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戰(zhàn)略戰(zhàn)術
- 石地
- 916字
- 2021-11-26 16:06:43
餌兵勿食
【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鉺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孫子兵法·中卷·軍爭篇》)
【譯文大意】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占據(jù)高地的敵人,不要仰攻;對背依山丘而下的敵人,不要去迎擊;對偽裝敗退的敵人,不要去跟蹤追擊;對精銳的敵人,不要去攻擊;敵人以小利來引誘時,不要上鉤;對班師回營的敵人,不要阻擊;圍剿敵人時要留個缺口,網(wǎng)開一面;對陷于絕境的要拚命的敵人,不要過分追迫,這就是用兵的原則。
【闡釋】軍爭之大忌,則是在向陵、逆丘、從佯、攻銳、食餌、遏兒、迫窮等情況下,切勿輕易用兵。敵人占據(jù)山陵,依險阻,又可施用弓箭和滾石,所以不要仰攻。敵人剛開始作戰(zhàn);兵勢雖不弱,但退卻,則定有埋伏,不要去追擊。敵人乘銳而來,不要迎擊,可暫時回避,挫其銳氣,待其氣衰,則可戰(zhàn)而取之。敵人對我施以小利,必有目的,不要貪利而致敗。返營的敵人為回歸叮死戰(zhàn),不可阻攔。圍剿敵人時,要留出一面,敵人知道有退路,不會拚死戰(zhàn)守,而且還可在敵人逃跑必經(jīng)之路,設下埋伏,進而殲之。窮寇也不可過分追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原則。下面舉其中兩個例子。
公元200年,袁紹率兵追擊曹操,曹操僅600名騎兵,駐在南坂。而袁紹有五六千騎兵,10倍于曹軍。曹操的謀士荀攸建議用引誘敵人上鉤的計謀,曹操命令騎兵解下馬鞍,到敵人來的方向放馬休息,并把軍用物資放到道路上,袁紹軍隊追來后,就爭搶輜重,使隊伍混亂不堪。這時,曹軍乘機突然反擊,大破袁軍。香餌之下,必有懸魚。所以,孫子說:“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而“圍師必闕”,則是一種虛留生路,預伏殲敵的謀略。
我軍歷史上著名的魯西戰(zhàn)役中,蔣嫡系王敬久部的三個半旅,被我軍包圍在六營集。擁有現(xiàn)代化裝備的敵軍雖已成驚弓之鳥,但是,如果我采取四面包圍的方針,定會造成困獸之斗,而造成我軍傷亡加大。于是劉鄧首長決定采取“圍三闕一,網(wǎng)開一面,虛留生路,暗設口袋”的方法。總攻開始,敵人左沖右突,無路可逃,最后鉆進了我預設的口袋,被我全殲;
毛澤東同志曾說:“主動權不是任何天才家所固有的”,而“是要有意識地去爭取的東西。”在兩軍對戰(zhàn)當中,如何趨利避害,掌握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