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先進第十一

  • 論語 大學 中庸
  • (春秋)孔子著 辜鴻銘譯注
  • 5958字
  • 2021-11-20 22:03:26

11-1

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辜譯】

孔子說:“上一代人在藝術和精修方面,有人認為比較粗陋;而當代人在這些方面更優雅。但是以我的經驗看,我更傾向于上一代人的風格。”

11-2

子曰:“從我于陳、蔡者,皆不及門也?!钡滦校侯仠Y、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辜譯】

孔子在年老的時候說:“我前些年周游列國時,跟著我共患難的學生,現在卻沒有一個人留在我身邊。”

“在信仰和行為方面與眾不同的有顏淵(顏回)、閔子騫(憫損)、冉伯牛(冉耕)、仲弓(冉雍);以口齒伶俐、能言善辯而知名的有宰我、子貢;以管理才能而著稱的有冉有、季路(子路);以文學而知名的有子游、子夏。”

11-3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辜譯】

孔子評價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說:“就是這個回(對這位學生大家都熟知的稱呼),他從來沒有幫助過我。不管我對他說什么,他都會心悅誠服?!?

11-4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辜譯】

孔子評價另一位學生閔子騫(閔損)說:“他確實是個孝子。有目共睹的是,不管父母怎么說他,他都沒有怨言。”

11-5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南容,即南宮適)喜歡反復吟誦《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蘭之玷,不可為也?!保ㄊ^上的污點可以被磨掉,但是說錯的話卻永遠不能收回。)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11-6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辜譯】

孔子的祖國(魯國)一位掌權的貴族部長(季康子)問孔子,他的學生中誰有真才實學。

孔子回答:“以前有一個叫顏回的,他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但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現在沒有一個像他那樣的人?!?

11-7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辜譯】

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去世后,顏回的父親(顏路)請求孔子賣掉馬車,好買棺槨來安葬顏回。

孔子回答:“(雖然顏回和我的兒子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兒子終究是自己的兒子,而不是別人的兒子。我自己的兒子去世的時候,也只是用簡單的棺材埋葬,并沒有準備外棺。我不能賣掉馬車步行出門,好讓你給你兒子買外棺。因為我還有幸在國家議會中任職,(按照禮儀)外出時是不允許步行的。”

11-8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辜譯】

當孔子第一次聽到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去世的消息時,放聲痛哭:“唉!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

11-9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痹唬骸坝袘Q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辜譯】

當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去世的時候,孔子放聲痛哭。旁邊的人紛紛安慰他:“先生,請不要太過悲傷!”

“我悲傷過度了嗎?”孔子回答,“但是,如果我不是為他這么悲傷,又會為誰這么悲傷呢?”

11-10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遍T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辜譯】

當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去世后,孔子的其他學生建議隆重安葬他。但是孔子說:“不要看我的面子這么做?!?

盡管如此,學生們還是隆重地安葬了顏回。

后來孔子對學生說:“回(對這位孔子最喜歡的學生大家都熟知的稱呼)對待我就像對待父親一樣,但是我卻不能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對待他。這不是我的錯。哎!是你們這些人的錯呀!”

11-11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辜譯】

一位學生(子路)問孔子應該如何對待逝者的靈魂。孔子回答:“我們對在世的人還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為什么要問對死人的義務呢?”

這位學生(子路)繼續詢問死亡是怎么回事??鬃踊卮穑骸拔覀冞€不明白活著的事情,為什么要問與死有關的事情呢?”

11-12

閔子侍側,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叭粲梢玻坏闷渌廊??!?

【辜譯】

有一次,幾個學生站在旁邊伺候孔子,其中一位學生(閔子騫)顯得和悅而溫順;勇猛的仲由(子路)站得筆直,像一位士兵;另外兩個學生(冉有和子貢)則顯得坦誠敦厚??鬃涌粗麄?,非常高興。但是他又說:“像由(子路)那樣站著,恐怕不會壽終正寢吧?!?

(*這個預言最后變成了現實。勇猛而俠義的仲由(子路)后來在一次平息暴民叛亂的保衛戰中犧牲。臨死前,他的頭盔在戰斗中被擊落到一邊,他鎮靜地扶正頭盔,說:“作為一位紳士,就是死,也要衣冠整齊!”)

11-13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辜譯】

孔子的祖國(魯國)有些當權者提議修建一座新的政府大樓??鬃拥囊晃粚W生(閔子騫)說:“為什么不保留原來的大樓,重新翻修一下,以適應當前的需要呢?為什么要建一座新的大樓呢?”

“這個人,”孔子說(指那位學生閔子騫),“平時很少說話;但是只要他一開口,總能說到要害?!?

