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長孺不苛察 王守仁未遭禍
宋朝時薛長孺任漢州通判時,士卒關起營門,放火殺人,還計劃殺害知州的兵馬監押。有人來報告,知州監押都不敢出門。薛長孺挺身走出軍營,告誡他們說:“你們都是有父母妻子,何故要做這種事?參與謀反的人,現在就站到另一邊去。”于是大家都不敢亂動,只有原本謀反的八人,出門去,逃到各縣,被村民捉回來。
當時的人都認為:沒有薛長孺,全城就要生靈涂炭了。但鈐轄司不敢向上稟告,所以薛長孺沒有得到賞賜,薛長孺就是簡肅公的侄兒。
宋朝時王融,任益州知州,正好有守兵在夜里放火燒軍營,強迫軍官一起造反。王融偷偷派兵圍住軍營,下令說:“不造反的人束手走出營門,就不再追問。”
于是眾兵都走出來,再命令軍官指出造反的守兵,共十多人,全部殺死。天明時,外人都不知道有這回事。王融處理政事大體上不苛察,蜀人都很愛戴他。
宋王朱宸濠之亂平定后,圣駕忽又出巡,奸臣的心意難測,王守仁很憂慮。正好京師有兩位宦官來到浙江,王守仁設宴于鎮海樓款待他們,酒喝到一半,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樓梯,拿出兩箱書簡,都是這些奸臣交往宋王的證據,王守仁全數交給他們,兩個宦官感謝不已。
王守仁始終未遭禍害,多得自這兩個宦官維護之力。假使此時王守仁持書簡來挾制他們,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禍害也將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