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斯密生平和《道德情操論》的創作及修訂再版

1723年6月5日,亞當·斯密出生于蘇格蘭法夫郡的卡柯爾迪。他的父親是當地海關的審計員,在斯密出生前幾個月就去世了。母親是大地主的女兒,一直活到90歲,僅比斯密早死6年。斯密生前喪父,童年體質孱弱多病,又無兄弟姐妹,一生未曾娶妻,同母親相依為命。在長達60年的歲月中,斯密對母親孝順侍奉,報答了她的養育之恩。

斯密接受啟蒙教育是在卡柯爾迪市立學校,這所學校在相當有名望的戴維·米勒的領導下,造就了一批卓越人才。幼年的斯密在學校中以對書籍的熱愛和超人的記憶而引人矚目。斯密在卡柯爾迪度過了中小學生活。工場手工業和外貿相當發達的卡柯爾迪,使斯密對蘇格蘭社會有了一個朦朧的認識。

1737年,斯密以出色的成績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他在該校的3年中,學習了拉丁語、希臘語、數學和倫理學等課程。他當時最喜歡的是數學和自然哲學,然而,這卻不是他在其中顯示才華的科學。出類拔萃的道德哲學教授哈奇森以淵博學識與高尚人格給斯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哈奇森似乎注意到了他的天資,把16歲的斯密介紹給了當時正在寫作《人性論》的哲學家大衛·休謨。

1740年,斯密作為斯內爾獎學金的獲得者被推薦到牛津大學深造。在那里,他致力于鉆研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古典著作,認真研究了《人性論》等當代和古代偉大思想家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古典哲學與當代哲學的基礎。

1748年秋,他擔任愛丁堡大學講師。1749年編寫過一份經濟學講義。在1750—1751年的冬天,講授過一學期經濟學。1751年,他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的邏輯學教授。從1752年起,他又繼承他的老師——哈奇森博士任該校的道德哲學教授,直到1764年辭去教職為止。他經常回憶起這13年,說這是他“一生中最有用和最幸福”注3的時期。這個時期是他學術思想形成的重要時期。

1759年4月,斯密以《道德情操論》為題出版了他的倫理學名著。在斯密那個時代,“道德情操”這個詞是用來說明人(被設想為本能上是自私的動物)的令人難以理解的能力,即作出判斷克制私利的能力。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就是闡明具有利己主義本性的個人怎樣控制他的感情或行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或行為,以及怎樣建立一個有確立行為準則必要的社會。

《道德情操論》出版后,亞當·斯密在格拉斯哥最后4年的學術研究,向著兩個重點方向發展。其一,繼續深入研究倫理道德理論。在這方面,他聽取了一些研究哲學的朋友們的意見,對《道德情操論》作了較大修改,于1761年出了第二版。他在這一版中所作出的具有重大價值的修改,是他發展了有關公正的旁觀者的理論,明確指出良心是一種社會關系的產物。其二,加強了對法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于1763年在格拉斯哥大學作了《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注4斯密在這個演講中,論證在經濟自由的條件下,資本主義經濟關系能夠迅速地推動財富的積累,并圍繞這個中心,初步分析了當時英國經濟生活的基本問題,闡述了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從而確定了他經濟研究的總的方向及其經濟理論體系的中心思想。因此,可以把斯密在這次演講中所闡明的基本思想,看作是他后來在《國富論》中所建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的雛形。

《道德情操論》和《關于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這兩部著作,是亞當·斯密在教授生涯中進行學術研究所取得的兩項重要成果。

1763年11月,斯密接受英國財政大臣查爾斯·湯申德的聘請,辭去了大學教授職務,作為湯申德的養子年輕的巴克勒公爵出國旅行的家庭教師,進行了為期近3年(1764年2月至1766年10月)的歐洲大陸之行。在此期間,他訪問了法國和瑞士的一些重要城市,考察了各地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狀況,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活動。

