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陳紹臨危應變轉危局

天下之事,本無一定之規,變化萬端,令人揣摩不定。面對風云突變的形勢,是以不變靜觀其變?還是主動謀變,以變制變?答案當然是后者。

變能求生,變能生存,變能轉危為安。若臨危不能應變,等于把機會拱手相讓于敵人。因此“變”中自有錦囊在,無窮奧妙在變中。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末帝朱友貞命寧國節度使王茂章擔任淮南西北行營招討應接使,率軍1萬余人,進攻南吳盧(今安徽省合肥市)、壽(今安徽省壽縣)二州。

南吳鎮海節度使徐溫,平盧節度使朱瑾率軍迎擊后梁軍隊。雙方在趙步(今安徽省壽縣東北)遭遇。這時,南吳兵馬還沒有完成集結,徐溫只有4000余人迎戰王茂章。雙方交戰之后,后梁軍戰斗力頗強,徐溫寡不敵眾,不能抵擋,只好向后撤退。王茂章乘勝追擊,眼看追到峽谷入口了,南吳官兵見沒有退路,都大驚失色。在這危急關頭,南吳左驍衛大將軍陳紹,急中生智,揮舞長槍,大聲呼喊道:“誘敵深入,現在已經夠了,可以開始反攻了!”

他一面喊著,一面掉轉馬頭沖向后梁軍隊。后梁軍聽他大喊,以為中了埋伏,不覺驚慌起來,陣腳遂亂。陳紹奮勇沖入敵陣,他的部下起初還未明白,見他躍馬還斗,也都紛紛追隨,吶喊廝殺。后梁軍抵擋不住,只得收軍撤退。徐溫見狀,不由得大喜。他拍著陳紹的背說:“你真是好樣的。要不是你的機智英勇,我今天真不知會遇到什么情況。”徐溫賞賜給他金銀綢緞,陳紹全部都分給了他的部下。

不久,南吳各路兵馬全部到齊了。雙方在霍丘再次會戰,后梁軍大敗。王茂章率數名騎兵,親自在后面警戒,南吳追兵不敢緊逼。當初,后梁軍南下,徒步趟過淮河(冬季是枯水季節)時,在淺水徒步道上,都插上了標幟。南吳霍丘守將朱景,待梁軍過后,派士兵把這些標幟接在木板上,把它們移放到深水地方。等到后梁敗軍奔回,依照標幟的指示,趟水過河時,又淹死了一大半。

【簡評】

戰爭中的情況千變萬化,常常難以預料。這就需要軍事指揮者審時度勢,根據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果斷地采取應變措施。

《三國演義》是一部“智囊大全”,其中有許多權變之術。如諸葛亮在勸劉備作漢中王時說過:“今宜從權,不可拘執常理。”此話道出以變制勝的謀略思想。

陳紹臨危不懼,隨機應變,才得以扭轉局面,使吳軍反敗為勝。而霍丘守將朱景將敵軍的水道標志移到深水處,不費一兵一卒便使敵軍損失大半,也稱得上是出色的應變之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定县| 兰溪市| 竹山县| 永宁县| 天水市| 独山县| 平定县| 中牟县| 桦川县| 新竹县| 泗水县| 巧家县| 章丘市| 荣昌县| 洱源县| 东光县| 连江县| 黎川县| 龙川县| 威信县| 新龙县| 伊吾县| 东乡| 富裕县| 苍梧县| 永川市| 浏阳市| 曲阜市| 正阳县| 连平县| 资溪县| 长岭县| 威宁| 泽库县| 赤水市| 惠东县| 鲁山县| 朝阳市| 凤城市| 沧源|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