多年的研究和處理個案中,一些孩子的早期病,如膽小、怕黑、怪異舉動、焦慮、憂郁、自殺傾向等,往往都與孕期媽媽的經歷有一定的關聯。

人在手術時全身麻醉或受重傷失血過多等過程中,都可能會進入無意識狀態。這時,在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任何事,包括聲音、影像、溫度、氣味、顏色等全部都會輸入心智里。日后這些種子,只要遇到符合當時所發生的條件時,就會“發芽”,并快速地被引發出來,作用于我們自身。我們就會“無緣無故”地感到不舒服,甚至生病,或做出許多非理性的行為來。

英國著名網球明星吉姆·吉爾伯特牙疼,身邊的人多次勸她去看牙醫,她都拒絕了。后來,她實在是難以忍受,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去看牙醫。為了安撫她的情緒,牙醫診所準備了全套的救護藥品和器械,甚至包括氧氣和急救措施。但不知道為什么,她就是覺得非常緊張,以至于無法安坐在椅子上。后來醫生用盡了所有辦法才讓她稍稍放松下來,勉強坐上了牙科專用的椅子。接著醫生開始按照正常的程序給她打麻藥,可是剛剛打完麻藥卻發現她死了。這件事情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深受大家喜愛的一位明星就這樣毫無征兆地死在了牙科的椅子上。經過多重嚴格的檢查認定:醫生除了給她打麻藥之外什么都沒有做,而且藥品和器具都沒有任何問題,整個過程完全符合治療程序,但她就是這樣說不清道不明地死去了。

在深入調查這位明星的成長經歷后,人們發現了她死亡背后的原因:在她六歲的時候,她的母親患上了糖尿病,在一次拔牙后血流不止,死在了牙科醫院的椅子上。她當時就在母親身邊,目睹了母親去世的全過程——這一幕場景深深地印在了她的細胞記憶里,所以她一直不敢拔牙。

當她不得不去牙科就醫時,這一幕場景又在她的腦海中浮現,她的內心充滿了恐懼。當她坐上治療椅,關于母親的死亡記憶所形成的“種子”被喚醒,她的細胞記憶導致她的身體做出符合程序的行為——在牙科椅子上死去。

既然人的細胞記憶可以從胎兒時期就存在,那么是否還能有更早以前的記憶痕跡呢?我沿著這個方向思考,人既然有遺傳基因,那么這個基因不應該只包括人的相貌特征和對某一知識的偏好,也應該有情緒的記憶。很多人在經過某一過程后,常會有一種身臨其境卻又如夢如幻的感覺,像是看了一場電影,只不過電影里的主角是自己。這個過程中,有的場景令人憤怒或悲傷,有的令人恐懼或害怕,還有的讓人倍感失落……重要的是——這些記憶中的情緒都與當下現實生活中的情緒有著很大的關聯性。

通過喚醒細胞記憶,可以將一個人更早以前帶有情緒的記憶找到和釋放掉,結果這個人會感到有一股能量或暖流從自己的后背升起,并且臉色也會比以前好很多,心情也由開始時對這件事情的生氣、憤怒、想到對方給自己帶來的痛等轉變為平靜、淡定、感恩,進而理解對方。我看到很多人在經歷過情緒的釋放、清除和化解后,身體狀況有明顯的提升,生活也出現改變——情緒減少了、親密關系改善、婚姻幸福了,事業與財富很大程度的提升,對此我既欣慰又感動。

我將這種處理情緒的方法稱為“情志療法”。這個過程不僅是喚醒人對情緒的記憶,更重要的是讓人在這一過程中對生命的現象以及因與果的關系有更多的認識,特別是從經歷中回顧人生,懂得疾病與健康的關系,從中看到疾病的成因是違背了規律,是缺乏敬天愛人所造成,也看到疾病是生命的提示,是覺醒的開始,“大病大提醒,小病小提醒”。人們需要從這些經歷中懂得寬容、感恩,尊重生命經歷中的人、事、物,以提升思想境界,獲得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中,人們的某種愿望沒有得到滿足,受到傷害或者做錯某件事情時,都會導致恐懼、憎恨、憤怒、悲傷、失落、怨恨、內疚、害怕、自責等情緒。這些情緒存儲在細胞記憶中,當現實生活中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景,人的思維系統就猶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樣,再次做出同樣的反應。即使遇到的只是“井繩”這樣類似蛇的狀況,也會重復“被蛇咬”感受。如果上一次的反應是逃離,當下生活中也會出現逃離的行為;如果上一次的反應是進擊,在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攻擊對方的行為結果。

在“心轉病移”課程上,我問大家小時候有誰被父母打過。很多人會舉手。我繼續問:“還記得當時父母是怎么打你的、當時發生了什么事情、是拿什么東西打的、動作是什么樣子……”幾乎所有人都能回憶起,即使小時候那次被打的經歷已經過去幾十年甚至是大半輩子了,但還是記憶猶新,有的人還會引發出小時候的情緒。小時候發生過的事情,在成年以后看似都被遺忘了,但當時通過眼、耳、鼻、舌、身所經歷到的一切,都會與情緒一起始終留存在我們的生命中。在意識層面,我們覺得自己應該是理性的、友善的,很多事情應該可以理解、早已看淡甚至忘卻的,但細胞記憶中留存的情緒會讓我們無所遁形,情緒發作起來變得不可理喻,難以接受。

通過這十多年的研究和個案處理,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情緒不能有效地清除與釋放,人就會繼續重復上一次的經歷,影響現在的生活、事業、婚姻、財富、健康及親子關系。

