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虛幻與現實世界的交融

沼野:聽了加賀先生的話,我認為您實際體驗的經歷與您豐富多彩的小說世界是密切相關的。

所謂真實的東西,或者是想象的東西,在評論俄羅斯小說時,經常成為討論的話題。眾所周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有很多特別的奇思妙想,有的部分看上去像是異想天開。他認為自己真實地描寫了發生在俄羅斯的事情。初讀時以為是空想,實際是寫實。世界上的很多作家都說自己的作品才是寫實的,只能說那種作品大都不過是表層的寫實主義。要想知道真正的寫實是什么,讓我們思考一下剛才加賀先生的話。

《戰爭與和平》這部作品場面宏大,里面有很多法國人登場。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豐富多彩的各個階層的俄國人的登場。有一位研究者說“數了一下,有名字的出場人物就有五百五十多人”,再加上沒有名字的士兵還有幾萬人,但至少對這五百五十多人有詳細的描寫。而且,對俄羅斯的貴族、將軍以至于農民等人物的言行描寫得豐富多彩、細致真實。這樣想的話,我認為最近加賀先生完成的自傳體長篇小說也非常了不起。最開始創作的是《永遠的都市》,然后是《云之都》,兩部作品加在一塊在字數上遠遠超過《戰爭與和平》。《云之都》是描寫從二戰結束直至2001年間發生的事。主人公名為悠太,是加賀先生的化身,是一部以巨大的歷史長河為背景的自傳體小說。

也許有很多人還沒有讀過,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長篇小說的故事從1952年開始,至2001年結束。是一部跨度達半個世紀的長篇小說。名為悠太的主人公,考入東京大學醫學部,參加救濟醫療所的活動,畢業后在東京拘留所做獄醫,為死刑犯、無期徒刑犯做心理輔導,然后去了法國。之后創作了《佛蘭德之冬》,并以這部小說參加了“新人獎”的征集,作為作家被認可。最后在小說中成為J大學的教授,專門教授犯罪心理學課程。實際上,加賀先生在上智大學教授過精神醫學和犯罪心理學課程。總之,自傳的事實和小說的內容相比較,吻合度很高!悠太的出生日是昭和四年(1929)四月二十二日,這和加賀先生的出生日也一致。可是,另一方面因為這不是寫實小說,全部內容不會都如實描寫。我個人注意到的與事實不同的地方就有很多。

在這里作為一名讀者,我說出自己的關注點,寫小說必須以事實為依據。必須是取材于事實中蘊含的豐富多彩的現實,并將其如實描寫。大家也理解這種寫實主義手法。然而,在這里如何加入虛擬的內容,又怎樣能做到相互融合,這就是寫小說的技巧。關于這方面,加賀先生是怎樣思考的呢?可不可以講一講您的高見呢。

加賀:如果想通過寫小說來表現什么,那么就要把事實略做改動。有必要把和事實略有不同的世界,也就是常說的夢幻的世界進行恰到好處的調和。教給我這種微妙方法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還有契訶夫。這三人實際上非常重視自己的經歷。如托爾斯泰在年輕的時候,曾參加過車臣戰爭。這段戰爭經歷成了他創作小說《哥薩克》的基礎。雖然小說的內容確鑿無誤是虛構的,但是當時讀者讀到描寫高加索山脈等的段落時會感到非常生動。

小說使讀者感受到俄羅斯的大地無限廣闊,在這浩渺的廣闊之中給人一種遠離人類的感覺。這是俄羅斯評論家別爾嘉耶夫對托爾斯泰的評價。而把這種寫法表現得淋漓盡致的是契訶夫的戲劇。契訶夫的戲劇大多描寫俄羅斯的鄉村,以有錢人的別墅為舞臺,但是環繞別墅的大自然卻總是有所欠缺。日本人一讀就會發現缺少什么,沒有描寫山!山在日本隨處可見。即使在關東平原也可以看到遠處的富士山。但是,在俄國很少有山。廣袤的森林和雄渾有力的大地的反面是單調而缺少變化的另一面。而在日本卻是稍微進入山中,就會有流淌的小溪、飛流直下的瀑布等,就是這樣的富于變化和有深度。日本的小說從《源氏物語》到井原西鶴創作的作品為止,山有時是作為人們不可以進入的遙遠的另一個世界來描寫的。可是俄羅斯很少有山,極目所望盡是平原、浩浩蕩蕩的大河。這與溪流交匯的日本的自然大不相同。注意到這些差異,就會發現契訶夫表現力的過人之處。托爾斯泰也是如此,庫圖佐夫將軍不斷地逃往廣袤的平原深處。所謂的逃往大平原的深處這種事情在日本是不可能的。日俄間有這種差異,調動自己的想象力把這種差異恰當自然地寫出來,我想說這應該是小說家關注的地方,也是我想特別強調之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星座| 普安县| 东阿县| 信阳市| 昆山市| 轮台县| 德安县| 乐安县| 大姚县| 山阴县| 恩施市| 博湖县| 威宁| 曲靖市| 泰顺县| 长宁区| 湘乡市| 松潘县| 盖州市| 河北区| 潞城市| 西贡区| 甘谷县| 栾川县| 沾化县| 赤水市| 广宁县| 陆良县| 宁津县| 阳新县| 普格县| 太白县| 南汇区| 噶尔县| 维西| 即墨市| 大理市| 乐业县| 巴楚县| 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