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7評論第1章 發熱
發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當人體體溫超過正常體溫即可稱為發熱。根據發熱的溫度不同。可分為低熱(37.0℃~37.9℃)、中度發熱(38.0℃~38.9℃)和高熱(39.0℃以上)。
中醫將發熱分為內傷性(非感染性)發熱和外感性發熱兩種。前者起病慢、病程較長,一般為間歇性低熱(37℃左右),常由腫瘤、過敏、中暑、內分泌疾病等所致;后者發病快、病程短、體溫常在38℃以上,常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
發熱常見的類型有回歸熱、波浪熱、間歇熱、周期熱、稽留熱、雙峰熱、張弛熱及不規則熱等。
二根湯治流感型發熱
白菜根1個,蘆根30克,薄荷、浮萍各10克,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分次服用。此方有治療流感型發熱的作用。
胡蘿卜芹菜汁治酒醉發熱
取芹菜、胡蘿卜各適量,分別洗凈、搗爛,取汁后混勻飲服。此方常用來治療酒醉發熱。
綠豆綠茶冰糖湯治春季積熱
綠豆50克,洗凈,放入缽內研細,然后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水煎煮,煮沸后加入15克綠茶,稍煮片刻后加入適量冰糖。煮至冰糖溶化即可。待溫后分2次服。
1日1劑,連服3日。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清涼散火的功效,對春季積熱有一定療效。
涂擦白酒治高熱不退
取白酒適量,倒入盆中,用毛巾蘸少許白酒,涂擦胸及背部。此方可治療持續高熱不退。
綠豆酸梅湯可清熱
綠豆100克,酸梅50克,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煮,加入白糖調味,代茶飲,可退熱。
蘇葉荊芥生姜茶治外感風寒發熱
蘇葉、荊芥、生姜各10克,茶葉6克。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倒入密閉容器中,片刻后加入適量紅糖。
再入鍋內用旺火煮沸。趁熱飲下,蒙被而睡,發微汗。
此方具有清熱解毒、退熱發汗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寒發熱患者。
苦瓜瘦肉湯可清熱去暑
取苦瓜適量,去瓤,洗凈,切成條。按照一般程序與瘦肉一起做湯,調味后服用,可清熱祛暑。
菊花白菜根治夏季暑濕發熱
菊花15克,大白菜根4個。將洗凈、切片的大白菜根與菊花一同放入鍋內,用適量水煎,再加入適量白糖。趁熱服下,蒙被而睡。發微汗。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退熱的功效,對夏季暑濕發熱有一定療效。
蘿卜泥可退熱
取蘿卜適量,放入缽內,搗成泥狀,用毛巾包裹,置于額頭上,能清熱祛暑。
石膏青葉板藍根湯治感冒發熱
大青葉、板藍根各15克,柴胡9克。生石膏30克,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服。1日1劑,1日3次,溫服,每次至少20毫升。此方有治療感冒發熱的作用。
香菜根湯可退熱
香菜根250克。洗凈,放入沙鍋內,加3碗水,熬至剩1碗水時止,濾去雜質后飲服,可退熱。
西瓜汁可清熱祛暑
將西瓜洗凈,切開,取瓤,去子,用榨汁機榨汁,當水頻飲,可消暑利尿、清火除煩,對夏季中暑發熱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豆腐可有效退熱
取豆腐1塊。置于額頭上,不停更換豆腐,有退燒的效果。
胡黃連何首烏治感染型發熱
胡黃連10克。何首烏20克,枸杞根30克,三者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服。此方可有效治療感染型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