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越學(第十二輯)
- 潘承玉主編
- 1620字
- 2021-10-30 02:04:31
四 頻繁改名的趙善譽家族
從單純提供志主一生行跡材料的角度來看,這五方墓志的文獻價值并不是很大。尤其是趙善譽壙志,因為有更為詳細的樓鑰所撰的趙善譽墓志傳世,所以其文獻價值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其中兩方墓志漫漶嚴重,客觀上也影響了我們對它們的利用。筆者以為,這五方墓志的文獻價值主要不在于單純提供了趙氏父子一生行跡的材料上,而是體現在它們反映了南宋宗室改名之事實、透露了度宗全皇后身世之信息以及可補今人所編《宋代登科總錄》之遺漏這三方面上。今逐項說明之。
根據趙善譽墓志,趙善譽初娶錢氏,錢氏“僅再歲而亡”,看來趙善譽的所有子女當都是杜氏所出。趙善譽壙志列出了趙氏五子汝傅、汝伋、汝儼、汝何、汝仲,而且汝傅已中淳熙丁未科(1187)進士。這五子之名與趙善譽墓志所記完全相同。但趙汝備壙記又明確記載趙汝備是趙善譽之子,而且其關于先世的敘述與壙志若合符契。然趙善譽墓志及壙志均提及的趙善譽五子之名中并沒有汝備。如果說“傅”是“備(備)”的形近之誤,那么趙善譽墓志明確記載趙汝傅是淳熙丁未(1187)進士,而趙汝備壙記則記載趙汝備是開禧乙丑(1205)進士,可以肯定不是同一個人,因此“傅”絕不會是“備(備)”之誤;又,趙汝倓墓志也明確記載趙汝倓是趙善譽之子,而且其關于先世的敘述與趙善譽墓志及壙志完全相同,而趙善譽墓志及壙志均提及的趙善譽五子之名中并沒有汝倓,但是趙汝備與趙汝倓是趙善譽之子是絕無問題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只能用他們后來都改過名這個理由來解釋了,否則很難令人理解。筆者在《宋史》卷二百二十八《宗室世系表》十四中找到了有關趙善譽一家的記載。[11]趙善譽確實是趙仲暹曾孫,趙士迨之孫,趙不晦之子。[12]趙善譽名下確實也列有五子:汝博、汝儲、汝備、汝諐、汝倓。汝博下列有二子:崇揆、崇據;汝儲下列有一子:崇鞏;汝備下列有五子:崇揄、崇揔、崇據、崇掾、崇攄;汝諐下列有四子:崇抑、崇拭、崇撢、崇挹;汝倓下列有三子:崇均、崇算、崇獎。除汝傅之“傅”因形近而訛為“博”[13]外,其余四子的名字與趙善譽墓志及壙志所記完全不合,但至少汝備、汝倓之名與他們各自的墓志完全相合。這就說明他們后來都改了名,而且很有可能還不止改了一次。因為趙汝備壙記明確記載其舊名為汝僐,而汝僐也不見于趙善譽墓志及壙志中,所以趙汝備一生至少改了三次名。趙善譽墓志及壙志中的汝傅,應該就是《宋史》中的汝博,理由已如上述;汝伋是汝儲,因為趙汝伋壙志提及其子為崇鞏,與《宋史》合;汝儼是汝備,因為趙汝備壙記中能分辨的四子崇揄、崇據、崇攄、崇掾均在《宋史》中出現了;汝何是汝諐;汝仲是汝倓,因為趙汝倓墓志提到的三子之名,除崇均《宋史》作崇筠外,其他均相合,而《宋善元壙記》均亦作筠,看來均、筠二字在趙氏家族中也往往混用不別。趙汝備壙志提到其有一孫名必永,檢《宋史》,趙汝備名下有三孫:必填、必、必塼,未見必永之名。是否因早夭而未列入,有待進一步考證。但按常例來說,如果已經定名,即使早夭,宗譜也會列上其名,因此,因早夭而未列入的可能性很小。筆者以為,必永可能也和其祖輩一樣,存在改名現象,他很有可能就是《宋史》中的必填,另外兩人當是趙汝備死后出生,這三兄弟似均以“土”字旁取名。以上種種足證《宋史·宗室世系表》基本可靠。這個事例提醒我們,在修訂《宋史·宗室世系表》時要慎之又慎,切不可貿然根據一篇傳世文獻或出土文獻就認定《宋史·宗室世系表》有誤,從而擅作改動,而是要在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特別是古人有改名習慣這一因素,在充分的文獻依據基礎上,才能做出認定,并據以校正。還有一個情況是,即使是同為宗室,也存在大量的同名現象,因為宗室繁衍過快,人口眾多,又分處各地,取名時各不相謀,再加上雙名中有一字表示行輩,已經固定了,事實上雙名已成單名,而單名的重復概率是很高的。清汪輝祖《九史同姓名略》列出了大量同名的宋代宗室,可以為證。因此,我們也不能據此去改彼,而是要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再作出處理,如此方能使我們的修訂庶幾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