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探幽:《西游真詮》《西游原旨》合刊
- 盛克琦編校
- 3336字
- 2021-09-18 16:08:52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西游真詮〕悟一子曰:前詩云:“只有一個原本,再無微利添囊。”八戒之既得而貪添,三藏之未識而推阻,或過或不及,俱是鮮能知味,昧卻本來。本實先撥,道由何生?若不將此根本推究明白,培植完固,則是棄本逐末,而不識袖里機關;欲暗渡陳倉,而不知腳根軟弱。饒你用盡巧思,窮極變態,終是幻情假相,轉輾差池。三番兩覆,沒個解救法,豈不耽誤了前程?幾時到得西天,見得佛面?所謂“項后有光猶是幻,云生足下未為仙”也。此如大圣推倒樹果,而二童鎖閉層門矣,故曰:“壞了我五莊觀仙根,若能夠到得西天參佛面,只除是轉背搖車再托生。”詞嚴義正,面命耳提,真蟄雷法鼓,化雨茲帆矣。
行者笑出根由,二童罵成賊狀,八戒嚷打偏手,俱是認妄為真,焉得不捐真從假,弄神倒樹,斷絕丹種?“大家散火”一語,正如樹倒猴猻散,切當不易。詩中“悟空斷送草還丹,明月清風心膽寒”,最為提醒。蓋必先有為,而后馴致于無為。若止悟空中之空,而不識空中之果,空空一悟,有何結果?這不是在悟空處斷送了還丹?雖有清風、明月,何能玩賞?終久倒在塵埃,不能濟事。
倒鎖、說謊之策雜施,起死回生之法安在?添萊提茶,乃謬用虛拘之見;關門惡罵,止造設口舌之場。解鎖夜行,暗中摸索而已,縱暫脫牢籠,難逃羅網;乘睡奔馳,起倒跋躓而已,雖努力向前,終成落后。此鎮元仙所以喚醒二睡童,而究明根本之受害,趕過九百里,而捉回昧本之狂行也。使袖里乾坤的手段,是提挈傀儡的線索,所謂“天關在手,地軸生心”者是也。“每一個拴在一根柱上”,見人人總離不得一個根本,豈容不依本而立?惱取龍皮七星鞭鞭打,見個個須推問出一個根原,豈可不痛思而知?
“打腿”者,打其腳樁不實,如何胡行亂走?“替打”者,替其再三推敲,方可趲行前進。倘自倚聰明,施行小慧,欲借蒲柳之姿,為脫胎換骨之計,這是用假為真,雖真亦假。如夜半潛行,無非夢境。此師徒變柳樹為幻身,而昧卻人樹是真身,長老能不在馬上搖樁打盹也。一經責治,情虛自敗,大仙趕上,依然捉回,仍前綁住。把三個都使布裹,又把漆漆。蓋昧本者,由于不能返照自明。布帛多眼,通身裹好,使其通身生眼以求明;外加漆漆,使其外暗內明以自照也。若不能返照而悟本,亦是與死期不遠,即如此夾活大殮,漆好入士,亦算造化,誰曰不宜?
行者獨令下油鍋,何也?油者,水也;鍋者,金也。下架以木火,中實以石土,雖聚五行色相,終是易染脂膏。且隔截乖和,不能一體。學者不明內本之深源,而徒事外流之成跡,其涸也,可立而待致。推倒仙根者,此可懲真妄;認假作真者,此可驗其竭。倒樹,倒灶,一理也,總是一場大鬧。樹倒猴散,鍋漏油干,擾嚷激烈,悔之何及?噫!下油鍋之難,如上西天之不易。下得油鍋,方才上得西天。悟空能下不下,不能不下;能上不上,不能不上。不能保唐僧,下不下,上不上,不上不下,如何是好?要保唐僧下鍋上天,仍須內省返觀,請出觀音菩薩。
〔西游原旨〕上回言金丹系先天靈根凝結而成,得之真者,即可竊陰陽,奪造化,長生不死。乃無知之徒,或著于頑空小乘,或流于御女閨丹,或疑為爐火燒煉,不但無裨于性命,而且有害于根本,欲望成仙,不亦難乎?故仙翁于此回力劈其妄,使人于真金處還其元,于五行中復其本也。
篇首行者吃昧心,八戒嚷偏手,二童毀罵,是罵其昧心迷本,不知金丹妙用之輩也。天下修行人,不知訪求明師,予圣自雄,妄猜私議,不著于空,便執于象。著空者,或疑修道必須心中空空洞洞,一無所有而后可。殊不知一味于空,靈根有昧,已傷生生之本,如大圣拔腦后毫毛,變假行者陪著悟能、悟凈,用“絕后計”推倒神樹者何異?“尋果子,那里得有半個。”是僅悟其空而能凈,空空一悟,有何結果乎?噫!靈根本自空不空,造化五行盡在中;無限迷徒學寂滅,損傷仙種路難通。其曰:“葉落枒開根出土,道人斷絕草還丹。”豈虛語哉?
