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09章 楚國重振雄風

  • 春秋楚國風云
  • 千里草人
  • 2266字
  • 2021-09-29 12:18:23

論功行賞畢,楚昭王對吳國的一口怒氣就上來了。

絕對不能這樣放過吳國,楚秦聯軍連續幾仗勝了吳軍,加上吳國內亂,楚昭王認為是時候對吳國下手了。

楚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全面調整,從原來的與晉國爭霸,調整為全面整垮甚至滅了吳國!

而且,利好楚國的事件頻頻發生。吳國一場內亂后,叛亂來子夫概走投無路,不得不來投楚國。

夫概一開始并不敢逃至楚國,因為他在楚國犯下的罪行太重,可謂那罄竹難書,楚國人會放過這樣的劊子手么?

夫概北上投靠宋國,結果宋國人對他很不待見,加上吳王闔閭對宋國施壓,宋國人雖依禮未遣返夫概,但也對夫概下了逐客令:

你們吳國實在過于兇殘,我們宋國實在得罪不起,夫概公子還是離開宋國吧。

全世界沒有一個諸侯國接納夫概,有的不敢,大部分是不愿。

除了楚國。

夫概評估了自己的價值后,硬著頭皮逃來楚國尋求庇護。

兼于楚國國家戰略目標作了調整,楚昭王雖然恨不得生啖夫概的肉,但夫概作為吳國叛將,在對付吳國上可堪大用,于是也不再追究其在楚國郢都時犯下的滔天罪行,反而封其為堂溪大夫。

堂溪,約位于今河南西平縣一帶。但夫概貌似沒有為楚國攻伐吳國作出過什么杰出的貢獻,而是專心研究鑄劍術,還真正實現了術業有專攻,鑄了不少寶劍。

是時候報復了!公元前504年4月,楚軍分水陸兩路大軍攻伐吳國,水師由潘子臣率領,順長江而下,陸軍由熊結率領。

令楚國人民傷心失望的是,此次伐吳,竟遭敗績!其中,水師統帥潘子臣還成了俘虜。

楚昭王,你得冷靜一下。吳國今非昔比,雖然孫武已辭官歸隱,但伍子胥、伯嚭、世子夫差、王子胥曹等等謀臣良將眾多。

且吳國從楚國搶掠了大量財富和戰車等軍器輜重,國家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尤其是軍事實力有了質的提升。

令尹熊申對楚昭王道:“大王,看來吳國在軍事上還是很強大,現在吳國有伍子胥、伯噽等人輔政,不容小覷。

雖然,楚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但剛經歷了一場浩劫,需先休養生息。

對吳國,臣建議先加強防守為主。且吳軍擅長水戰,伐吳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待大楚水師訓練完成,再伐不遲。”

楚昭王深以為然。

但怎么個防守法呢?根據熊申的策略,首先是加強吳楚邊境守備,再就是遷都鄀邑。

鄀邑,今湖北省宜城境內,離吳國更遠,而且易守難攻。楚昭王同意了,確實,眼下的郢都已經被吳軍給破壞得很嚴重。

史料記載,郢都一片倉夷,吳軍把能搬的都搬走了,搬不走的便是毀壞。

大量王宮建筑和民舍被燒毀,連楚王宮珍藏的大量典章書籍,都被吳國佬給搶走了。

還好,楚國還是有人才的。大夫蒙觳承擔起了重新起草制訂新的典章制度的繁重任務。蒙觳不辱使命,夜以繼日帶頭加班加點,全身心投入制訂新典章的工作中。

新典章結合了楚國實際,緊加強國、滅吳兩大國家戰略目標,廢除了陳舊落后以及不合時宜的一些規定,令人耳目一新,使楚昭王在治國理政上得心應手。

蒙觳,楚國大夫。商朝時有一個蒙雙國,國亡后,其后代有以蒙為氏的,有以雙為氏的,這便是蒙氏和雙氏的淵源一。

還有一支蒙姓起源于大周王朝,大周王朝在今天山東省中部的蒙山設了祭壇,并設有專門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員,稱為東蒙主。