1764年3月至8月,斯密陪同這位年輕的公爵先后訪問了法國的南方城市圖盧茲、波爾多和蒙彼利埃。在這期間,斯密感到比較空,于是他就在長期醞釀、構思的基礎上,根據他已積累的資料,開始撰寫他的經濟學著作。1764年7月5日,斯密在圖盧茲給休謨的信中寫道:“為了消磨時光,我已開始寫一本書。”注5他在這封信中所講的已開始寫的這本書,就是《國富論》。

1765年10月至12月,斯密訪問了日內瓦。他懷著很大的興趣觀察了瑞士的共和制度,并多次到離日內瓦約7公里的費爾奈會見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并同他就政治制度問題交換意見。

在這次歐洲大陸之行中,對斯密獲益最大的是對巴黎的訪問。他在巴黎逗留的十個月間(1765年12月—1766年10月),曾會見了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百科全書派成員狄德羅、達朗貝、孔狄亞克、霍爾巴赫、愛爾維修,重農主義者魁奈、杜爾哥、奈穆爾、老米拉波等。在形形色色的沙龍、定期或不定期的宴會等社交場合以及個人交往中,斯密經常同他們交談經濟學、哲學、文學、政治等方面的問題,從中汲取了不少思想資料。在經濟理論方面,對斯密影響較大的是魁奈和杜爾哥,在巴黎期間,斯密還曾將他正在創作中的《國富論》一書的某些觀點,征求過魁奈、杜爾哥等重農主義者的意見。

1766年11月初,斯密從巴黎回到了倫敦。在倫敦停留的半年時間內,他曾利用當時剛剛建立的英國博物館所藏的豐富資料,繼續進行《國富論》中所要論述的一些重要問題的研究,其中包括殖民地行政管理問題的研究等。1767年5月他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卡柯爾迪,直到1773年4月的7年間,他一直在從事《國富論》的著述工作。

1773年春,斯密攜帶已經完成的初稿前往倫敦,原來打算稍加修訂和潤飾便交給出版商出版,但是,他在那里看到了許多新的資料,包括1774年以后杜爾哥特地寄給他的被稱為“稀世珍本”的《關于課稅的備忘錄》,特別是1773年以后不斷加劇的北美殖民地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反抗和1775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引起了他對殖民地問題的極大關注。為此,他決心繼續進行自己的研究,而不急于發表此書,他又用了3年時間閱讀資料,繼續研究有關問題,對初稿進行了廣泛的修改和補充。到1776年3月9日,《國富論》這部經濟學巨著終于問世了。斯密在《國富論》中創立了富國裕民的古典經濟學體系,這在經濟思想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斯密在創作《國富論》的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放下倫理道德理論的研究。正當斯密從法國和倫敦搜集了有關資料回到卡柯爾迪集中精力著手撰寫《國富論》之際,1767年,他又修訂出版了《道德情操論》第三版。在這一版中,實質性的修改雖較少,但和第二版相比改動還是相當多的。這一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將《論語言的起源》這篇蘊涵著巨大才能的文章,首次附印于該版的第437—478頁中。

1774年,當《國富論》進入定稿階段時,斯密又修訂出版了《道德情操論》第四版。在這一版中,也作了一些實質性的和非實質性的修改,其中包含一些有關詞匯現代化的修改。

1778年1月,由于巴克勒公爵的舉薦,亞當·斯密被諾思首相任命為蘇格蘭海關專員及蘇格蘭鹽稅專員。斯密在擔任這兩項公職期間,從未停止過學術研究和著述活動。在任職的第一年,他就利用擔任海關和鹽稅專員所獲得的實際知識,增補、修訂了《國富論》中有關論述公共事務的部分,出版了該書的第二版。

1781年,斯密又修改了《道德情操論》中不完美的細節,出版了該書的第五版。

1784年,斯密又根據從事海關專員所獲得的確切資料,更詳細地論述了蘇格蘭的漁業獎勵制度、特許公司和非特許公司以及東印度公司等有關部分,出版了《國富論》第三版。

1786年,亞當·斯密又為《國富論》增寫了《序論及全書設計》置于卷首,出版了該書的第四版,這是斯密生前審訂的最后一個《國富論》版本。

斯密的《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這兩部學術名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給他的母校格拉斯哥大學增添了光彩。為此,格拉斯哥大學師生在1787年11月和1788年11月兩次推選斯密擔任該校名譽校長(每次當選任期一年),給了他極高的榮譽。

