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惡的吳國侵略者終于被趕出了楚國,楚國人民熱烈歡迎楚昭王回到郢都。
經歷了一場磨難后的楚昭王感慨萬分,他決定要做一個對楚國有利、人民歡迎的好楚王。
坐在自己熟悉的王位上,楚昭王不禁想起自己出逃時,郢都的父老鄉親來送他的情景。
當時,楚昭王非常慚愧,他由衷對自己的子民道:
“不谷不肖,丟失先王都城。大家回去吧,不要管不谷了。楚國這么大,不愁沒有楚王。從此以后,大家忘了不谷吧,不谷此生將湮滅于紅塵了。”
人民群眾是怎么回復他的呢?
“楚國有象您這樣的大王,是楚國之幸也。”
于是,在軍隊打不過吳國的情況下,百姓們以必死之心保護著楚昭王!
史料并未記載普通老百姓如何為楚昭王赴死的例子,但想想當初吳軍一路追殺楚昭王時,一定會有許多楚國人為了自己的大王而慷慨赴死!
就象幾千年后,老百姓為了保護八路軍戰士,甘愿被敵人屠戮!
現在,楚王回來了,楚國也就回來了!
是的,楚國人民都將希望放在了這位年輕的楚王身上,此時的楚昭王承載了太多太多的愛國熱情。鳳凰涅槃,楚國,就看你的了。
楚昭王不會讓楚國人民失望的!
回郢都楚王宮后,楚昭王并沒有回寢宮休息,而是直接辦公。
確實,現在整個郢都尤其是王宮已經被吳國糟蹋得不成樣子了,需要年輕的楚昭王好好整理整理思路了。
楚昭王的勤政卻可憐了楚昭王夫人。她見楚昭王回來了,本應該是很高興的,但卻不見他來寢宮,立即認為是怎么一回事了。
是的,王宮被吳軍占領,自己以及一干后宮佳麗均失身于吳王闔閭,已經沒臉見大王了。
當夜,楚昭王夫人自盡于楚王宮。
楚昭王聞訊后傷心不已,自責不已。隨即傳令:后宮之辱,實乃不谷之過,眾女休得多想,照常上班下班。
一連串的打擊令楚昭王變得更加堅毅,他第二天先率眾臣祭告宗廟,向歷代先王告罪,然后查看祖先陵墓是否受到破壞。
最后,升殿上朝。
在眾人的一片祝賀聲中,楚昭王并沒有半點喜悅之色。他鄭重道:
“不谷任用奸人,導致國家到了敗亡邊緣。如果沒有眾卿家,楚國哪還能見天日?不谷哪還能坐在此位?
一切,都是不谷之罪!大楚如今光復,全憑眾卿之力,不谷代表歷代先王,向眾卿致謝!”
說罷,楚照王站起來,向眾臣略略俯首。
眾臣皆下跪,連說不敢,心里都不由感慨,大王謙虛有禮,楚國必將重新站起來強起來!
楚昭王重重犒賞了贏蒲、贏虎及各秦軍將佐,重金撫恤了死難的秦軍將士,并準備了厚禮,派出使者隨秦軍赴秦國致謝。
再是率眾官至軍營,犒賞全體將士,厚恤死難的士兵家屬。一時,軍民歡呼,熱血沸騰。
再是論功行賞。
楚昭王任用王兄公子熊申為令尹。
熊申,楚平王庶長子,忠誠有才,郢都失陷后,他沒來得及跟上楚昭王,只好乘亂逃出郢都,到了脾泄。
為吸引吳軍注意,他特意假冒楚昭王,讓世人都認為楚昭王就在脾泄,大大減輕了楚昭王逃亡壓力。
在脾泄,熊申也未閑著,而是在那里建立臨時政權,收攏楚國公族大夫和眾臣,以及各地楚軍,勞苦功高。
楚昭王任命王兄熊結為大司馬。熊結一直追隨楚昭王逃難,在吳國到隨國索要楚昭王時,自愿假冒楚昭王赴國難,幸虧隨國人重情義,沒有把他交出去。
任申包胥為左尹。但愛國英雄申包胥則婉拒了任何賞賜!
功成身退,大智慧矣。
申包胥對楚昭王道:“大王,臣所為,皆為大王,為楚國。今大王無虞,楚國安定,臣使命已達,可以安心了。請準許告歸鄉野。”
申包胥認為,想當年,斗成然輔佐楚平王奪得了王位,勞苦功高,被任命為令尹,但很快便犯事而被處死。
自己也擔心一旦得了高位便可能犯錯,故不愿為官。
楚昭王當然不愿意,他多次任命官職給申包胥,申包胥都婉拒了。
在申包胥內心里,其實還有一個永遠也無法解開的心結:
如果當年自己將伍子胥抓了,那便沒有楚國后來被吳國攻破的事。
而自己,非但枉法,還資助伍子胥逃跑。
把個人的朋友情義放在國家利益之上,一旦自己仍舊在朝為官,那遲早招致禍事!
