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摘要

任務轉換加工的研究發現,人類在兩個加工優勢度不同的任務間進行轉換時,轉向簡單、優勢任務的轉換代價高于轉向復雜、劣勢任務的轉換代價,這種現象稱為“非對稱效應”。日常生活經驗表明,人類先從事愉悅活動,轉而再從事枯燥活動時所付出的認知努力,與先從事枯燥活動,轉而再從事愉悅活動時付出的努力是有差別的,并且這種差別也受到先前認知活動的愉悅或枯燥程度的影響,這種兩類不同效價情緒信息轉換中的現象與任務轉換加工的“非對稱效應”非常類似。人類對不同效價情緒信息的加工優勢度不同,表現為相較于正性信息和中性信息,人類對負性信息的感知、效價強度的變化更敏感,存在負性加工偏向。因此,當個體在兩類不同效價的情緒信息間進行轉換時,轉向兩類不同效價信息的轉換代價可能存在差異,產生“非對稱效應”。本書主要考察兩類基于不同加工優勢度的情緒信息轉換中是否存在“非對稱效應”,以及該效應的產生機制。本研究采用改進的注意分心轉換范式,首先對個體在兩類不同效價信息的轉換進行研究,探查“非對稱效應”現象是否存在;其次,對該效應產生的條件進行研究;再次,對該效應產生的認知神經基礎進行研究;最后,對該效應產生的抑制機制進行研究。實驗的被試為排除了焦慮、抑郁情緒的正常大學生、研究生。研究結果發現:

(1)正性信息和負性信息之間的轉換存在“非對稱效應”。

(2)高負性信息與低負性信息轉換時的轉換任務的反應時顯著高于重復任務的反應時,但高負性信息與低負性信息的轉換任務差異不顯著;高正性信息與低正性信息轉換時的轉換任務的反應時與重復任務的反應時差異不顯著。以上結果說明即使效價強度不同,相同效價的情緒信息轉換中也不存在“非對稱效應”。

(3)效價強度相同時,高負性信息與高正性信息之間的轉換表現出情緒信息轉換的“非對稱效應”;低負性信息與低正性信息之間的轉換未表現出該效應。效價強度不同時:負性信息的轉換任務的反應時顯著高于重復任務的反應時,存在轉換代價,正性信息卻未存在轉換代價,表現出情緒信息轉換的“非對稱效應”。以上結果說明不同效價的情緒信息轉換中存在“非對稱效應”。

(4)效價強度不同時,早期注意加工過程(N170)能識別出轉換任務和重復任務的差別,信息加工晚期(P3)表現出對高強度信息的轉換任務的平均波幅顯著高于低強度信息的轉換任務,出現情緒信息轉換的“非對稱效應”;效價強度相同時,在早期注意加工N170成分上,高正性信息的轉換任務N170波幅高于重復任務,在晚期,表現出對高負性信息的轉換任務P3波幅低于重復任務,出現情緒信息轉換的“非對稱效應”。

(5)情緒信息轉換“非對稱效應”的產生是基于先前負性信息的干擾后效大于正性信息的干擾后效。

關鍵詞:情緒信息轉換 非對稱效應 效價強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旗县| 全州县| 庆安县| 霸州市| 乌什县| 临朐县| 金塔县| 张掖市| 绿春县| 田阳县| 镇巴县| 增城市| 怀化市| 巩义市| 杭锦后旗| 鹤壁市| 且末县| 通辽市| 喀什市| 内乡县| 灵璧县| 灵台县| 留坝县| 澳门| 赤峰市| 靖安县| 石嘴山市| 台南县| 西华县| 长寿区| 沐川县| 晋城| 玉林市| 哈密市| 定兴县| 凤阳县| 布尔津县| 泾阳县| 繁峙县| 赣榆县| 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