經常會有一些優秀女性的婚姻生活不如意甚至一直未婚。她們很優秀,也不缺乏追求者,但是對家庭、婚姻有著恐懼的記憶,所以,即使遇到心儀的人,很多人還是因為細胞記憶作祟,與幸福失之交臂。其中,一位美麗的女碩士走進了我的課堂。

女碩士剛滿32歲,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但講到自己的婚姻狀況時十分難過。“心轉病移”課程上,她告訴大家,自己有一個談了五年的男朋友,原本準備今年春節結婚。喜帖已經發給了親朋好友??墒窃诨槎Y的前一周,她與未婚夫為了布置房間發生了爭吵,她奪門而出,并告訴男方:婚不結了。同時,她也告訴了父母。父母氣憤地砸爛了家里的盤子、碗等。父母為她的婚姻操碎了心,原本期待著可以完結這件揪心的事情,現在還有十幾天就辦喜酒,親朋好友也都要來了,現在居然說不結就不結了。父親當時告訴她:“你這次不結婚就永遠不要結婚。從今以后,你的婚事我再也不管了?!边@位女士當晚就從家趕回了北京工作的地方,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說到這里,她低頭痛哭,既有分手的難過,也有對給父母與親友造成傷害的自責,更有一種無法面對這樣結果的難受。

我問:“追你的人很多吧?”

她說:“是的?!?/p>

我又問:“遇到過十分心儀的優秀男士吧?”

她說:“是的?!?/p>

我接著問:“你不敢和他結婚吧?”

她驚訝地說:“對?!?/p>

我總結性地問:“遇到越是對你好又非常喜歡和心愛的人,你一定會逃離,最后將一段美好的感情生活給‘折騰’沒了,自己痛苦,對方也難過?!?/p>

她認真地想了想,回答道:“是的?!?/p>

我引導她回憶起小時候的一段經歷:她的父親年輕時脾氣不好,與母親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而且會摔東西。小時候,每次看到父親摔東西的樣子她都覺得非常害怕,恨不得奪門而出。她逐漸意識到,當時的情緒形成的“種子”,讓她日后只要見到、聽到父親或者其他人在家里摔東西,都會出現恐懼害怕的心理反應和行為上的逃離。也正是因為這個情緒“種子”,當未婚夫與自己發生矛盾時,因生氣而隨手將拿在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的那一刻,喚醒了她過往的細胞記憶中對家的不安全感,讓她本能地產生了逃離、不結婚的下意識反應——這種反應她自己都難以控制。看似匪夷所思,其實都是情緒產生細胞記憶所引發的結果。

人的身體由細胞組成,而細胞中存儲著過往經歷形成的獨特情緒記憶。所以,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命狀況。在這幾年的課程實踐中,學員能夠從個案中清楚地了解和看到情緒對財富、健康、婚姻、親子關系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在人的記憶中,存儲的人、事、物大多與情緒有關。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發現和證實,人的行為每時每刻都受制于細胞記憶的影響,而細胞記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人在生命過往中所存儲的情緒。

我們的細胞記憶中所存儲的情緒越多,人遇到可以觸發相同或相似情緒的機會越大,反應程度也會更激烈。不少人的暴力行為和傾向,一些人的自殺行為,都是與早年經歷在細胞記憶中所存儲的情緒有著直接的關系,只要條件符合,就會產生反應,并導致不良的結果,這些行為對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對家庭的和睦與幸福以及對周圍朋友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許多人在婚姻、事業、人際關系、財富、健康等方面苦苦追求,百般努力,卻終究無果,甚至落得煩惱傷痛,殊不知問題的根源其實在于自己——我們所有的記憶不曾真正消失,都以細胞記憶的方式存儲在我們的生命中,左右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態。

美國《實驗社會心理學雜志》上曾經發表一項研究成果,科學地向我們闡述了為什么人們總是“越想忘的越忘不掉”。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家基思·佩恩(Keith Payne)組織并參與了這項研究,他和同事經過科學的觀測和實驗后發現:情緒記憶是最難刻意忘掉的。

主動忘卻是一種適應性的表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常常會忘掉錯誤的認識、朋友的舊電話號碼或更改前的會議時間……這樣的主動忘卻有助于大腦記憶存儲系統信息的更新。然而,內在的傷痛卻并不是時間所能磨滅的。所有經歷中產生的情緒都會留下烙印,它會形成情緒種子存儲在人的心智中,只要條件符合,就會生根發芽,作用于人的生活與工作中,時間越久,傷痛越深,影響越大。人們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心結會形成身體能量淤堵,導致產生疾病或加劇病情。

“走過就會留下痕跡?!焙芏嗍虑榭此埔呀涍^去了很久,可當我們觸碰到那件事情、那個時間點時,當時的情形依舊會歷歷在目,當時的情緒就會被喚醒。即使我們經過時間的洗禮或自己調整了處事方式,但是情緒還是會影響和作用于我們現今的生活,導致我們在同樣的經歷中不斷地重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龙州县| 义马市| 于都县| 简阳市| 邵阳县| 小金县| 喜德县| 普安县| 温宿县| 祁东县| 镇坪县| 灵武市| 乌苏市| 积石山| 阳曲县| 定边县| 青川县| 石柱| 蒲江县| 雷山县| 资兴市| 林西县| 乌海市| 万年县| 乡宁县| 富源县| 阿拉善左旗| 汽车| 红原县| 南华县| 嘉荫县| 保德县| 湄潭县| 武清区| 蚌埠市| 通渭县| 金坛市| 嵩明县| 精河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