東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以蒙為氏,成為蒙姓的淵源之一。

到了戰國時期,蒙氏牛人一個個橫空出世,蒙驁、蒙武、蒙毅、蒙恬這三代便出了四大牛人。不過,他們都是秦國人,不知與蒙觳是否有血緣淵源。

楚國的歷史上,多次遷都,但每到一地,楚國的國都仍舊叫郢都。

郢都,已經是楚國人民心中的一個符號,一個代表。楚國在,郢都在;郢都在,楚國在!

就這樣,公元前504年,楚昭王宣布遷都至鄀邑。

此時的吳國,如同其他國家一樣,內有權力斗爭,外有剛剛崛起的越國侵擾,對楚國也便不能有所行動了。

整整八年,吳楚之間未有戰事。

這一段時間,楚昭王也不再對外用兵,哪怕是對恨之入骨的蔡國,楚國也暫時沒去理會。

楚昭王將全部精力用于休養生息上!他在楚國經歷過這一次磨難后,尤其是自己經歷過難忘的逃亡后,已經對民間的疾苦有了直接的認識。

輕瑤蒲賦,善待百姓。史料雖未記載楚昭王到底采取了哪些休養生息的政策措施,但這一段時間的楚國,國力逐步恢復。

楚國就這樣過太平日子了么?

當然不是,因為在春秋江湖,戰爭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戰爭總是要發生的。

這一次挑事的居然是楚國的附庸國頓國。這個頓國不知哪根筋給搭錯了,決定與陳國斷絕友好關系,并背叛楚國,轉而追隨晉國,估計又是被晉國人忽悠的結果。

楚昭王毫不客氣,楚國已經好多年沒打仗了,那就練練手吧。

于是,楚軍向頓國發起閃電式進攻。

頓國能與強大的楚國抗衡么?用腳趾頭想想便知,在沒有晉國或者吳國的直接救援下,頓國的亡國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公元前496年,活了600多年的子爵小國頓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后的頓國公族子孫有一部分以故國名稱為姓氏,這便是頓姓淵源之一。

第二年,即公元前495年2月,鑒于胡國在吳軍奇襲楚國中借道給吳軍,并提供糧草,楚昭王率兵攻伐胡國,滅之。

胡國被滅后,后人以故國為姓氏,這便是胡氏淵源之一。

胡國本是一姬姓諸侯國。有一個故事挺有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早期的美人計了。

當時,鄭國在鄭武公時便想要討伐胡國,所以就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國君。

嫁了女兒后,鄭武公準備對外用兵,于是便召開會議問群臣:“大家看看,現在鄭國應該討伐哪個諸侯?”

大夫關其思認真思索后提出討伐胡國的方案,結果討來一頓罵:“你神經病啊,胡國是咱們鄭國的聯姻之國,那是兄弟加同志的關系,怎么可以討伐胡國?”

消息傳到胡國,胡國國君非常高興,從此認定鄭國是同志加兄弟,于是便不再防備鄭國。

鄭武公見計已成,便發動了對胡國的突襲戰,占領了胡國大片國土。

經歷了八年休養生息的楚國,再次以強國的形象展現在春秋江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沙田区| 上杭县| 东宁县| 岑溪市| 苏尼特左旗| 诸城市| 宜宾县| 蒙自县| 喜德县| 肥东县| 绍兴县| 通城县| 仪陇县| 济阳县| 福鼎市| 凌源市| 内丘县| 连江县| 正阳县| 西青区| 高陵县| 周口市| 莱西市| 呼玛县| 子洲县| 黎川县| 汝南县| 金川县| 五莲县| 三亚市| 高碑店市| 海丰县| 舟山市| 电白县| 富平县| 博客| 江都市| 翼城县| 禹州市| 贞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