斯密為了報答人民對他的獎勵,實現他理想的“文明社會”,熱切地希望能做更多的事情、寫作更多的東西。他曾對一位朋友說起,除了倫理學和經濟學著作外,他還打算寫關于文學、哲學和修辭學方面的以及關于法律、政治理論和科學發展史方面的大部頭著作;試圖建立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系統地闡明生存在宇宙中的這個無限而又聯系著的人類活動體系的整個過程,以及人類社會這架大機器的運行機制;揭示作為自然的人和作為社會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終極目的、過程和形態。可是,他年事已高,身體愈來愈衰弱,實際上已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全部寫作計劃了。為此,他深感遺憾地說:“我原打算寫更多的東西,我的原稿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材料,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注6

斯密在其生命的最后幾年里,僅完成了《道德情操論》第六版的修訂工作。這次修訂是該書1759年出版以來規模最大的,也是最具有實質性的一次修訂,這是他長期深思熟慮的結果。1788年3月15日,斯密在致托馬斯·卡德爾的信中談到這次修訂的情況時說:“我現在正在緊張地專心用功”對《道德情操論》的“每一部分作增補和訂正”,其中特別是:增寫了第一卷第三篇第三章《論由欽佩富人和大人物,輕視、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這種傾向引起的道德情操的敗壞》;重新改寫了第三卷的第二、第三章,在這兩章的新增材料中包含對良心、公正的旁觀者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對“自我控制”這一主題的論述;增寫了整個第六卷,論述了道德理論的實際運用,尤其是對謹慎、正義、仁慈和自我控制等美德的論述;重新改寫了第七卷第一篇第一章,將散見于以前各版中的斯多葛哲學,集中起來進行論述,并更充分地解釋了其他有關學派的學說,在這一卷第四篇的新增材料中,還進一步闡述了他關于誠實與欺騙的觀點。在這一版的開頭,斯密還有一個題為《告讀者》的新增前言,簡要地介紹了本版所作的主要改動情況,以及重申他為什么仍要保留該書最后一段,即關于撰寫闡明法和政府一般原則的著作的愿望。

由于斯密意識到這次修訂是對《道德情操論》的最終審訂,是使該書“定型”,成為一個最完美的版本,因此,他做得非常細致。他在1788年3月15日致托馬斯·卡德爾的信中寫道:“我是個遲鈍、非常遲鈍的作者,每一篇作品在我能勉強滿意它之前,至少要寫上六七遍。”因此,修訂工作進展緩慢,交稿日期比預期的要遲得多,大約在1789年12月才修訂完畢,到1790年斯密逝世前幾個月,這個新版本才出版。這一版新增內容的“極大部分是斯密在重病之下寫成的”注7。這說明貫串在這個新增部分中的道德原理,對斯密產生了多么大的興趣與責任。正如杜格爾德·斯圖爾特所說:“這些崇高的真理在他年輕時離開學院之際,第一次激起了他的天才的熱情,他最后的精神努力也是寄托在這方面的。”注8

1790年7月17日,斯密在愛丁堡與世長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朝阳区| 昌都县| 荆门市| 通州市| 潞西市| 嘉善县| 凤翔县| 铅山县| 肃北| 平顶山市| 临猗县| 博白县| 天津市| 九龙坡区| 双城市| 合阳县| 太仆寺旗| 沅陵县| 涿鹿县| 南昌县| 永城市| 揭西县| 酒泉市| 星座| 卢湾区| 广东省| 衡山县| 芦溪县| 深水埗区| 澄城县| 阿拉善左旗| 屯门区| 武山县| 上思县| 荆州市| 文水县| 铁岭市| 瓦房店市| 灵武市|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