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藍鴝走后不久又迎來了知更鳥。他們成群結隊地在田野和樹叢中搜尋著食物。你會在草地、牧場上,還有山坡上聽到他們的叫聲。走在樹林中,會聽到落葉伴著他們的翅膀的嗖嗖聲,刷刷作響。空氣中彌漫著他們愉悅的叫聲。他們精力充沛,活潑自如,跑、跳、尖叫,在空中互相追來逐去,在樹叢中快速做著俯沖橫掃的飛翔動作,速度可謂驚險。
制糖——一個自由自在、令人陶醉的,可以邊工作邊玩耍的職業,至今,像在新英格蘭一樣,在紐約的許多地區還保留著這樣的職業——知更鳥便是工作人員永遠的陪伴。當天氣晴朗、地面干凈時,你可以隨時隨地見到他。日落之時,他落在高大的楓樹之上,凝視天空。帶著徹底放縱自我的心情,唱起簡單的曲子。他處于光禿荒涼的樹木之中,處在潮濕陰冷的地面之上。這時的空氣中仍帶有冬天的寒意。全年中,沒有比他唱得更優美和更恰到好處的。這是與此時此景的匹配。音調如此圓潤真切,雙耳對這音調如此癡戀。這是冬日的第一個音符。冬天的咒語也被徹底打破,而對這音符的回憶還遙在。
知更鳥是最優雅的戰士之一。據我所知,沒有比初春時,見到兩只雌性知更鳥在草地上互相挑戰、雀躍的場景更加美麗的。他們如此禮貌而又拘謹地注意著對方。彼此追逐躲閃,一會兒跳躍成曲線形,一會兒又優雅地突圍對方。首先,其中一只鳥跳出幾尺之外,接著另一只鳥也做出同樣的動作。他們以真正軍隊的風格筆直站立著。這時,他的同伴饒過他,在他周圍描畫了一個橢圓。與此同時,兩只鳥發出優美而又滿意的鳴叫,音調高亢而又有所收斂。他們之間是情人關系,還是敵人關系?觀察者一直心存疑慮。一眨眼的工夫,他們跳動了起來,彼此的喙鎖在一起。這時疑惑才解除。他們飛了大概幾尺高,實際卻未曾打擊到對方。他們都會躲避對方的每個撞擊,配合對方的每個動作移動。他們互相追隨對方,到田野樹叢中,到草坪地面上,沉著冷靜,不失尊嚴。羽毛稍加鋪張,胸脯具有光澤。他們的尖銳的戰爭之歌依稀可以聽到。總體來說,這是我這個季節見證的最有禮貌、最有教養的一場戰爭。
四月下旬,我們經歷了我稱之為“知更鳥的吵鬧”的場面。三四只鳥爭相沖向草坪,又落在一棵樹上,或者是灌木叢中,偶爾落在地面上。他們以最高的音調鳴叫,到底是因為高興,還是憤怒,很難辨別。這隊鳥以一只雌鳥為中心。很難看出,追求她的雄性鳥之間是敵人關系,倒十分像他們要聯合起來把她趕出地盤。不管怎么樣,這些比賽的內容僅限于瘋狂地向前沖。也許,這只雌鳥對她的追求者喊道:“誰能先碰到我誰就算贏。”她像一支離弦的箭一樣飛馳而走。雄鳥們喊道:“同意。”他們開始追逐雌鳥,每只雄鳥都想超越另一只雄鳥。這場比賽非常簡短,還沒等回過神來,大伙已散開。
我在小屋生活的第一年,一對知更鳥試圖在我門廊屋頂下的圓木上筑巢。然而,那里并不適合筑巢。這兩只鳥花費了將近一周的時間,也浪費很多勞力,才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帶來的用來打基的粗糙材料,在圓形的木材表面無法固定。一陣微風吹過,這些材料就會被掃走。我的門廊中多日來都散落了一些小樹枝和草稈。最終他們還是放棄了筑巢。等到來年這個季節,一對比較明智且有經驗的知更鳥又開始嘗試筑巢,并且成功了。他們把巢筑在與木板相連的椽子上。他們一開始就使用泥巴,抬高并支撐起最初的小樹枝和稻草,一會兒就完成了一個結實、形狀美觀的結構。當小家伙們開始飛動時,你會注意到有趣的一幕,似乎像其他家庭一樣,有一只年長的和一只年輕的。其中一只總比其他的大一些。難道這對做父母的鳥,故意喂給這只鳥額外的食物,以促使他們的后代可以一下子來到這個世界?無論如何,其中一只幼鳥比其他幼鳥離開巢穴早一天半。我碰巧看到這一幕。似乎有種出巢的沖動勁頭向這只幼鳥襲來。他的父母親在幾碼外的巖石上,用安慰的叫聲鼓勵著他。他發出有力而尖銳的鳴叫,以回應這些鼓勵。他越過鳥巢邊緣,爬到板子上,向前走了幾步,然后又走幾步,到了離鳥巢大約有一碼遠,接近木材邊緣的地方,可以自由飛到空中的地方。他的父母親似乎喊道:“加油。”但是他們的鼓勵不足以使他跳躍起來。他環顧周圍,看看離家有多遠,又蹦跳著回到鳥窩。爬進窩中,他像一個被嚇壞的孩子。這是他走向世界的第一段旅行,然而戀家情結很快又促使他回到窩中。幾個小時后,他又行至板子末端處,而后又轉回去,匆匆回到鳥窩。第三次出來的時候,他更具有膽量,翅膀更加有力,伴著一聲鳴叫,跳進空中,輕而易舉地飛到十幾碼的巖石上。相繼,每只幼鳥,相隔差不多一天的時間,都以相同的方式,離開鳥巢。第一次旅程總會是這樣的:沿著木板走幾尺遠,突然因為離家距離那么遠感到恐慌,又匆匆回到窩中。第二次,或許還有第三次場嘗試。最終他會飛跳入空中,一發不可收拾。叫囂著,飛到附近的灌木叢上或是巖石上。幼鳥一旦學會飛行,再也不愿回到鳥巢中。第一次自由地展翅,便永久斷絕了他們的戀家情結。
最近我在一個鄉村庭院內觀察到一只知更鳥挖掘蛆蟲的場景。一只知更鳥抓到一只蛆蟲,再把他拖到草地上。這種場景司空見慣。可是,專門挖掘蛆蟲,并把大白蛆放到地上,我卻從未見到過。我說到的這只知更鳥,還在不遠的楓樹上育有一窩幼鳥,并在周圍非常勤奮地尋找食物。她像其他知更鳥一樣,在矮草叢上跑來跑去,每走幾尺就停下來。姿態僵硬挺直。有時候會朝著地面突然低下頭,目光和耳朵一時都集中在這塊地上。過后,用喙用力地挖掘草皮。每嘗試一次,態度就會隨之改變。他警覺謹慎地拋起草根,還有小塊的土壤。越掘越深,也變得越來越興奮。直到最終抓到一只肥大的蛆蟲。幾天內屢次看到她這樣挖掘蛆蟲,并銜到地面上。她怎么知道哪個地方可以挖掘到蛆蟲?昆蟲都處于地面以下一尺深處。難道他能聽到蟲子咀嚼草根的聲音,又或是能看到蛆蟲在草皮下的移動?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他每次都會準確無誤地捕獲到他的獵物。只有那么兩次,我看到他,刺入幾下然后又停下來,好像是一時被愚弄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