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直入深宮解謎團——且說大清后妃

大福晉為什么被活活生殉

一身珠光寶氣,一臉驕橫傲慢。這就是影視作品給現代人對皇宮內院后妃嬪貴們的固定印象。然而當我們推開這些香艷迷魂的后妃閨閣時,卻發現一切的一切并非如此。這些日夜伺候在皇帝身邊的女人們,關起房門是一個樣,走出房門又是另一個樣。這些看似高貴風雅的女人們,其實真可憐又真可怕。

生活在皇宮內院的女人,并不像人們所想象的那樣無憂無慮,幸福美滿,溫馨如意。俗語說:伴君如伴虎。榮辱沉浮瞬息變幻,不知何時就會禍起蕭墻。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死去18個小時之后,他最寵愛的大福晉阿巴亥被四大貝勒逼迫生殉,理由是努爾哈赤有遺囑在先:大福晉雖然年輕貌美,但心懷嫉妒,常常使汗王不快,如果留下,將來恐怕會成為亂國的根源,所以必須殉夫。

按當時的習俗,妻殉夫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愛妻,一是沒有年幼的兒子,阿巴亥雖然符合前一條,但她卻有兩個幼子需要撫育,而且她不相信汗王會留下這樣的遺言,所以她要據理力爭。

但是,四大貝勒告訴她:這是汗王臨終的遺命,他們縱然不忍心、不愿意,卻不敢不從。而且,從殉的儀式都已經準備好了。按規矩,當殉者盛裝坐炕上,眾人對之下拜,然后以弓弦扣頸勒斃;如果殉者不肯殉,則群起而扼之,至死為止。

到了這一步,阿巴亥還有什么挽救的辦法?她只能屈從,換上禮服,戴滿珠寶飾物,雖然照規矩殉者不得哭,但她還是哀告諸貝勒,請求他們照顧她的幼子多爾袞和多鐸。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她也說了些冠冕堂皇的話:“我自12歲侍奉汗王,豐衣美食已26年;汗王恩厚,我不忍離開他,所以相從于地下。”

大福晉的活活生殉非同尋常,努爾哈赤諸妃,如側妃博爾濟吉特氏、伊爾根覺羅氏、葉赫那拉氏、哈達那拉氏及庶妃兆佳氏、鈕祜祿氏、嘉穆瑚覺羅氏、西林覺羅氏等都是善終。至皇太極死時,不論中宮皇后,還是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永福宮莊妃,還是那些無名號庶妃,無一人相從先帝于地下。順治皇帝死時,雖有一名貞妃從殉,但也不過一庶妃,而且從當時文獻記載看,貞妃的從殉出于皇室意料,顯然是自愿從死,不愿苦熬內宮的寂寞歲月。而阿巴亥的生殉則不同,她既是地位高貴的“國母”,又有幼子尚未成年,更何況先申訴了她的一番“罪過”之后,宣布是“先帝遺命”,而且“雖欲不從,不可得也”,強逼她自縊殉葬,同樣讓人聯想到逼迫大福晉生殉背后的陰謀。

早在若干年前,大福晉就經歷了幾次風波。努爾哈赤庶妃代音察向努爾哈赤告狀說:“大福晉曾兩次備佳肴送與大貝勒(代善),大貝勒受而食之;一次送給四貝勒(皇太極),四貝勒受而未食。而且大福晉一日兩三次派人到大貝勒家,想是有什么事商議。大福晉自己也兩三次深夜出宮院。”這樣的事情已使努爾哈赤非常不快,但他處理得非常冷靜。

女真族與蒙古族一樣,有父死子娶庶母、兄死弟娶嫂的傳統習俗,努爾哈赤自己就從死去的族兄那里繼承了嫂子袞代為大福晉,而且他自己也公開表示過他死后由代善繼承阿巴亥。現在,阿巴亥出于對未來地位的考慮,提前向身為儲君的代善傳情,表達自己的傾心愛慕,可謂預做準備,原也在情理中。須知,努爾哈赤已經年過花甲,須發蒼白,而阿巴亥正當三十歲的盛年,最是女人豐姿綽約的性成熟時期,老夫少妻、白發紅顏,很難不生枝節。再說,拿賊要贓,捉奸要雙,并無通奸的確證。所以,努爾哈赤赦免了大福晉的死罪,但予以休離。

