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簡功夫”:宋儒的經學取向
清末學者皮錫瑞在其所著《經學歷史》中將經學史上的宋代時期稱為“經學變古時代”。的確,從宋代經學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征來看,與此前的漢唐經學、此后的清人學術都有較大的區別。宋代經學重義理,好創獲,重發揮,喜新說,在闡釋與發展儒學內在價值的同時,高揚主體意識和理性精神,顯露出鮮明的宋學特征。宋儒對于漢唐章句注疏之學進行了反思,認為漢唐注疏不能窮盡儒經之旨,而且傳注眾多易造成經學分裂。因此,在經學觀念、經學方法、經學內容等方面,宋儒都有許多創新。在經學取向上,宋儒另辟蹊徑,力圖超越漢唐,崇尚“易簡”,掃除漢唐傳注之學,棄傳求經。通過研究、玩味經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經典“本義”,發掘經典中所蘊含的儒學價值,“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體現了宋儒主體意識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