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藏起計較之心,以和為貴締結好人緣
- 做人要藏心 做事要留心
- 李睿主編
- 10376字
- 2021-12-30 15:48:01
斤斤計較是一種心態,萬事都想找出個理、揪出個原因。其實,在變化無常的大千世界里,分清是非對錯又豈是那么容易的事兒?既然不容易做到,為何不馬虎對之。這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你掙我搶,只能兩敗俱傷
人生短短幾十年,能相遇、相處、相知也是一種緣分,何必為了一些過眼煙云的東西而爭來爭去呢?要知道,你爭我搶,往往會兩敗俱傷。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不妨藏起計較之心,放下一些東西,相互謙讓一些,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彼此間的信任,還可以增進感情,加快相互交往的速度。
在中國歷史上,有“文景之治”的傳說,是講西漢的漢文帝、漢景帝勵精圖治,促成西漢中興。漢文帝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陳平、周勃,得到了他們的有力輔佐。而陳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讓相位,成為以“謙讓”為做人之本的典范。
漢文帝是漢高祖的庶子,被封為代王。他為人仁慈寬厚,當殘暴篡權的呂后死后,諸呂的反叛被粉碎后,朝中擁戴文帝繼位。
一天,漢文帝上殿,各大臣一一叩見之后,漢文帝發現丞相陳平沒上朝,他問道:“丞相陳平為何不來?”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來說道:“丞相陳平正在生病,體力不支,不能叩見皇上,請皇上原諒?!睗h文帝心里納悶,昨日還見他身體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病了?不過他不動聲色,只是說:“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后,漢文帝想派人去請陳平,但又一想,陳平是開國老臣,自己應當把他當作父親一樣對待,父親有病,兒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招見之理。
于是文帝便到后宮換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陳平家去探視。
陳平正在家躺著看書,見漢文帝來慌忙起身行禮。漢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說:“不敢,朕視卿為父親,以后除了在朝廷上,其它場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禮?!睗h文帝掃視一下屋里的陳設,又說:“今天聽太尉說您病了,特地前來探望,不知是否請過御醫診視?您年歲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擱呀!”
文帝如此關懷,使陳平非常感動。他覺得不能再隱瞞下去了,對文帝講了心里話:“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對不起皇上的一片愛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來陳平并沒有病,是裝病。他為什么要裝病呢?他不想當丞相,要把相位讓給周勃。漢文帝問:“為什么?”
陳平就把他讓相的理由說出來了,原來高祖劉邦在位時,為了保證漢朝宗室的傳承,規定“非劉氏者不得為王”。高祖死后,惠帝懦弱,呂后不顧高祖遺訓,又立呂氏家族子弟為王。使得諸呂勢力越來越大,劉家的勢力卻日益衰微。呂后死后,諸呂結黨,欲謀叛亂,丞相陳平認為時機已到,與太尉周勃,共商大計。滅掉諸呂,奪取政權。陳平認為新帝繼位,應記功晉爵。周勃消滅呂氏集團,功勞比自己大,自己應該把丞相的位子讓給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認為消滅呂氏集團,主謀是陳平。陳平便假裝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為丞相,也使周勃義不容辭擔起丞相職務。
陳平把這一切都對文帝說清之后,又誠懇地說:“高祖在位時,周勃的功勞不如我;誅滅諸呂時,我的功勞不如太尉。所以我愿意把相位讓給他,請皇上恩準?!?
文帝本來不知消滅諸呂的細節,他是在諸呂倒臺后,才被陳平和周勃接到長安的。聽了陳平的解釋,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陳平的請求,任命周勃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陳平為左丞相,位居第二。
文帝想做個有作為的皇帝,他要親自過問國家大事。一天上朝時,他問右丞相周勃:“現在一天的時間里,全國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說不知道。文帝又問:“全國一年的錢糧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還是回答不上來,感到慚傀至極,無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來,就問左丞相陳平:“陳丞相,那你說呢?”陳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您要想了解這些情況,我可以給您找來掌管這些事的人?!蔽牡蹎枺骸澳敲凑l負責管理這些事呢?”陳平回答:“陛下要問被判刑的人數,我可以去找廷尉,要問錢糧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內史,他們會告訴您詳細的數字?!?
