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 度宗全皇后身世補正

關于度宗全皇后的家世生平,《宋史·后妃傳下》有簡短記載,稱其為會稽人,是理宗生母慈憲夫人侄孫女。略涉書史,自幼隨父全昭孫在岳州知州任上。理宗因全皇后是生母慈憲夫人母族故,乃詔其入宮。景定二年(1261)十一月詔封永嘉郡夫人。十二月,冊為皇太子妃。度宗咸淳三年(1267)正月,冊為皇后。[14]據(jù)《宋史·理宗紀一》,理宗趙昀是太祖十世孫,山陰人,生父趙希瓐,追封榮王,母全氏,即慈憲夫人。[15]據(jù)此,全昭孫似是慈憲夫人的親侄子。其實《宋史·后妃傳下》的記載大誤。全昭孫應是慈憲夫人的堂弟,《后村先生大全集》有《堂弟武翼郎昭孫贈金紫光祿大夫制》云:“慈憲篤友恭之誼,恩寧厚于弟昆。元良諧窈窕之逑,情莫親于父子。出綸告第,施澤漏泉。具官某,博雅好修,精明練事。久議上閣,兩牧專城。所至有甘棠之成陰,其歸雖意(薏)苡而不載。家無甔石,初靡求于人知;女作門楣,亦可觀于天定。甫成告禮,追獎義方。噫!金紫之穹,遂超遷于二品;燎黃以白,猶照映于九泉。可。”[16]明確指出全昭孫是慈憲夫人的堂弟。因此,全皇后乃慈憲夫人的堂侄女,并非侄孫女。從輩分上來看,全皇后是度宗遠房的表姑母。《宋史·后妃傳下》關于全皇后的記載當出自更為原始的南宋實錄或國史,或許度宗和全皇后的結合在封建宗法上有“亂倫”之嫌,故實錄或國史出于避諱而有意將全皇后說成是慈憲夫人的侄孫女,使度宗和全皇后成為平輩的遠房姑表兄妹,以此來掩人耳目。關于全皇后乃慈憲夫人的堂侄女這一點,已為中華書局版《宋史》點校者據(jù)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所糾正。[17]但是仍有學者承襲《宋史》之誤,以全皇后為慈憲夫人侄孫女。[18]其實新近出土的墓志文獻也證實了這一點。《宋代墓志》披露了一方《有宋太師全公墓志》,這個“全公”就是全昭孫。墓志漫漶嚴重,但前面一段文字較為清晰,今照錄如下,以資參證,墓志為全昭孫之子全允堅(《宋史》多作永堅,蓋避濮王允讓諱而改[19])所撰:

先君諱昭孫,字懋叔,號立山,稽陰(紹興古稱會稽郡,故稽陰實是會稽都山陰縣的簡稱)人。曾大父安民,贈太保、唐國公,妣邊氏,贈唐國夫人;大父份,贈太師、豫國公,妣單氏,贈陳國夫人;父大□,贈太傅,妣陳氏,贈信國夫人。[20]

這段文字雖有一字漫漶難辨,但并不影響我們的理解。結合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十三《外制·皇太子冊妃慈憲王夫人家贈告十五道》及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四部叢刊影清刻姚江借樹山房本)卷三十六《題跋》所收《先世告身十通》,可總結出慈憲夫人的家族世系。慈憲夫人的曾祖父是全安民(贈太保、唐國公),曾祖母邊氏;祖父是全份(贈太師、越王),祖母單氏。全份有五子:全思聰(贈觀察使)、全大中(贈太師、申王)、全大節(jié)(贈太師、徐國公)、全大聲、全思受。[21]全大節(jié)是慈憲夫人之父,而全大中是全皇后祖父,全大中無子嗣,以再從侄全昭孫(贈太師、和王)為后。[22]這個世系與上揭全昭孫墓志是完全相合的。

