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管理10人以下小團隊:谷歌核心團隊實現10倍速成長的高績效秘訣
- (波)彼得·費利克斯·格日瓦奇
- 1667字
- 2021-12-03 15:41:51
在對話中提供更多選項
我離開谷歌后,選擇了創業做企業管理顧問,現在經營著Pronoia Group和Motify兩家公司。
Pronoia Group主要提供管理崗位培訓和組織發展等方面的咨詢服務,目前有5名正式員工,另外還有4名外援以兼職的形式為我們助力。Motify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人事管理軟件,規模稍大一些,共有10名員工。這兩家公司都屬于初創企業,與大企業不同,我們什么事都需要每個員工親力親為。所以有時也會有員工當著我的面抱怨:“我們太忙了,這件事沒法做!”
遇到這種情況,我一定會騰出時間,與他溝通,直到最后我們一起得出建設性的結論。我從來不會說“今天就先這樣,下次再聊”,中途停止對話。
“是啊,你也很辛苦,跟我說說具體有哪些不滿吧。”我會首先讓對方說個痛快,然后問他“那么,現在有哪些工作是馬上能完成的呢?”,引導他積極行動。
“這件事應該很快就能完成。”
“那就從這項工作開始,由你牽頭和大家一起完成吧。”
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后,對方會感謝這次溝通的機會,覺得自己的抱怨是有意義的,然后他會與大家一起分擔,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工作,當然也比一個人干快得多。
總之,管理者提供教練的重點就是要在對話中為成員提供更多的選項。
除了應對抱怨,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很多其他場合,比如成員來匯報工作上的失誤:“對不起,我沒做好這項工作。”
這時,如果管理者不問青紅皂白地大聲責備:“你這是怎么做的工作!”對方就會不停地找借口來辯解,而不會去考慮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正確的應對方法是沉著地詢問:“是嗎,出了什么問題?”“我知道了,那你打算怎么辦?”“今后怎樣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呢?”類似這樣的提問可以把對話引向建設性的方向。
這樣一來,無論是誰都會坦率地反思自己錯在了哪里,主動考慮其他選項,避免今后再出同樣的問題。
◆教練時的注意事項
為成員提供教練時,管理者應該注意,永遠都要從“性善論”的視角出發,與成員溝通。這個理念的形成其實源自我的個人經歷。
我有兩個哥哥。二哥最近剛剛去世,而大哥是在很早以前因為酗酒離開的人世。
在我的家鄉波蘭的鄉下,如果誰的家里有人酗酒,全家人的名聲就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那時候我特別討厭大哥。每次他喝醉酒惹了麻煩,家人都要想方設法幫他戒酒,但根本沒有任何成效。前一天剛被家人責罵過,第二天又照舊醉倒在路邊,他已經徹底對酒精上癮了。
我也曾幾次三番地勸他戒酒,但是漸漸地,我對大哥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開始希望他“干脆喝死算了”。誰知后來,他真的死了。
我后悔不已。如果當初對他好一點,多聽聽他的心里話,也許他就不會死了……這段悲痛往事如今仍舊深深地留在我心中。
另一方面,大哥的去世為我和二哥的關系帶來了根本轉變。以前我們的關系不太好,基本上沒有什么交流,現在卻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兄弟。
這次經歷改變了我對他人的看法。過去,我認為有些人總給周圍添麻煩,是出于某種目的、故意為之,但后來我發現其實不然。
現在我相信,每個人的行為在本質上都是源自積極的意愿,而不是為了給他人添亂等消極動機(比如酗酒的人喝酒,拋開這個行為本身的好壞不論,應該都是出于“想喝點酒讓自己平靜下來”的積極愿望)。有些人之所以會給別人添麻煩,只是他們做事的方式方法有問題。
也就是說,我的觀念從之前的“性惡論”變成了“性善論”。
◆花點心思讓團隊成員開心
人性本善,不過人也總會有偷懶、犯錯的時候,有時還會陷入沮喪消沉。有些人抱怨工作麻煩,很多時候也只是想偷一點懶。
怎樣才能既堅持性善論的立場,又減少工作中的風險呢?這正是體現管理者能力高下的地方。為了防止成員偷懶,杜絕成員犯錯,避免成員消極悲觀,管理者需要多花費一點心思,讓他們開心起來。
比如,不要冷冰冰地命令成員:“趕快干活兒!”而是可以帶來蛋糕慰問大家,熱情地鼓勵成員:“吃了蛋糕,咱們一起加油!”這點小小的心意就足以讓成員開心,他們會發自內心地回答:“謝謝您,我們會努力的。”
堅持性善論并非難事,只需要樂觀地相信得人以善者必還之以善,就是這么簡單。
當然,管理者并不是一定要買蛋糕。與抱怨工作麻煩的員工進行建設性溝通,幫他一起思考如何讓工作不那么麻煩,這也是表達善意的一個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