文帝有些不高興,臉色沉下來說道:“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應該管什么呢?”
陳平毫不猶豫地回答:“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無巨細,每事躬親。丞相的職責,上能輔佐皇帝,下能調理萬事,對外能鎮撫四夷、諸侯,對內能安定百姓。丞相還要管理大臣,使每個大臣能盡到自己的責任?!标惼交卮鸬糜袟l不紊,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連連點頭,綻出滿意的笑容。
站在一邊的周勃如釋重負,十分佩服陳平能言善辯,輔政有方,深感自己是個武夫,才干在陳平之下。他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自己雖說平定諸呂有功,但是輔佐皇帝、處理國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陳平差遠了,為了國家百姓著想,還是應該讓陳平做丞相。于是周勃也假稱有病,向文帝提出辭呈。
漢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準周勃的辭呈,任命陳平為丞相(不再設左右丞相)。陳平輔佐文帝,勵精圖治,促成了漢朝中興。陳平和周勃兩位老臣,都是漢朝開國元老,卻互讓相位,光彩照人。
從古至今,互相謙讓都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桂冠、金錢、名譽、權利等等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身外之物,一個人要想活得輕松、自在、瀟灑,要想過得幸福、快樂,就必須記住:少些計較、多些謙讓。
以和為貴,凡事別太較真
在生活或學習中,我們常見一些人,因芝麻丁點兒小事而口沫橫飛,大動肝火。但也有一些人,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襟懷坦蕩,因為他們持著“以和為貴”的處事態度。
戰國時期的藺相如,為了社稷之安,三讓廉頗,終使廉頗心悅誠服。第二次反“圍剿”快結束的一天,彭老總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個擋住去路的戰士讓開,這個戰士竟然沖著他打了兩拳。彭老總未加理會,匆匆走了。事后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讓彭老總處理,他卻說:“誰叫你們這樣干的?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在生意場上,更要以和為貴,因為和氣方能生財。商人都知道以和顏悅色來籠絡顧客,讓他們放心,讓他們親近,讓他們舒適,這樣,顧客還能不把你那里當作消耗銀子的一個好地方嗎?
商人做生意,當然是以賺錢為贏。有一個老字號商店的老板,算是把這一課學透了。凡在他那里買東西的,無論年少年長,還是文弱強暴,他都對你一臉笑容,客氣陪送。有時碰到一兩個年少無知的,沖撞了他老人家,他也毫不介意,甚至還會夸獎兩句那些沖撞他的人。
如果那人不知趣,聽不出話音,旁邊的伙計耐不住握緊老拳,想打一個出手。老板卻目示不要動怒,送走即了之。如果伙計們咽不下這口氣,露出些許言語,老板便會斷喝制止。這使新來的伙計往往不明白,也總是不大痛快。當然,等到他們待久了,也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待人接物和老板如出一轍。
一次,有個年輕人去買水果,“這水果這么爛,一斤也要賣10元嗎?”他拿著一個果左看右看,很挑剔的說。
“我這水果是很不錯的,不然你去別家比較比較?!?
他說:“一斤8元,賣不賣?”
老板還是微笑地說:“先生,我一斤賣你8元,對剛剛向我買的人怎么交代呢?”
“可是,你的水果這么爛?!?
“不會那么不好的,而且如果是很完美的,可能一斤要賣15元了?!崩习逡廊晃⑿χ?
不論客人的態度如何,老板依然面帶微笑,而且笑得和開始一樣親切。
客人雖然嫌東嫌西,最后還是以一斤10元的價格買了。
等到那位客人走了,老板自言自語地說:“嫌貨人才是買貨人呀?!?
