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啟動黃金圈思維
- (英)西蒙·斯涅克 戴維·米德 彼得·多克爾
- 1381字
- 2021-11-05 10:45:13
將為什么化為行動
穿著嶄新灰色西裝的人力資源總監抬頭看向艾米莉,用他慣常的口吻問道:“那么,你可以為我們公司帶來什么?”
在大學畢業前的幾個月里,艾米莉應聘了一家大型跨國公司的工作崗位。艾米莉是個成績全優的學霸,拿著全額獎學金上的大學,因此輕而易舉地通過了第一輪篩選,現在是小組面試,她坐在這一邊,桌子另一邊是人力資源總監和另外三個高管。艾米莉的簡歷足以告訴他們她有多聰明,但她缺乏真正的社會經驗,這一點令他們擔心。更重要的是,他們想確定艾米莉是否適合他們的企業文化,以及會如何應對壓力。
人力資源總監換了個更詳細的問法:“這個崗位有很多杰出的應聘者。跟我們講講你有什么他們沒有的優勢?”
艾米莉是個認真細心的人,面試前,她竭盡所能了解了這家公司的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其他候選人也都能查得到。因此,艾米莉選擇更進一步,展露自己的為什么。
“在談論我可以為貴公司帶來些什么之前,”她鎮定地說道,“我想先談談每天激勵我起床的動力是什么。
“我努力幫助他人做最好的自己,這就是激勵我的動力。根據貴公司網站的信息,我覺得這也正是你們所秉持的信念。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來申請成為貴公司的一員呢?”
這句話激發了人力資源總監和高管們的興趣。
他們不再翻看手里的簡歷,紛紛抬頭正視她。接著艾米莉才開始了更常見的自我推銷套路——談論自己的技能和優勢,但此時,她已然贏下了這場面試。第一輪的“交鋒”持續了不到30秒,但已經說服面試官,讓他們決定聘用艾米莉了。從自身為什么說起的做法,讓她得以與面試官的大腦邊緣腦,也就是決策腦區直接對話。她沒有一味展示自己具備何種能力,而是選擇將真正的自己展示出來,這樣的做法立刻幫她在自己與面試官之間建立了真誠的聯系。她只需要做到這些就夠了。直覺告訴他們,他們希望艾米莉加入自己的團隊。
艾米莉也比較坦率。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她沒有花時間針對一大堆假設問題思考機智的對答,她將重點放在了如何能更自在地說出自己的為什么。她必須做的就是“聽從自己的內心”(也就是她的邊緣腦)來談論激勵她想在這家公司工作的原因。后續的面試流程更像是溝通而非盤問,她的所有回答都證明了面試官們的直覺是對的。面試結束后,她甚至還沒到家就接到了公司的錄用電話。
工具可以有許多不同用途。比如錘子,既可以用來給畫框釘釘子,也可以用來建一整棟房子。為什么也是一個多功能工具,應用范圍可大可小。我們可以用它來讓自己在面試中大放異彩,也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的團隊。企業家可以用它來指導一個新的風險項目,也可以用它來管理整個企業。公司可以用它來激發營銷活動的靈感,也可以用它來徹底改變自己的企業文化。一個工具,萬千用途。
你也可以將為什么看作一塊拼圖。當你明確知道自己這塊拼圖長什么樣時,要判斷它適合放在哪里,不適合放在哪里就要容易得多。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更快更篤定地做出決定。如果其他人可以看見你的拼圖,他們就能知道你的拼圖和他們的是不是契合。如果契合,圖像就會開始成形。在現實世界中,這就像是一群人匯聚成一個團隊,推進一個共同的愿景,就像聘用艾米莉的人一樣,知道該邀請誰加入自己的團隊。
要開啟職業生涯或創業有兩種方法。我們可以一輩子固守傳統的方式,通過“狩獵”和“啄食”尋找機會或客戶,期望能撞上大運。或者,我們可以帶著目標度過這一生,知道自己那塊拼圖的樣子,知道自己的為什么,然后直接走向適合我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