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憲實講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 孟憲實
- 620字
- 2021-11-17 18:16:52
第一講 殿下的早年生活
不想當太子的皇子不是好皇子。用最不想當太子的姿態,李治當上了太子,絕非偶然。他把李唐家族最信奉的老子教條,發揮到了極致。
唐高宗李治,貞觀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出生;貞觀五年,被冊封為晉王(4歲),貞觀十七年四月七日,被冊封為太子(16歲),貞觀二十三年六月一日,即位,年齡22歲。公元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56歲。
唐高宗是唐太宗的第九個兒子,字為善,小名雉奴。他是長孫皇后生的第三個兒子。他有兩個親哥哥,大哥原太子李承乾比他大9歲,二哥李泰比他大7歲。
李治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從人們對他的稱呼看,第一個階段是殿下時期,第二個階段是陛下時期。唐太宗在世的時候,李治是殿下;唐太宗去世,李治即位,開始了陛下時代。
李治在貞觀五年(631)被冊封為晉王,當時4歲。從此以后,他開府設官,被尊稱為“殿下”。貞觀十七年,在他16歲的時候被冊封為太子,從此他居住在東宮,地位有了提高,但是稱呼還是殿下。
我們先給大家介紹的是殿下時期的李治。
殿下時期,李治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貞觀十七年(643)以前的殿下生活,是風平浪靜的。貞觀十七年(643),是驚濤駭浪的。確立了太子地位以后,暗流涌動。
早在李治出生之前,他的大哥李承乾已經被確立為皇帝的繼承人。所以,李治從小開始,就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皇子,雖然皇帝多了一個兒子很高興,但是誰也沒有對他報以太多的希望。
關于李治,歷史的記載很少,大約有如下幾件事情。這幾件事,都發生在李治從出生到當太子之前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