如果你是一位“見火就著”的人,要想招攬更多顧客的心,要想得利潤。不妨學一學上面例子中的老板,不在乎別人的批評,和氣生財,以和為貴。千萬不要因為不能承受便生氣,這樣不只是修養好問題,也是對自己的商品是否大有信心的緣故。
縱覽古今,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坦蕩,度量恢弘,抱著“以和為貴”的處事態度。而度量狹小者,不僅于他人沒有好處,就是于自己也是沒有好處的。像龐涓那樣嫉賢妒能的小肚雞腸者,最終兵敗馬陵道,貽笑天下。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矛盾或沖突時,只要不是什么原則問題,我們完全可以放棄爭強好勝的心理,甚至甘拜下風,就可以化解一切,避免兩敗俱傷,很多東西沒必要計較太多!
處事以和為貴的人,必有廣闊的胸懷。俗語說:“量小失眾友,度大集群朋?!睘槿擞袑掗煹男亟?,恢弘的度量,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也只有胸懷寬廣的人,才能解人之難,使人樂于信任親近。而胸襟狹窄者則會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諷人之缺,譏人之誤,因而在他周圍便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排擠力,使人對之避而遠之。
以和為貴,還需要一個“忍”字。曾國藩的“忍”功世人皆知。“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這是他的心得。在收斂低調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與周旋中攀升,“讓一讓,六尺巷”,退一步海闊天空,大丈夫能忍難忍之事。
需要說明的是,以和為貴并不是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視若無睹,麻木不仁,不講原則?!度R根譚》:“處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根基”。和,是全面的要求,“以和為貴”就是說和的大局高于一切。為了和的大局忍辱負重,不計個人得失毀譽,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
別太計較,吃點虧也許會占大便宜
有一個人,沒有文化,也沒有什么背景,但生意做得出奇好,而且歷經多年,長盛不衰。說起來他的秘訣也很簡單,就是他從不與人斤斤計較,想著如何占點便宜,相反,分利時他自己只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
如此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一次的人,都愿意與他繼續合作,而且還會介紹一些朋友,再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戶。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只拿小頭,但所有人的小頭集中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真正的贏家。
不計大小、不怕吃虧的人一般平安無事,而且終究不會吃大虧,即所謂善有善報。相反,總愛算計別人、貪便宜的人最終貪不到真正的便宜,而且還會留下罵名,甚至因貪小便宜而毀滅自己,正所謂惡有惡報。
要做到不計較吃虧,甚至主動吃虧,就需要忍讓,需要裝糊涂,不斤斤計較得失和眼里不揉沙子。在得失上裝裝糊涂能更好地體會出“吃虧是福”的深刻含義。
有一位商人匆匆忙忙地趕往香港,因為今天舉行的中國藝術品拍賣會,有一張畫是商人最感興趣的張大師的作品。
其實商人手上已經收藏了三十多張張大師的畫,他還要再買的原因,倒不是想一人獨占,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起價才10萬港幣?”當商人聽說那張畫的超低價時,氣得跳了起來。
“如果真以10萬賣出了,我手頭的這些豈不全要貶值?那些花近百萬元人民幣,向我買張大師作品的人,也一定會來找我算賬,認為我坑了他們?!边@就是商人急急忙忙趕往拍賣會的原因,而且他不但自己去,還帶了個朋友。
張大師那張畫被抬了出來,果然10萬起價。
“11萬!”商人喊。
“13萬!”商人帶去的朋友喊。
“15萬!”
“20萬!”
兩個人一路競價。整個會場震懾了,人人都轉過臉,看著這兩位大買家的出價。場內議論紛紛:
“想必是專收張大師作品的人!”
“我想是有點義氣之爭,誰也不讓!”
“便宜了那個賣畫的人!估計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張爛畫能賣到……”
“40萬!”終于一錘定音,商人得手了。
買來的那張爛畫,沒有幾天就掛進了商人的畫廊。
“您看看這張,畫得那么馬虎,居然在拍賣場上,喊到港幣40萬?!鄙倘藢洚嬂鹊氖詹丶艺f,“您再看看旁邊這些,我珍藏多年的張大師的真跡,這么好的精品,才賣人民幣90萬!”
“真如你所說,爛畫賣了40萬港幣?”
“您不信,請看拍賣場的收據!”
