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育問題是自我知覺和理性的自我引導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在兒童教育中要贊美和鼓勵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因為鼓勵和贊美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泄情緒,傷害孩子的心靈。

事實上,這也正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指出的“世界上沒有問題兒童,只有缺少正確引導的‘生活失敗者’”。在《自卑與超越》中,他把教育問題歸結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所有兒童都具有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和欠缺感,無論他們屬于被溺愛,被嚴格管教或兩者兼而有之的類型,自卑感都存在,而他們追求優越感,也是因為自卑。然而,在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如果他們屢屢受阻,或者因為身體缺陷而承受的壓力達到他們無法承受的地步時,自卑感也就產生了。此時的自卑感已經達到了一種過度的地步,它會促使他們追求那些能輕易獲得的補償,以及表面上的心理滿足,而且,過度的自卑感放大了困難,讓他們沒有勇氣克服。

另一方面,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因為孩子在學校首先會與他人接觸,接觸中遭遇失敗會讓他們回避有益的途徑和任務,選擇違反社會規范的個人小徑,所以問題兒童在學校的失敗其實是其心理的失敗。

孩子在學校,無論是學習語言,還是培養邏輯能力,社會情感都起到了無法代替的作用。社會情感給予我們每個人安全感,而且這種安全感,是我們能感受到的,也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與經過邏輯思維推理和真理上獲得信任感不同,但卻是信任感最明顯的構成。

我們看到一些孩子在學校時,無法順利地與他人一起完成某個任務,這就能看出他們缺乏社會情感和信任。另外,如數學或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能明顯感覺他們缺乏安全感。個體在幼年接收到的關于情感、道德、倫理等觀念,通常都不是全面的,而那些遠離世俗、遠離社會群體的人,其關于人類倫理的觀點也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為此,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總結起來就是:自我知覺和理性的自我引導。

不難看到,我們總在討論的“問題兒童”也是由于自卑感激發的追求優越感的另類表現。一部分孩子如果在學業上無法得到認可,為了支配他人,用自己的能量控制周圍,他們會變得頑皮搗蛋,企圖獲得關注,顯示自己敢于挑戰學校制度的優越感,并為此自鳴得意。但一些兒童在后期的引導中,不良表現可能會逐漸消減。

另一類孩子沉默寡言,對知識、紀律和批評無動于衷。這類孩子他們不相信自己能通過一般的途徑取得成功,因此回避所有可以獲得提高和進步的機會。

無論是父母,還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是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的關鍵一步。不批評,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客觀討論他們的問題,以及問題的產生原因和阻礙他們發展的想法。此外,“問題兒童”之間相互的評價和合作也可以促進他們社會情感的正?;?。這一切都只有父母和教師長期、耐心的功夫才能指導他們的心靈達到更高的目標。

要幫助這些孩子改變現狀,第一步就是鼓勵他們,給他們勇氣,讓他們相信自己。第二步是要富有同情心,與孩子建立友好的關系,讓他們感到被關愛和理解。這些都很有意義,但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必須在已經建立的友好關系上,鼓勵孩子不斷取得成就。我們培養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力量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夠通過有意義的方法,勤勤懇懇、堅持不懈地取得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保康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澳县| 神木县| 澄城县| 樟树市| 伊春市| 九龙县| 宁都县| 铁力市| 合山市| 莲花县| 永吉县| 文成县| 平湖市| 双柏县| 天水市| 旬邑县| 沂源县| 永丰县| 灵山县| 保德县| 怀宁县| 新密市| 四子王旗| 通河县| 阿荣旗| 两当县| 营山县| 康定县| 云浮市| 建宁县| 屏南县| 黔西| 抚远县| 建阳市| 南丹县| 工布江达县| 德江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