這便是申包胥的遠見,讀來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據說,申包胥后來干脆帶著家人悄悄離開了郢都,到磨山隱居。
磨山,今湖北境武漢磨山。磨山景區現在是武漢著名的風景旅游區,內設古樸恢宏的楚文化旅游區。
據說,磨山有許多楚國名人事跡介紹,不知是否有介紹申包胥?這位先哭秦廷搬救兵,再率軍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愛國英雄?
據史料記載,申包胥后來于公元前476年出山,代表楚國出使越國。
申包胥先是以激將法說吳國現在是諸侯最強之國,以此試探越王勾踐伐吳的決心。
再問勾踐何以戰,最后向勾踐出了“智、仁、勇”具體三策,堅定了勾踐伐吳決心,助越國平滅吳國。
楚昭王始終沒能找到申包胥,最后賜“忠臣之門”于其家鄉,令人保護好申氏府第。
任命王孫熊由于為寢尹。熊由于替楚昭王擋了一戟,舍命救主,得到楚昭王的完全信任。
重賞斗懷。楚昭王認為他雖然曾經想將自己殺了,但那是因為他愛自己的父親之故,為父報仇,人之常情。
一個講孝心的人,應該也會是一個忠于國家的人。楚國,需要重提孝義。
“居大德者,不計小怨。”楚昭王說。
其他的如沈尹戍之子沈諸梁、蒍射之子蒍延以及斗辛、斗巢兩兄弟等,均加官進爵,另賞封邑。
在追隨楚昭王逃難中,還產生了一對患難夫妻。
楚國大夫鐘建本是一名宮廷樂師,此次被封為樂尹,楚國宮廷樂師之首。
楚昭王妹妹季羋,則已經對鐘建芳心暗許,她對楚昭王道:
“男女授受不親,但小妹一路上被鐘大夫背著跑,已經是肌膚相觸,只能嫁給他了。”
就這樣,鐘建事業愛情雙豐收,而且由于是共過患難,所以婚后夫妻恩愛,傳為佳話。
其他人,亦論功行賞。舉國歡騰,楚國,在哪里倒下,就要在哪里站起來!
那對于在楚國歷此劫難中表現差勁的人,楚昭王當然也要懲處。
有一個叫藍尹亶的大夫,跟隨楚昭王去隨地時,因為要過河,居然先讓自己的妻兒先過,將楚昭王晾在一邊。
楚昭王差點擠不上去,為這事,楚昭王一直對此耿耿于懷。
這一次,他打算懲處藍尹亶。
就這么一點小事,你堂堂一國之君便要處理干部?
虧得人家還跟著你逃命,不光自己跟著你,全家都跟著你好不好?
令尹熊申建議楚昭王以德報怨。楚昭王想想也是,自己要做個好楚王,絕對不能小雞肚腸。
就這樣,藍尹亶無功也無過,繼續當藍邑長官。
說起藍邑,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藍邑本來是北方的藍夷族南遷至楚地而來,當時遷到了鐘祥藍水一帶,在現在的湖南一帶,至今湖南許多地方都與藍有關,比如湖南岳陽有藍田鄉,有藍家沖、藍天壽、姑橋藍、馬榜藍等地,是全國藍姓集中居住地。
他們的祖先,便是這位楚國大夫藍尹亶。
藍尹亶,羋姓藍氏,名亶,藍邑縣尹,故稱藍尹亶。
唐末有一名士叫藍采和,后來得道成仙,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八仙之一。
史料記載,楚昭王重賞楚國光復行動中立汗馬功勞的共九人,群臣見楚昭王行賞大度,寬宏大量,不計前嫌,都非常欣慰。
先攬過,再查看祖先陵墓,然后向祖宗告罪,接下來,犒勞秦師,重酬秦國,犒勞楚軍將士,最后論功行賞。
楚昭王所為,無可挑剔,楚國上下都對這位年輕的楚王無比擁戴。
此時,越國聽說楚國光復,便派使者來道賀。賀禮非常豐富,越國還將最漂亮的越國公主越姒獻給楚昭王。
史料記載,越姒非常賢德,楚昭王對她非常敬重,后來被立為楚王夫人。
越姒為楚昭王生了兒子熊章,這就是后來的楚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