“不用了!我還能不信您嗎!我買5張精品!”收藏家把支票交給了商人。
至于那張爛畫呢?商人也沒吃虧,后來以45萬港幣賣給了一位海外客。
“拍賣場上,都已經賣40萬了!再脫手,還能不要45萬嗎?”商人理直氣壯地說道。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現在有很多所謂的收藏品的高價是哄抬出來的,而且價格越高,其需求也就會更多。真正聰明的商人不計較眼前的得失,懂得投資,知道一時的吃虧,是為了將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一個人只要不斤斤計較,愿意吃小虧、敢于吃小虧,不去事事占便宜、處處算計別人,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相反,事事計較,想“占大便宜”,總想著算計別人得好處的人,到頭來反而會算計了自己,吃了大虧。這也是為許多歷史經驗和先人后事所證明了的。
不爭一時長短,不計眼前得失
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寬廣的胸襟,要有遠大的眼光與志向,不要爭一時之短長、計較眼前的得失。正如一位智者所言,老鷹有時比雞飛的還枉,但是從來未因此而認為雞比老鷹要矯健。
北宋名臣范仲淹最著名的詩句就是眾人皆知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這首詩中,我們也能看到范仲淹寬廣的胸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除了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范仲淹還是一個善于忘記仇恨的人。
景祜三年,范仲淹任吏部員外郎。當時的宰相是呂夷簡,朝中的官員多出白他的門下。
范仲淹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他上奏了一個《百官圖》,按照次序指明哪些人是正常的提拔,哪些人是破格提拔;哪些人的提拔是出自公心,哪些人的提拔是出自私心。他還建議:任免近臣,不應該完全交給宰相去處理。
這件事被呂夷簡指責為狂妄自大、自以為是,范仲淹也為此而被貶為饒州知州。
康定元年,西夏王李元昊率兵入侵,范仲淹被派去負責防御西夏軍務。
這時,宋仁宗下諭讓范仲淹不要再和呂夷簡過不去,范仲淹立刻表示,自己一向以國事為重,和呂夷簡之間并沒有私人恩怨,而他也很佩服呂夷簡的能力。
呂夷簡聽說后,深感愧疚,連連說:“范公胸襟勝我百倍??!”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大多數都是一些美好的回憶,但是一些不愉快也經常會發生,可能會遇到你不欣賞的人或者不喜歡你的人,然后發生矛盾或者發生誤解。矛盾過后,如果你一直都放不下,那么就會越想越氣,將仇恨一直都埋在心底。這樣,你不會快樂,如果再伺機報復,還會給對方造成傷害。這時,不如放開一些,不爭一時長短,不計眼前得失,以寬容的胸懷面對一切。
唐高宗的時候,有一個吏部尚書叫裴行儉,他的家里有一匹皇帝賜的好馬和一個很珍貴的馬鞍。
裴行儉有個部下私自將這匹馬騎出去玩,結果馬摔了一跤,摔壞了馬鞍。這個部下很害怕,因此連夜逃走了。裴行儉叫人把他找回來,并沒有責怪他,對他的態度還和從前一樣。
還有一次,裴行儉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珍寶,于是就宴請朝中大臣和許多親朋好友,并把這些有價值的珍寶拿出來給客人看,其中有個部下在抱著一個很漂亮的瑪瑙盤出來給大家看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把盤子摔壞了。這個部下嚇得伏在地上拼命叩頭,頭都叩破了。裴行儉笑著說:“沒有關系,你不是故意的,起來吧!”臉上沒有露出一絲一毫生氣的表情。
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財物,當財物受到損壞的時候,心疼是正常的。裴行儉能夠在部下損壞了他的財物時,不怒不怪,還安慰部下,可見他不是一個把財物看得很重的人,同時也擁有豁達的胸懷。
