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在晨曦朦朧的公園、湖邊和林蔭小道等處,都能看到眾多晨練的人。在他們的意識中,清晨空氣新鮮、周圍環境安靜,是鍛煉的最佳時機。真是這樣嗎?其實,對有些人來說,晨練是禍不是福。
每天清晨,只要天氣不錯,劉叔就會進行跑步鍛煉,幾年如一日,大家都佩服他的毅力。可是,今年夏天,天氣再好,也沒有人看到劉叔晨練的身影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劉叔生病了。讓人驚詫的是,他生病的起因就是晨練。一天,劉叔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然后到馬路上跑步。跑著跑著,他突然覺得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然而他只休息了一會兒就好了。接下來的幾天晨練中,劉叔常會出現這樣的癥狀,他認為自己經常鍛煉,身體棒,便沒把它當回事。沒想到,剛過了幾天,他就因為呼吸困難、頭暈心慌的不適癥狀住進了醫院。醫生告訴劉叔,他的血壓偏高,本來并沒有什么大礙,但是清晨的劇烈運動,反使他的病情加重,如果以后不注意的話,則會發生意外。
聽了醫生的話,劉叔心有余悸,從此不再早起跑步鍛煉了。
清晨鍛煉從時間安排上講,多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并且清晨鍛煉可以促進人們更快地由睡眠狀態轉為清醒狀態,提高全身各組織器官的機能,為即將進行的工作和學習做好生理上的準備。但是,從醫學、保健學的角度看,清晨鍛煉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清晨的空氣不好。一是因為夜間植物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清晨陽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剛剛開始,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仍然很高。二是因為前一日未散走汽車排放的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碳氫化物、鉛等有害污染物質仍聚于地面。人們若在清晨鍛煉,就會吸入很多的上述氣體,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鍛煉,可能會出現乏力、頭暈、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體健康。
2.從人的生理變化規律來看,在清晨6時左右,人們的血壓開始增高,心率也逐漸增快,在上午10時左右達到最高峰。如果鍛煉者是冠心病、高血壓患者,此時進行劇烈運動最容易發生意外。
3.研究表明,人體的血小板的凝聚力在清晨6~9時明顯增強,血液的黏稠度也會升高,因而導致血液的凝固性增大,使發生心腦血管梗塞的機會增多。
4.人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內的水分隨著呼吸道、皮膚和便溺等丟失。于是機體的水分入不敷出,全身各組織器官以致細胞都處于相對的失水狀態。當機體水合狀態不良時,由于循環血量減少、血液黏滯度增加,輕者會影響全身的血液循環速度,因而在運動中易出現心率加快、心慌氣短、體溫升高的現象;嚴重時,特別是身體有疾患的情況下,易誘發血栓以及心肌梗死。
由此可見,清晨不是鍛煉的好時機,晨練有很多的害處。但這并不是說清晨就不要鍛煉了,關鍵是要揚長避短,科學地進行鍛煉,只有這樣晨練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晨練要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晨起后喝適量的水,使機體循環血量增加、血液黏滯度降低,但是不要一次飲水過多。
第二,注意選擇鍛煉場合,避開空氣污染嚴重的區域。
第三,清晨,人體的神經系統、呼吸循環系統以及運動器官功能相對低下,易發生心血管意外;而且此時人體肌肉的力量、韌帶的伸展性都不夠,身體的協調性差,所以要做好準備活動。
第四,清晨鍛煉,要注意運動量和強度,開始時要小,以后隨身體適應能力提高而逐漸加大。
清晨鍛煉注意以上四點,不僅能將清晨鍛煉的害處降到最小,還能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
指南一 清晨不是最佳的鍛煉時機。
指南二 清晨鍛煉時要適當地補水。
指南三 進行晨練要搞清其中道理,取其利避其害。
指南四 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晨練要注意科學地選擇運動項目和適宜的運動量。
我國自古就有聞雞起舞的習慣,但是其害處我們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