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毫無地位可言的小庶妃如何膽敢去告深受汗王寵幸、貴有三子的大福晉?而且牽連著自領兩旗、居參政“四大貝勒”之首、老汗王欲立為太子的大貝勒代善?誣告大妃與代善關系曖昧的“邪風”從哪里刮起?人們不難看出,這一切均緣于愛新覺羅氏家族的權力之爭。因為老汗王年事已高,汗位的繼承人為誰已成為諸子侄中明爭暗斗的焦點和重點。因為努爾哈赤時代在政治上實行八旗制,以八旗和碩貝勒“共理國政”,即以八旗旗主分權統治的制度;在經濟上則“予定八家但得一物,八家均分之”。軍事上凡行軍打仗也以八旗旗主為統帥,各有統屬,聯合作戰。這就必然形成八個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實力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集團統治,也就會在汗位繼承上導致“諸王爭國”的惡劣后果。

當時八旗人馬中,皇太極掌握兩黃旗,代善掌握正紅旗,阿敏掌握鑲藍旗,莽古爾泰掌握正藍旗,所余鑲紅、正白和鑲白三旗旗主,分別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在他們分別只有十九歲、十二歲和十歲的時候,就成為擁有一旗、與諸兄并駕齊驅的權勢很大的旗主。諸兄能夠成為旗主,完全是因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流血拼命,而幼弟恃母親受寵而得汗王厚賜,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所掌握的力量已經超過四大貝勒中的任何一個,如果再有他們的母親阿巴亥以國母之尊聯綴其上,那么其他五位旗主誰不畏懼?誰又敢不服從?那么,阿巴亥就能由此而左右八旗、左右整個大金國的政局,破壞八王共執國政的均衡,對大金國、對他們每個人尤其是對與阿巴亥有宿怨的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所以必須除掉阿巴亥。因為除掉這個總挈首領的母親,就容易使三個同母兄弟分離,不能形成三人聯合的雄厚力量。否則一旦多爾袞、多鐸成年,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一定要馬上將他們的母親處死,才能保證后金政權的穩定。

而且,更重要的是,努爾哈赤臨終之時,只有阿巴亥一人守在身邊,她向諸位皇子傳達老汗王的遺囑是“多爾袞嗣位、代善輔政”。這遭到四大貝勒的斷然否定,他們是有道理的,因為和碩貝勒共治國政,不但汗王生前反復強調,而且書寫成訓示交給了每位貝勒,白紙黑字,證據確鑿;而所謂的臨終遺言沒有第二人能夠證明,即使汗王真的在去世前的昏迷中說了類似的話,也只能視為“亂命”、錯誤的命令,不可執行。但是這個女人既然放出了所謂“臨終遺言”,即便不能把家族推向斗爭的血海,也會埋下不和不睦的種子,早晚會釀成災禍。而且,皇太極這時的聲望漸隆,哪肯將皇位讓給還不懂事的多爾袞呢?因此大福晉沒有別的選擇,她必須去死。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制造努爾哈赤大福晉活殉這場慘劇案的應該是四大貝勒,而不太可能是努爾哈赤的臨終遺囑所致,她的殉葬反射出愛新覺羅家族有許許多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權力爭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如皋市| 文安县| 云阳县| 泊头市| 柳州市| 德江县| 洛浦县| 石林| 巩义市| 科尔| 厦门市| 金坛市| 东阳市| 双牌县| 墨江| 临澧县| 靖安县| 子长县| 比如县| 安溪县| 临颍县| 黄陵县| 陕西省| 峨眉山市| 刚察县| 三穗县| 宜兴市| 新余市| 兴安盟| 佳木斯市| 定边县| 镇康县| 嘉鱼县| 兴城市| 汉中市| 苏尼特右旗| 江都市| 梅州市| 象州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