11-14

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辜譯】

有一次,孔子斥責他的學生、勇猛的仲由(子路)說:“那個吹喇叭的人再也不許進我的家門?!睆哪且院?,其他學生開始瞧不起仲由(子路)。但是孔子又說:“那個人(子路)在學習方面已經找到了門路,只是還沒有完全進入其中罷了!”

11-15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痹唬骸叭粍t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貢)問孔子另外兩位學生(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誰更優秀。孔子回答:“一個(子張)已經超過了標準,另一個(子夏)還稍有不足。”“那么,”這位學生(子貢)回答,“第一位(子張)比后一位(子夏)更優秀吧?”“不,”孔子回答,“超過標準和稍有不足同樣糟糕。”

11-16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辜譯】

孔子的祖國(魯國)最有權勢的貴族首領(季孫氏)積攢了巨大財富。孔子的一位學生(冉有)給這位貴族當差,對居住在這位貴族土地上的人民搜刮錢財,使得他的主人本來已經巨富的資產大幅增加。“他不再是我的學生,”談到上面提及的學生(冉有)時,孔子大聲向其他學生宣布,“大聲喊出來吧!孩子們,一起去攻擊他!”

11-17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

【辜譯】

孔子評價他的四位學生說:“一個(高柴①)簡單明了,一個(曾參)反應遲鈍,一個(子張)華而不實,一個(子路)莽莽撞撞。”

注釋

①高柴(前521-?),姓高名柴,字子羔,又稱子皋、子高、季高、季皋、季子皋,少孔子三十歲。春秋末齊國人??组T“七十二賢”之一。以尊老孝親著稱,拜孔子為師后,從未違反過禮節。高柴在魯、衛兩國先后四次為官,是孔門弟子中從政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一個。任衛國獄吏時,不徇私舞弊,為官清廉,有仁愛之心,受到孔子稱贊。

11-18

子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辜譯】

孔子評價他最喜歡的學生顏回和另一位學生(子貢)時說:“這就是顏回,他幾乎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完人,可惜他的生活總是陷入貧困。而另一個人(端木賜)不相信鬼神,但是他做買賣,財富能不斷增長,而且他對事情的判斷總是那么正確?!?

11-19

子張問善人之道。子曰:“不踐跡,亦不入于室?!?

【辜譯】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才算是誠實的人。“誠實的人,”孔子回答,“不偏離常規*,也不假稱信奉什么教義秘密?!奔慈魏涡再|主義的秘密。

(*文學修辭稱“不按常規辦事”,或者卡萊爾所謂的“公式化”。)

11-20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辜譯】

然后,孔子繼續說:“現在的人對他們信奉的東西極為誠摯。他們真的是聰明而高尚的人呢,還是只在表面顯得莊重呢?這正是我想知道的。”

11-21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惫魅A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弊釉唬骸扒笠餐耍蔬M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辜譯】

一位學生、勇猛的仲由(子路)問孔子,是否能將所學到的知識立即用于實踐?!安恍校笨鬃踊卮穑澳銘撓葐栆幌赂改负图抑欣先说目捶?。怎么能自己決定立刻將所學的知識用于實踐呢?”

另一位學生(冉有)在其他場合問孔子同樣的問題?!翱梢裕笨鬃踊卮?,“馬上就去做吧?!?

隨后,另一位學生(公西華)大著膽子問孔子,為什么對同樣的問題給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回答。

“這是因為,”孔子回答,“一個人(冉有)太懦弱,因此我說讓他立即去做,是為了鼓勵他。至于另一位(子路),他太魯莽了,因此我讓他先問父母長輩的意見,是為了約束他?!?

11-22

子畏于匡,顏淵后。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辜譯】

孔子帶學生周游列國時,有一次在某個地方(匡)遭到暴民的襲擊而受到威脅。其中一個學生、孔子最喜歡的顏回和大家失散了。后來,當這個學生(顏回)回來后,孔子說:“我擔心你被殺害了。”這個學生(顏回)回答:“老師您還活著,我怎么敢讓自己死呢?”

11-23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痹唬骸叭粍t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辜譯】

孔子祖國(魯國)的掌權貴族家族的一位成員(季子然),在談到孔子的兩位在季氏當差的學生(子路和冉有)時,問孔子這兩個人是否稱得上政治家。“哦!”孔子回答,“我還以為你是想問我對其他事情的看法呢,原來是問他們倆呀。這是你想全部知道的嗎?我認為,政治家是指那些根據職業道德來事奉主人的人;但是,一旦他們發現無法堅持職業道德時,就會不再事奉主人。至于你提到的這兩位——他們可以稱為政客,而不是政治家?!?