一個人只有豁達、開朗、寬容才能很好地與別人相處。這樣的人,別人也愿意與他溝通。愿意和他共事。如果很苛刻地對待別人,喜歡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當別人得罪了自己的時候,就想方設法地報復別人,那么,這樣的人不但不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還會使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灰暗。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除掉幼兒、少年期和老年期,真正用來做事業的時間也就是30多年的時間。如何在這段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精力下造就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我們要考慮的,因此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能大有所為;選準適合自己的目標,然后腳踏實地去做。自己不要去爭一時之長短,計一時之榮辱,更不要為眼前的蠅頭小利癡迷,耽誤了人生大事。
莊子曾講過一個故事,一般的釣魚的人,扛著魚竿,整天東游西蕩,哪里都去,池邊、河邊、湖邊,天天都能釣上一些小魚小蝦米,熱鬧快活。可是有個漁翁卻在海邊釣海魚,他用的魚鉤大得像船錨,釣繩粗得像水桶。他不屑于釣那些小魚蝦,而是長年累月坐在海邊的懸崖上垂釣,歷經風霜雪雨,然十年來一無所獲,可他仍然堅定不移。不少人都覺得這個人很笨??墒菦]過多久,漁翁終于釣到一條大海魚,魚弄上岸后,被分割開來,全國人都能享受這條魚肉的鮮美,而且好長時間吃不完。
莊子講這個故事的含義就是不爭一時之長短,不計眼前得失,大的收獲必須付出長久的努力與等待。
從字面上來看,不爭一時之長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形勢不利時要善于退讓。有的事情不能急于一時,目光要放長遠。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那些懂得能屈能伸的人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近代名將蔡鍔對付袁世凱采取的就是這種辦法。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奪得了大總統的寶座后仍然貪心不足,還想復辟帝制當皇帝。為了籠絡人心,掃賒異己,他把蔡鍔誆騙到北京軟禁起來。蔡鍔心里明白,不能爭一時之長短,索性處處假裝順著袁世凱,還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縱情聲色犬馬之中,袁世凱便真的對蔡鍔放心了。就這樣,蔡鍔穩住了袁世凱,最后瞅準機會脫身回到了云南。領導了護法運動,推倒了袁世凱的反動統治。人生有得意時就有失意時,在不利的形勢下,面對強大的敵對勢力,要能委屈自己,不計眼前得失,把目光放遠,這樣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目的。
學會用寬容之心理解別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與人交往中,藏起計較之心,記得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不好,才能為自己留一片天地,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英俊的年輕人在森林里迷路3天,水盡糧絕,筋疲力竭,最后昏倒在地上。醒來以后,他發現自己躺在一間小木屋里。他左顧右盼,看到一位姑娘走進門來,年輕人萬分感激地說:“是你救了我嗎?我非常感激你?!?
姑娘含蓄地說道:“你已經昏迷到不省人事了,我把你攙回來,給你喂了些藥,你才慢慢醒來。”年輕人被姑娘的善良所打動,執意要娶他為妻。姑娘有些不情愿,吞吞吐吐,好像有什么隱衷,但是最終還是舉行了婚禮。
結婚那天,許多客人前來祝賀,細心的客人發現姑娘的右臉留有一塊燒傷的疤痕,特別影響美觀,有些小孩子甚至被嚇哭了。姑娘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她想過去安慰小孩子,可走得越近,小孩子哭得越厲害,許多孩子的家人甚至開口大罵,簡直像個人間的巫婆。
