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南山創新獎·輕松發明100例
- 羅凡華
- 1365字
- 2021-12-10 19:16:58
案例7 多功能輪椅
侯澤勛
多功能輪椅由侯澤勛同學發明。侯澤勛同學榮獲第15屆中國青少年創造力大賽銅獎(參賽編號201903448),參賽時就讀于河北省衡水第一中學,現就讀于河北工業大學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發明指導教師:羅凡華。
一、輕松發明方案
(一)發明名稱:多功能輪椅
(二)發明方案附圖

(三)發明方案附圖各組成部分說明
各組成部分名稱:1.多地形適用輪;2.伸縮臂機械手;3.可伸縮簡易床;4.便攜餐桌;5.置物架;6.加熱按摩靠背;7.可升降座椅;8.調節座椅角度調節器;9.按鈕。
二、輕松發明方法
(一)創造法名稱:另辟蹊徑創造法
(二)另辟蹊徑創造法原理
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形態與功能,但在其平常的形態與已有的功能中往往會有許多有待提升的空間,因此,打破固有思維,另辟蹊徑,往往能夠帶來更好的發明方案。另辟蹊徑是為了改變與提升,從現有狀態中尋求精致與便利。
(三)另辟蹊徑創造法應用要領
生活中許多事物的產生都是為了給人們提供便利,但人們往往止步于其已有的現狀。想要另辟蹊徑,便要求我們著眼于生活小事及尋常事物,打破常規,仔細觀察,發現可提升的空間并做出新的創造。
三、輕松發明思想
(一)發明家的思維模式
同是觀察一個物品,發明家應該看到物品的缺陷與不足,或是發現其潛在提升空間,想到如何改進,以及如何提升,利用可改進空間,設法產生發明構想,完成發明方案,達到發明的目的。
(二)發明家的行為模式
發明家要像偵探一樣觀察生活,做到細致而深刻。善于發現是學會創造的基礎,觀察要細致入微才能發現問題并做出改變。有一個同學觀察植物,只看到顏色與大小,就稱自己掌握了該植物的基本特征;而有的同學能夠仔細觀察葉片形狀、細微絨毛等,可謂細致入微的了解。
(三)參賽者的發明夢想
我在餐館吃飯時,看到行動不方便的人使用輪椅。雖然輪椅能夠為行動不便者帶來便利,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我便創造了多功能輪椅,極大地提高了輪椅的使用價值,可以為殘疾人帶來更多便利。
(四)羅老師點評
依據《專利法》,每個發明創造的結構應該明確描述,專利就是保護一種創新的結構或方法,結構也體現了每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本發明結構圖基本可以反映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也是青少年發明創造的基本范本。
觀察生活是發明家的一個重要素養,侯澤勛同學通過細致觀察生活,發現輪椅在使用過程中存在潛在的問題,并設計出這樣一個多功能輪椅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正是發明家的思維模式,非常值得肯定。
在侯澤勛同學的發明方案中,多功能輪椅采用了多地形適用輪,相比兩輪或四輪式輪椅,具有更強的適應多種地形的能力,甚至如果設計合理,還可以實現上下樓梯,解決普通輪椅只能在平地或斜坡上使用的短板。通過配置伸縮臂機械手,可以幫助輪椅使用者取到高處物品。通過結構設計可以使輪椅變身簡易床和餐桌,實現了一物多用。還有置物架、可加熱的按摩靠背、可調節高度及角度的座椅等。這些小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發明者的人性化設計思想。能夠看出侯澤勛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對現有輪椅使用中的弊端深有體會,是一位非常細心的同學。美中不足的是沒有對各個按鈕的具體控制功能展開描述,也缺乏參數設定與尺寸約定,該發明創造方案有待進一步完善。
希望侯澤勛同學就讀大學后,深入研究機械結構設計、智能控制等各方面的技術,早日實現多功能輪椅成品化,為更多的輪椅使用者帶來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