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牧野名勝
  • 聶好春
  • 1099字
  • 2021-09-30 12:10:00

第二節 白云寺(輝縣市)

白云寺位于輝縣市區西約30公里處的薄壁鎮白云寺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太行山脈南端白鹿山下,原名白茅寺,又稱“夢覺寺”“大覺寺”“白鹿寺”。

明嘉靖《輝縣志》記載:“白鹿山在縣治西北五十里,內建僧剎,花竹奇麗,巔有泉水,流灌蔬菜,石似鹿形,故名。”[5]清康熙《輝縣志》記載:“白鹿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內建僧剎,林木森郁,石竇滴泉,匯而為池,流灌蔬圃,亦勝景也,山有石似鹿形,故名。”[6]

白云寺創建于唐朝高宗年間,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歷史,總占地面積21.4萬平方米,為西北太行山區建筑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寺院。因乾隆皇帝江南巡視,蒞此題有“白云自在”的匾額而聞名遐邇。1963年,河南省公布寺院內的宋代五百羅漢碑和普照大禪師石塔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白云寺被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坐北朝南,現存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左右配殿、東西陪樓、東西廂房、鐘鼓樓及地藏王殿等。現存大殿為明代建筑,其余為清代建筑,但許多構件仍保留有明顯的唐宋風格,大殿內的清代壁畫、彩繪及各部件的雕刻實為一流精品。

寺內現存重要文物主要有:宋碑一通,元代石塔兩座,宋、明時期磚塔四座,明、清碑刻21塊。另外還有宋代銀杏樹6株,金沙、銀沙古泉兩眼。

白云寺不僅是歷史悠久的佛教文化圣地,而且是革命紀念地。1943年冬,八路軍太行第五軍分區皮定均司令員在白云寺組織了前線指揮所。1947年9月15日,太行七專署將輝縣師范學校建在白云寺,亦稱“白云寺師范”,學員數百名,為解放戰爭培養了大批的優秀干部。1949年2月14日輝縣縣城解放,學校遷入城區,白云寺又成為革命遺址紀念地。

白云寺作為名揚中原的千年古剎,先后接納了數以百計的、來自四面八方的學者、名流和官宦的光臨,留下了大量的詩賦與匾額。

金末元初文學家元好問,在金政權滅亡后避亂河南,曾在輝縣西北大山中隱居十余年。期間在白云寺時,與眾僧一道建造靈塔,撰寫塔銘。號稱“百泉居士”的明代著名學者、思想家李贄,曾在輝縣做教諭,期間曾游覽白云寺,暢游賦詩。明代另一位著名學者李濂(1488—1566),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寫下了《游白茅寺記》散文一篇,成為研究白云寺歷史的珍貴文獻。清初,白云寺名播京城,引起了乾隆皇帝的神往。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特意游覽白云寺,留下了不朽詩篇,題寫的“白云自在”匾額,成為寺院的榮耀。民國初年,袁世凱隱居輝縣,在白鹿山一帶修建山莊,期間和徐世昌等人曾頻頻光臨白云寺等名剎。

古寺藏名山,鐘聲白云里。竹林蔥蔥,云海茫茫。高僧似云,靈塔如林。“豫南名山在石人,豫北寺院在白云”是白云古寺的口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乐市| 枣强县| 静乐县| 海淀区| 郑州市| 安义县| 澄迈县| 玉树县| 准格尔旗| 额济纳旗| 临汾市| 巴林右旗| 珠海市| 二手房| 孝义市| 青田县| 潢川县| 综艺| 澄迈县| 新郑市| 天祝| 榕江县| 鸡东县| 土默特左旗| 朝阳区| 内乡县| 定结县| 孟津县| 和政县| 磴口县| 辽源市| 鄂尔多斯市| 扶沟县| 大邑县| 且末县| 浏阳市| 汉源县| 雷州市| 凤阳县| 乌恰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