綜上所述,慈憲夫人與全昭孫從宗法制度上講確實是堂姐弟,但從血緣上來看,其實關系已疏。全皇后母族是誰,由于書缺有間,文獻不敷用,學界以前多不知曉。其實上引《后村先生大全集》同卷《堂弟武翼郎昭孫贈金紫光祿大夫制》下緊接著有一道《弟婦孺人趙氏贈新興夫人制》云:“朕孔懷王邸,敢遺外氏之姻。擇配儲宮,樂得高門之女,恪共婦職,追獎母儀。某氏挺秀宗姬,來嬪儒族。以女公事慈憲,自牧謙卑;從夫子岀蕃宣,備嘗險阻。篤生賢媛,寔儷元良。誰獨無錫爾類之心,世安有遺其親之理。噫!鶴禁鳳輦,方以三朝而問安;象服魚軒,胡不百年而介福。宜歆殊渥,永播徽音。可。”文中“挺秀宗姬”一句已經(jīng)點出了全昭孫之妻為宗室之女這一事實。只是不知此宗室到底是哪家。而上揭趙汝倓墓志和宋善元壙記正可為我們釋疑解惑。據(jù)兩方墓志可知,趙汝倓有一女名崇禧,嫁給了全昭孫,因此趙汝倓死后,其墓志就請全昭孫來書諱了。此“新興夫人”必是趙崇禧無疑,后來她又被加贈為“昌國夫人”,從郡夫人晉升為國夫人,此據(jù)上揭全昭孫墓志云“娶趙氏,贈昌國夫人”[23]可知。當時全昭孫的結銜是“訓武郎、帶御器械、新差知岳州軍州兼管內(nèi)勸農(nóng)營田事、提舉義勇民兵、節(jié)制屯戍軍馬”。據(jù)趙汝倓墓志,趙汝倓卒于寶祐二年(甲寅,1254)三月,葬于寶祐四年(丙辰,1256)五月,則全昭孫書諱亦當在寶祐四年五月前后,而全昭孫當時是新任岳州知州,據(jù)《宋史·后妃傳下》,全皇后自幼隨父在岳州任所,“開慶初(1259),秩滿歸,道潭州”,[24]時間上亦符合宋代官員三年一任的常例。全祖望《鮚埼亭集》云:“祖望按太師尚縣主,嘗官湖湘之間,勤事而死。”[25]認為全昭孫所尚為縣主,趙崇禧是否縣主,筆者尚不能確定,但其為宗室卻可斷定無疑。又,慈憲夫人之兄全純夫(贈少師、周國公)也娶宗室為妻,全祖望也稱其“尚縣主”。[26]筆者又從紹興博物館見到一方《宋左武大夫吉州刺史全公墓志》,志主為全大節(jié),是全皇后的叔祖父。這方墓志對于全氏家族的婚姻情況敘述較詳,除全大節(jié)長女慈憲夫人嫁給榮王趙希瓐外,全大節(jié)的幼女許嫁“承務郎、監(jiān)嘉興府糴納倉趙與文”,他的長孫女許嫁“承事郎、知紹興府山陰縣丞趙與弼”。趙與文、趙與弼一望可知是太祖派宗室。為全大節(jié)墓志填諱者也是太祖派宗室“朝散大夫、權尚書戶部侍郎、兼同詳定敕令官、兼知臨安府軍府事、兩浙西路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趙與懽”,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全氏家族與趙宋宗室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27]由上可知,全皇后的生母是趙崇禧,外祖父是趙汝倓,外祖母是宋氏,曾外祖是趙善譽,曾外祖母是杜氏,均為紹興人。這為探究全皇后的身世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同時,也讓我們獲悉了全氏家族與趙宋宗室世代通婚的事實,頻繁與趙宋王室的聯(lián)姻無疑對鞏固和提高全氏家族的社會地位十分有利。這是考察南宋越中大族之間聯(lián)姻現(xiàn)象的極好個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高碑店市| 随州市| 琼海市| 白山市| 龙山县| 镇康县| 乡宁县| 应城市| 湘西| 玉环县| 云和县| 广安市| 湄潭县| 乌兰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香港| 章丘市| 米易县| 夹江县| 铜梁县| 怀安县| 仁布县| 尼勒克县| 丹阳市| 大港区| 天峻县| 普定县| 永嘉县| 洮南市| 镇宁| 电白县| 牡丹江市| 积石山| 垫江县| 聊城市| 余庆县| 循化| 普兰店市| 南宁市|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