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不計小人過
- 石地
- 715字
- 2021-11-26 09:25:28
耿楚侗客人 葉南嚴和事
明朝人耿楚侗任職南部時,有個書生被一兇僧侮辱而來告狀。耿楚侗交代有司處理,這名僧侶卻逃走了。耿楚恫心想,只要驅逐他,使他不再隸屬該寺的僧侶就可以了,但人心不安,民眾認為一定要把他逮捕且上枷鎖。
耿楚侗開導他們說:“良知是何等的廣大,何必受一個爛和尚的拘束呢?”書生退下后告訴別人說:“懲治兇惡的僧侶難道不是良知嗎?”
有人將此話告訴耿楚侗,耿楚侗說:“人冒犯不予計較,遭受橫逆不畏艱難,不然就落人一般人的,其次認為法官用刑,各有條律格式,像這類犯人屬于不應上枷鎖,這是格式心;又聽說這名僧侶極為兇惡,擔心有意外發生,所以更不肯過份追究此事,這是利害心。我的良知就是如此。”
后來姜宗伯為了保護自己私交親密的人,判案不太公平,引起世人的批評。又承恩寺有個僧侶,被禮部施枷鎖以致于死,結果構成大訟案。
耿楚銅聽到這些事,對李士龍說:“我以前良心上的三件愿望不是更妙嗎?”
葉南嚴任蒲州刺史時,有一群人哄鬧著到州府來控訴,其中一人血流滿面,受重傷,腦部幾乎裂斷,性命危在旦夕。
葉南嚴見了心生憐憫,當時家中有刀瘡藥,就人內自己搗藥,命人將傷者抬人官署,交給謹慎忠厚的差役及幕僚說:“要好好照顧他,不要讓他傷風,他死了是人們的責任,也不要讓他的家人靠近。”
然后略加審問,把仇家收押入獄,其余的人釋放。
有一個朋友問他為何如此處置,葉南嚴說:“凡人互斗相毆就沒有好氣,這個人不立即救護,必死無疑。人一死,要加一人命,使別人的妻子變成寡婦、兒子變成孤兒,又索取證據必牽連很廣,不止一人家破人亡。這個人如果痊愈,只是一件毆斗的案子罷了。 想勝訴是人之常情,雖然是骨肉也會甘心加害,所以我不使他的家人接近他。”
不久,傷者痊愈,而訴案也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