金丹之道,一陰一陽之道也。陰陽合體,和氣熏蒸,靈根常存,是大家合火而為好;今但悟空而無實行,孤陰寡陽,陰陽相隔,生機全息,仙種斷絕,是大家散火而不好。其曰“好!好!好!大家散火”,火散丹漏,好在何處?詩云:“三藏西臨萬壽山,悟空斷送草還丹。枒開葉落仙根露,明月清風心膽寒。”是專在空處而斷送還丹,清風明月能不倒在塵埃乎?真乃可畏可怕。更有一等無知之輩,閉目靜坐,入圜觀空,屏去人事,隔絕往來,只知一己之陰,不知他家之陽,俱系推倒仙樹之流,猶欲妄想成真,焉有是理?故曰:“若能勾到得西方參佛面,只除是轉背搖車再托生。”罵之的當,真堪絕倒。
八戒問起“舊話兒”來由,行者說是觀音菩薩賜的“緊箍兒咒”,是乃覺察自悟,知的一己之陰不是道,已足解頑空之鎖矣。然既脫頑空之鎖,而不知不空之果,欲望西天見佛,猶如黑夜逃走,不辨道路,終是在睡夢中作事。清風、明月鼾鼾沉睡,不亦宜乎?何以瞌睡蟲“是與東天門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的”?蓋言未識真寶,妄作妄為,是猜枚耍子,瞌睡未醒,所走盡是回東之路,而非上西之路也。
“大仙自元始散會,回到觀中。殿上香火全無,人蹤俱寂。”壞卻靈根,徒落一空,純陰無陽,香火人蹤何在?“念動咒語,噀一口水,解了睡魔,二人方醒,將上項事細說了一遍,止不住傷心淚落。”一切頑空之輩,不得真師口訣,昧卻先天一氣之妙旨,昏沉一生,終無解脫之時;若一經點破,如夢方覺,回思上項之事,能不傷心淚落,而知為人所弄乎?
“大仙趕上三藏,變作個行腳全真。”此變妙哉!前推倒仙樹,是徒悟一空而不知實行;今變作行腳全真,是以實行而全其真悟。悟所以為行,行所以成悟,才是袖里乾坤的手段,提攜傀儡的機關,乃培植靈根之大法門、大手段。“捉僧回觀,每一個綁在一根柱上。”示其人人有個靈根,當下可以返本,當下可以還元,而不得以頑空寂滅之學,誤認人根而昧卻仙根也。“叫徒弟取出皮鞭來打一頓,與人參果出氣。”打之,正所以不使著空耳。不打別處,而獨打腿,打其腳根不實,懸空妄想也。以上劈頑空之害靈根也。
行者解放三眾,伐四顆柳樹,變作四人相貌,仍舊黑夜逃走。既解一己之孤陰,又疑外邊之采取,是欲借花柳之姿,以為避死之具,妄作妄為,仍是夜里生涯,何益于事?故大仙呵呵冷笑道:“你走了也罷,卻怎么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噫!天下在婦女身邊用心機,血肉團上作活計者,盡是冒名頂替,昧卻惺惺使糊涂。大仙趕上,提回四眾,使布裹了,行者笑道:“好,好,好!夾活兒就大殮了。”又教渾身裹漆,止留頭臉在外,燒著油鍋,將行者扎一扎,“與我人參果報仇”。行者道:“好歹蕩蕩,足感盛情。”此等閑言冷語,大有趣味。蓋采取之徒,靈根已壞,尚欲妄想成仙,不知早是夾活就殮。似此如黑似漆的邪徒,空具面目,而不知認取真實,安得遇著鎮元大仙一概捉來,盡扎油鍋內,好歹蕩蕩,為金丹大道出一口氣,足感盛情矣?此劈采戰之壞靈根也。
大圣把石獅子變作本身模樣,真身跳在空中,是離采戰而又入爐火也。“石獅”者,五金八石爐火之師。爐火門戶,雖種種不一,俱是借燒煉之術,哄騙人財。當往鍋里一摜,“烹”的響了一聲之時,已去其真而入其假。此等作為,只圖攝盜他人脂膏,而不知靈根已壞,有傷本來面目。“‘鍋漏了!鍋漏了!’說不了,油漏得罄盡。”盜去真物,鍋內一無所有,非鍋漏而何?“鍋底打破,原來是一個石獅子。”世之愚人,聽信燒煉假術,耗費資財,不到傾家敗產、囊空底盡之時,不知為邪師所誤。曰:“被他當面做了手腳。”曰:“怎么搗了我的灶?”曰:“拿住他,也是摶砂弄汞,捉影捕風。”又曰:“你怎么弄手段搗了我的灶?”行者笑道:“你遇著我,就該倒灶。干我甚事。”描寫愚人被哄的一番口吻,如聞其聲。然被邪師所哄者,皆由自己不明,因而邪風得入,與人何涉?行者道:“我才自己要領些油湯油水之愛,但只是大小便急了,若在你鍋里開風,恐怕污了你的熟油,不好調菜吃。”此言罵盡世間信爐火而妄想服丹者,只可服大小便已耳,其他何望?
以上歷歷說來,諸多傍門盡是壞卻靈根,而不知培植靈很,屢題“與人參果報仇”,可曉然矣。提綱所謂“鎮元仙趕捉取經僧”者,即捉此壞靈根之迷徒;“孫行者大鬧五莊觀”者,即邪行大鬧,只知壞靈根而不知生靈根之迷徒。噫!“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要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
詩曰:
人人妄想服金丹,弄盡傍門枉作難。
拋去珍珠尋土塊,俱將原本并根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