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用奇術,大破賊寇
對敵作戰,有時用一種計策可以奏效,有時卻需要多種謀略的綜合運用。王式智破賊寇,就是諸多謀略綜合應用的結果。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現了一伙以裘甫為首的盜賊,屢次擊敗前來鎮壓的官軍,由于裘甫多次打敗官軍,浙東地區山林海島中的盜賊以及其他地方的無賴亡命之徒,紛紛云集于裘甫的旗幟之下,部眾很快發展到3萬余人,裘甫自稱天下都知兵馬使,大量聚積資財糧草,雇請優良的工匠,鍛造軍用器械,其浩大的聲勢震動了中原。
浙東觀察使鄭祗德幾次派兵前去鎮壓,全為裘甫所敗,于是鄭祗德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道鄭祗德懦弱膽怯,也正在議論選派武將去代替他。但有誰能夠擔此重任呢?大臣們議論紛紛,都拿不定主意。宰相夏侯孜說:“浙東地方有山有海,阻攔通路,只可以用計謀攻取,難以用強力奪取。朝中武將沒有誰可以說是有智謀。前安南都護王式,雖然是儒家文士的兒子,卻在安南使當地華人夷人都歸服于他,他的威武之名遠近都知道,可以任用他往浙東征討裘甫。”諸位大臣都認為夏侯孜說得有理。于是唐懿宗任命王式為浙東觀察使,替換鄭祗德。
王式入朝問對,懿宗問王式有關討伐裘甫賊軍的方略。王式回答說:“只要給我多派軍隊,賊軍很快可以攻破。”
有個宦官說:“大量調發軍隊,所花的軍費太大,并非良策。”王式對這些只會阿諛奉迎的宦官不屑一顧,說:“實際上調發的軍隊多,將賊軍迅速消滅,所用的軍費反而可以節省。若調發的軍隊少,不能戰勝賊軍,或者是將戰事拖延幾年幾月,賊軍的勢力日益壯大,江淮之間的群盜就將蜂起響應。現在國家的財政用度幾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區,如果這一地區被叛亂的賊眾阻撓,使財賦輸送之路不通,就會使上自九廟,下及北門十軍,都沒有辦法保證供給,那樣耗費的費用豈可勝計?”宦官無言以對。唐懿宗于是頒下詔書,調忠武、義成、淮南諸道軍隊交給王式指揮。
王式進入浙東觀察使治所越州,與鄭祗德交接政務后,便開始重新修訂軍令、軍紀。經過王式的整治,先前叫嚷軍餉用度不足的人不再吭聲了,聲稱患病臥床的也起來干事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戰的人也不再說話了。
王式還了解到,先前,裘甫派間諜潛入越州,越州軍府官吏竟收藏他們,給他們提供飲食。州府文武吏也往往暗中與裘甫軍通款,以求城被賊軍攻破的日子,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兒女。州府中的秘密和暗語,裘甫軍全都從他們那里得知。
王式暗中將這一切查明,把通敵將吏全部逮捕處斬,嚴格門禁法規,規定沒有經過嚴格檢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這樣裘甫無法再探聽官軍的虛實。
鞏固了后方以后,王式開始布置對裘甫作戰,實施自己的戰略意圖。
王式命令越州所屬諸縣打開倉庫儲糧,用以賑濟貧苦乏食的百姓,有人提出疑問“裘甫賊寇還未消滅,軍糧正急于要用,不可散發。”
王式說:“這就不是你所能知道了的。”
有人請求建烽火臺,用來敬報賊寇的來犯,以及報告來犯賊寇的遠近、眾寡。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應。眾將士不知王式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有人甚至懷疑王式會不會用兵。
對裘甫賊軍的進攻開始了。王式挑選出懦弱的士兵,讓他們騎上強健的戰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為偵察騎兵,前去料敵。
部下眾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但也不敢多問。
官軍在王式的指揮下,幾次與裘甫軍交鋒,大敗賊軍,最后裘甫被圍困在剡縣城中。賊軍城中無糧,水源被斷絕,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在慶功會上,王式與大家痛飲,歡笑。諸鎮將領對王式的指揮作戰的奧秘仍不理解。于是前來向王式請教說:“我們這些人生長在軍隊行伍之中,久經戰陣,今年能夠隨從您攻破裘甫賊黨,實在是榮幸,但我們有些事仍然沒有明白過來,敢問明公:您剛到越州赴任時,軍糧正極緊張,而您卻將官府倉庫的屯糧散發給百姓,賑救貧困乏糧者,其中用意是什么?”
王式解釋說:“這個道理容易理解,裘甫賊眾聚谷米引誘饑餓的人民,我分發糧食,饑民就不會被裘引誘入伙為盜,況且諸縣守兵極少,裘甫賊軍趕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為賊寇的資糧,為盜賊所用”。
諸將又問道:“您不設置峰火臺,這又是為什么?”
王式說:“設鋒火臺不過是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軍隊都已安排了任務,全都開撥,越州城中沒有軍隊可用作援兵,設置烽火臺不過是徒費功勞,驚擾士民,使我軍自亂潰散而已。”諸將又問:“您派懦弱的士兵充當偵察兵,而且給他們配以很少的武器,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淡淡的一笑,說:“如果偵察兵選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給鋒利的兵器,遇到敵人就可能會不自量力上前搏斗,搏斗戰死,就沒有人回來報告,我們就不知道賊軍的到來,這樣的偵察兵有什么用呢。”
眾部將聽完后,一一點頭,都十分佩服王式有謀略,并說道:“這都不是我們的智力所能達到的!”
【簡評】
王式之“儒”,并不在于他僅僅只能舞文弄墨,吟弄風月,而是用兵有道。觀其破賊寇的整個用兵過程,大有漢將韓信的風度。其多調派軍隊、整肅軍紀、開倉賑災、弱兵偵察等等做法,雖孫、吳用兵不過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