晚上兩人一起進入洞房,姑娘向年輕人說起的今天的事情,認為自己沒有辦法與年輕人相處,會感到不安,讓年輕人找一個不至于給自己丟臉的妻子。年輕從卻說:“你的美麗無人可比,你的美是珍貴的,是深刻的,我不想要只在表面上看起來美麗的女人。你救過我的性命,我記過不會忘記,你的臉上有傷疤,在我看來,與你的善良人格相比,那根本算不了什么。我會一輩子保護你。”
姑娘聽了很感到、很開心,溫和地說:“謝謝你隱藏我的缺點。”說罷搖身一變,年輕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姑娘膚如凝脂,竟變成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少女。
正當年輕人仍然迷惑不解地發呆時,姑娘含笑說:“我本為是一個留戀人仙的仙女,之所以在臉上留下傷疤,是為了能找一位能永遠記得我的好,忘記我的不好的人。現在我終于找到了,我愿作你終生的伴侶。”
記得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不好,是一種寬容的心境。年輕人不計較妻子的外表的美丑,只記得她對自己的好,結果得到了一個美若天仙的嬌妻。
很多時候,人格的魅力,不能靠塑造和勾畫,需要的是能容萬物的博大胸懷;健康的身體,不必找補藥的滋補,需要地是不計名利得失的寬廣胸懷;良好的心境,不能憑聲色犬馬的無度放縱,需要的是與人為善,能夠撐得起船的寬敞胸懷。
一個擁有寬容美德的人,能夠對那些在意見、習慣和信仰方面與你不同的人表示友好和接受。寬容不僅對你的個人生活具有很大的價值,而且對你的事業有重要的推動意義。一個人經歷一次寬容,就可能會打開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門。借助寬容的力量,你可以實現自己偉大的夢想,成就自己的事業。
鮑伯是一個室內裝潢工廠的老板,有一次,生產線上有一個工人喝得酩酊大醉后來上班,吐得到處都是。車間里立刻發生了騷動:一個工人跑過去拿走他的酒瓶,領班接著又把送出去。
鮑伯在外面看到這個人昏昏沉沉地靠墻坐著,便把他扶進自己的汽車送他回家。他妻子嚇壞了,鮑伯再三向她表示什么事都沒有?!安唬ㄌ夭恢?,”她說,“老板不允許工人在工作時喝酒??ㄌ匾I了,你看我們如何是好?”鮑伯告訴她:“我就是老板,卡特不會失業的。”
卡特的妻子張嘴愣了半天。鮑伯告訴她,自己會在工作中盡力輔導卡特。同時也希望她在家里盡力照顧卡特,以便他在第二天早上能夠照常上班。
回到工廠,鮑伯就對卡爾那一組的工人說:“今天在這里發生的不愉快,你們要統統忘掉。卡特明天回來,請你們好好對待他。長期以來他一直是個好工人,我們最好再給他一次機會!”
卡特第二天果真上班了,他酗酒的壞習慣也從此改掉了。鮑伯的寬容使卡特很感動,他一直記在心里。
三年后,地區性工會派人到鮑伯的工廠協商有關本地的各種合同時,居然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這時,沉默寡言、脾氣溫和的卡特立刻領頭號召同事反對。他開始努力奔走,并提醒所有的同事說:“我們從鮑伯那里獲得的待遇向來很公平,用不著那些外來‘和尚’告訴我們怎么做。”就這樣,他們把那些外來的‘和尚’打發走了。鮑伯用寬容贏得了工人的擁戴,取得了事業的成功。
事實證明,事業越成功的人,也就越有寬容之心。寬容猶如春天,可使萬物生長,成就一片陽春景象。宰相肚里能撐船,不計過失是寬容,不計前嫌是寬容,得失不久踞于心,亦是寬容。
對于那些對不起自己的人,要用不計前嫌、熱情對待來取代斤斤計較、有仇必報,這樣不僅可以徹底消除彼此間的隔閡,而且還是提高人氣的好辦法,你包容了對方,對方出于感恩,有可能還你一個更大的人情。
擁抱你的“敵人”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這樣的事:親密無間的朋友,無意或有意地做了傷害你的事,你是寬容他,還是從此分手,或待機報復?發泄一通固然痛快,但卻會因此獲罪于人,無意中為自己樹立了敵人。要想獲得“人和”,有些時候,應該像圣經上說的那樣“擁抱你的‘敵人’”。
根據《唐史》記載: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臨行前婁師德把他叫到面前,問道:“我現在貴為宰相,你又是一州的長官,我們家權勢榮寵過盛,別人一定要嫉恨我們,千方百計挑我們的毛病,你認為怎樣做才能免除禍患呢?”
