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管理10人以下小團隊:谷歌核心團隊實現10倍速成長的高績效秘訣
- (波)彼得·費利克斯·格日瓦奇
- 1254字
- 2021-12-03 15:41:48
第1章
全球通用的10人以下小團隊管理法則
優異業績離不開集體智慧
在美國商業雜志《財富》每年評選的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中,谷歌曾多次名列第一(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等)。這家公司究竟什么地方這么吸引人呢?
是免費的員工餐廳、按摩室,或者是因為福利待遇好嗎?應該都不是。那么是因為有自由的思考空間,可以盡情發揮個人能力嗎?可能很多人都對谷歌持有這樣的印象。
我曾在谷歌擔任亞太地區的人才培訓主管,參與制定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從我的實際感受來看,應該也不是因為這一點。
◆谷歌的最大魅力其實是重視團隊
如今,在全球商業的最前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和反思團隊管理的重要意義。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趨勢呢?
因為要想在當下日新月異的競爭中取得卓越成績,富含多樣性的集體智慧必不可少。
其背后的道理顯而易見。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終歸有限,從兩個人增加到3個人,從3個人增加到4個人,做出成果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集體智慧不是單純的加法,而是乘法,能帶來指數級增長。
要產生超乎尋常的協同效應,必須靠團隊的集體智慧去思考和行動。統領團隊的管理者的作用至關重要,這在谷歌也不例外。
◆優秀的團隊不需要管理者嗎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有如此優秀的人才,為什么還要管理者?搞團隊合作還不如大家各干各的吧?
其實谷歌內部也曾有人提出過這種觀點,而且最堅決的支持者不是別人,正是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他們曾經質疑:“團隊不需要管理者吧?你看,我們的員工個個都是斯坦福等名校畢業,頭腦極為聰明,價值觀也很端正,即使沒有管理者,他們自己也能無往不勝。管理者除了花費成本,還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人力部門負責人被這番話嚇了一跳:“不,管理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們維系著團隊的運轉!”
“是這樣嗎?有科學依據嗎?”
凡事都要有依據,追本溯源,這就是谷歌的企業文化。
谷歌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擁有博士學位的員工所占的比例據說在全球居首位,比美國航空航天局還高,所以有這樣的企業文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在這里工作的人都很像學者,或者說基本都是學者,他們擁有旺盛的求知欲,討論任何問題,都要拿證據說話,主張靠毅力和堅持取勝的論調在谷歌是根本行不通的。
就這樣,谷歌在2009年就管理者職責和工作內容實施了一項內部調查,規模涉及1萬人,這就是“氧氣計劃(Project Oxygen)”。
◆管理者對團隊業績影響最大
谷歌有很多成果豐碩的團隊,當然也有戰績平平的團隊。
同樣都是優秀的員工,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大的差距?例如有一種很常見的情況是有的員工在某個團隊取得了很多成果,調到另一個團隊后卻表現不佳。這是為什么呢?人力部門一向重視管理者的作用,他們猜測問題出在統率團隊的管理者身上。
調查的初步結果證實了人力部門的假設:對團隊成員的業績影響最大的是管理者的言行。
“是這樣啊。那么就請你們再多提出一些依據,以便今后培養和聘用管理者時遵循。”這是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得知上述結論之后提出的要求(這也是他們的過人之處,在科學依據面前果斷放棄自己的預判和偏見,立即調整方針)。于是,谷歌又實施了進一步調查,分析那些業績斐然的團隊管理者都做了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