“但是,”這位貴族繼續問,“這兩個人會做任何要求他們去做的事情嗎?”“殺父弒君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笨鬃踊卮?。

11-24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弊勇吩唬骸坝忻袢搜桑猩琊⒀?,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

【辜譯】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勇猛的仲由(子路)任命一位非常年輕的人(子羔)去擔任一個重鎮(費城)的行政長官?!澳氵@是在誤人子弟呀!”孔子對他說。

“為什么?”學生(子路)回答,“那個地方有那么多百姓需要管理,還有關系到國家利益的事情需要做決策。這些也都是學習,為什么一個人必須讀書才算學習呢?”

孔子回答:“這正是我不喜歡凡事總愛巧言善辯之人的原因?!?

11-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扒?,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薄俺?,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薄包c,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痹唬骸澳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痹唬骸胺蜃雍芜佑梢玻俊痹唬骸盀閲远Y。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薄拔┣髣t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惟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辜譯】

有一次,孔子的四位學生坐在一起侍奉孔子。

孔子然后對他們說:“諸位,我只是比你們年長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你們平時總說沒有人賞識自己,但是假如你們被權貴賞識,那么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能做什么呢?”

勇猛的仲由(子路)毫不猶豫地立即回答:“如果我能管理一個小國的事物,即使這個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而且這個國家正遭受別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內備受饑荒的困擾——如果讓我治理這樣的國家,只要三年時間,我就可以讓人民變得勇敢,而且知道他們的職責?!?

孔子聽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回頭問另一位學生(冉有):“你呢?你怎么說?”

“我可以,”這位被問到的學生(冉有)說,“如果讓我治理一個國家,也就是擁有三四流國力的那種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三年時間,我可以讓老百姓生活富足。至于教育這種比較高尚的事情,我會讓跟隨我的聰明而高尚的人去做?!?

然后孔子扭頭問另一位學生(公西華):“你呢——你怎么說?”

這位學生(公西華)回答:“我不敢說一定能做到,但是我會竭盡全力去做。如果國家需要我履行一些職能,比如接待外賓和公共集會之類的事情——我會穿著體面的服裝去做,在這些活動中,我想我可以充當一個副手?!?

“那么你呢?”孔子問四個學生中的最后一位學生(曾皙①),“你怎么說?”

被問到的最后一位學生(曾皙)放下正在演奏的瑟,站起來回答:“我所想的和這幾位提到的完全不同。”

“那有什么關系?”孔子回答,“我們只是談論每個人的想法罷了?!薄澳敲?,”這位學生(曾皙)回答,“假設我們現在正好是春末時節,因為天氣越來越暖和,我們都脫去冬天的衣服,換上光鮮靚麗的春裝,那么我會建議帶上五六個朋友,再帶上六七個小孩,然后一起到那條非常浪漫的河流中去洗?。浑S后,我們一起到古老的露臺上吹風納涼;最后,我們一路唱著歌,悠然自得地回家?!?

“哎!”孔子隨后嘆息一聲說,“我同意他的說法?!?

隨后,當上面四位學生中的三位(子路、冉有、公西華)離開后,最后一個說話的學生(曾皙)留下來,問孔子:“對于其他三個人說的話,您有什么看法?”

“他們,當然,”孔子回答,“只是說出各自的想法罷了?!?

“但是,”曾皙問,“您為什么要笑第一位(子路)呢?”

“哦,”孔子回答,“治理一個國家需要準確判斷和謙虛禮讓。但是他說話一點都不謙虛,因此我笑他?!?

“但是第二位學生(冉有)呢?”這位學生(曾皙)繼續問,“難道他沒有談論治理國家的事務么?”“怎么?”孔子回答,“你聽說過一個三四流國力的國家不算是一個國家嗎?”“那么,”這位學生(曾皙)繼續問,“第三個說話的(冉有)——難道他談論的不是一個大國的事務嗎?”

“有朝廷、有外賓接待、有公共集會,”孔子回答,“除了在帝國下屬的侯國朝廷可以看到這些事情,你還能在哪里看見呢?第三個發言的(冉有)謙虛地說,他在這些職能上可以當一個副手。如果像他這樣的人只能做副職的話,那么誰又適合做正職呢?”

注釋

①曾皙,名點,字子皙,春秋時魯國人,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學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與顏回之父顏無繇、孟子之父孟孫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廟后部的崇圣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五大连池市| 错那县| 铜鼓县| 应城市| 犍为县| 永顺县| 思茅市| 文昌市| 耒阳市| 临邑县| 当涂县| 吐鲁番市| SHOW| 中卫市| 富顺县| 乐山市| 三门县| 花莲市| 昌宁县| 彰武县| 洪雅县| 吉林省| 扶风县| 黎川县| 本溪| 县级市| 凤冈县| 醴陵市| 平遥县| 文登市| 和硕县| 鸡西市| 新郑市| 琼结县| 锦州市| 建瓯市| 廉江市| 噶尔县| 天柱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