他弟弟深知哥哥的稟性為人,咬咬牙發狠說道:“從今以后,即便有人唾到我臉上,我自己擦掉就是了,絕不讓大哥為我擔心?!钡艿芤詾槿绱苏f必會讓哥哥滿意,卻不料婁師德面現痛苦不堪的神色,捶胸頓足說道:“這正是你讓我擔心的地方,錯了,錯了。”
弟弟不知所以,只好向哥哥請教。
婁師德正色告誡他說:“人家唾你,那一定是生你的氣了,你卻自己把唾沫擦干,人家不就更生氣了嗎?唾沫在臉上自己就會干掉,你何必去擦拭呢?所以有人唾你的時候,你一定要笑著承受,而且讓唾沫自己干掉。”
弟弟恍然大悟,銘記于心。
一般人總認為,做了錯事得到報應才算公平。但英國詩人濟慈說:“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個人都有缺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泵總€人都有弱點與缺陷,都可能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肇事者要竭力避免傷害他人,但作為當事人要以博大胸懷寬容對方,避免怨恨消極情緒的產生,消除人為的緊張,愈合身心的創傷。
這樣的故事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這樣經典的故事??纯聪旅孢@位美國姑娘是怎么做的。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人們的工作機會非常難得,有位17歲的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售貨員的工作,雖然這只是暫時性的工作。這時,圣誕節即將到來,珠寶店里的生意非常忙碌,女孩工作相當勤奮,經理想繼續聘用她。
中午時分,她正將柜櫥內的戒指全部拿出來整理,忽然,她瞥見柜臺邊來了一位男子,看上去30歲左右,穿著有點殘破的襯衫,滿臉散發著悲傷、怨憤的神情,而他此刻正貪婪地盯著那些珠寶首飾。這時,電話鈴響了,女孩因為急著去接電話,一不小心把擺放珠寶的碟子打翻了,六枚精致的鉆石戒指,就這么清脆地掉落在地上。
她連電話都不接了,連忙趴到地上尋找,并撿起了五枚戒指?!斑??還有一枚戒指呢?”女孩在地上找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不禁急得出了一身冷汗。
這時,她看到那個男子正向門口走去,忽然,她知道戒指在哪兒了。當男子的手即將拉起門把走出珠寶店時,女孩溫和地喊了一聲:“對不起,先生!”那男子登時停住,并轉過身來,之后約有一分鐘的時間像是靜止的!最后,男子打破靜默,他有點微微顫抖地問:“什么事?”
他的聲音似乎有點卡住了,男子咽了口口水,又復述了一遍:“什么事?”而女孩這時卻低下了頭,神色黯然地說:“先生,這是我頭一份工作。唉!現在想找個工作很難的,不是嗎?”
男子看著她,也低頭沉思,忽然在他的臉上浮現出一個溫和的微笑:“是啊!的確如此。但是我可以肯定一件事,你在這里一定會做得很不錯?!蓖A艘幌?,男子向前走了一步,接著把手伸了出來,并對著女孩說:“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女孩立即伸出了手,并溫柔地微笑著。只見兩只手緊緊地握在一起,而女孩接著也用十分柔和的聲音對這名男子說:“祝你好運!”男子隨后便轉身離開,女孩目送他的身影消失之后,才轉身回到柜臺,將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處。
每個人都有心地柔軟的一面,這是人性的弱點,也絕對是人性的優點。就像上例中的女孩與小偷。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女孩沒有寬容小偷,對他橫加指責,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呢?如果當時這個女孩心中所想的只是怎樣羞辱小偷,把丟失的戒指找回來,那么結局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樣做未必就能把第六枚戒指要回來。
事實上,女孩的寬容使她變換了看問題的角度,緊抓住彼此類似遭遇的“同情心”,獲得了對方的理解與同情,最終讓事情有了轉機。甚至,我們還能大膽地預測,因為女孩這份博大的寬容胸懷,小偷的未來必定會有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是一個多么溫馨的結局??!
“要想人愛己,必須先愛人?!迸c人溝通,依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方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那么的對立與爭執。
常言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仇人少堵墻?!迸c人交往,總會有磕磕碰碰,總會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人。斤斤計較,“以牙還牙”,只會讓怨越結越深,仇越積越多,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而擁抱你的“敵人”,能使傷害你的人感到無地自容,激起他靈魂的真正震撼,同時,又中止了互相中傷的惡性循環。更為難得的是擁抱你的“敵人”,還會帶來心靈上的平靜,能為你贏得寶貴的時間,把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