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言

任何一項學術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讓我們回顧綜述一下學術界對劉一明學術思想的研究情況。目前學術界對劉一明思想學術的專題論著較少,多是綜合性的著作。

(一)劉寧著《劉一明修道思想研究》[1]。全書分緒論、宇宙觀、生命觀、修道價值與修道原則、金丹修煉論、天人合一論、三教合一論、結論共八個部分組成。該書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劉一明的思想體系,并做了總體評價,劉寧的著作填補了國內學術界系統研究劉一明思想體系的空白。其中緒論交代了劉一明的生平經歷及思想背景,并論述了影響他修道思想的幾個重要的因素,分析了劉一明著作的體系結構。第一章宇宙觀通過道、先天真一之氣、先天陰陽五行及后天萬物論述了劉一明建構的先后天二重化世界觀。第二章論述了先后天精氣神、性與命、先天五元五德和后天五物五賊等幾個問題。第三章論述了劉一明的修道價值以及先窮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從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性命雙修,先命后性的三個修道原則。第四章金丹修煉論是全書的核心部分,把劉一明內丹養生分為煉己筑基、凝結圣胎、脫胎出神三個階段。第五章從天人同一演化次第、天人同素同構、人定勝天三個方面論述了劉一明的天人合一論。第六章論述了劉一明三教一家、三教兼修的思想。結論部分總結了劉一明修道思想具有易道同一、以易闡道;融合南北、性命雙修兩個鮮明特點,并作了深入評價,指出其貢獻和不足。

(二)劉仲宇著《劉一明學案》[2]。本書主要介紹了劉一明的生平、論著略考、思想評析、年譜、研究著作等內容。

(三)白嫻棠著《信仰與教化——劉一明的信仰之道與教化之論》[3]。本書主要著眼于教育教化的視角,主要論述劉一明的信仰和教化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二者的相互促進作用。

(四)李應存、王蘭桂著《劉一明醫書釋要》[4]。該書主要是輯錄并介紹劉一明著作中的《眼科啟蒙》《經驗奇方》《經驗雜方》三本書以供經世致用。

(五)丁述學著《劉一明與興隆山》[5]。該書主要是選編了劉一明的仙話傳說、楹聯、年譜、碑刻以及興隆山和榆中的景觀等文章著作。

(六)卿希泰在《中國道教史》[6]第四卷第十一章第七節中分宇宙觀、人性論、內丹說及修道論四部分對劉一明的思想作了較為系統深入的論述,其中內丹說認為劉一明思想具有吸收南北二宗,性命雙修的特點,也分析了劉一明內丹術語的確切含義。

(七)任繼愈在《中國道教史》[7]第四編第十八章中評價劉一明思想特點為性命雙修、循序漸進。提出了《修真九要》論述的丹功九要為:勘破世事、積德修行、盡心窮理、訪求真師、煉己筑基、和合陰陽、審明火候、外藥了命、內藥了性。并論述了《修真辨難》分丹法為上中下三等,即上等“自在法”,中等“權度法”,下等“攻磨法”。

(八)蓋建民在《道教醫學》[8]第三章第一節中重點論述了劉一明醫道兼通,制備丹藥以及將醫家分為神醫和人醫兩種類型的思想。

(九)馬序、盛國倉的《劉一明道教哲學思想初探》一文[9]是一篇綜論形式的論文,探討了劉一明思想的淵源、構成部分以及具體內容。

(十)何建明的《劉一明道教易學簡論》[10]一文從周易入手,深入分析了劉一明思想中對周易的吸收與融合及其特色。

綜觀目前學術界對劉一明學術思想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多數研究是一般性的、總體性的綜論,也有從教育教化和醫學醫方的角度進行論述研究的,從養生哲學角度進行系統深入的專題研究的著述相對較少。對劉一明丹道養生思想進行研究的專題論文專著尚不多見。因此本書擬從維護身心健康的丹道養生哲學的角度出發,來深入挖掘劉一明思想的現實意義。時至今日,我們在身心健康、形體養生、心理治療及信仰療法等許多方面,大都能夠在劉一明的丹道修煉思想中找到寶貴的資源,得到深刻的啟示。同樣,本書還將深入探討劉一明丹道養生思想的哲學基礎,進一步闡明劉一明丹道養生思想的深刻背景,使劉一明丹道養生思想得以升華。因而本書的學術研究是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本書的研究思路是以劉一明的丹道養生思想為核心和線索,以對其丹道養生哲學思想的探討為重點,以彰顯其丹道養生哲學思想的現代價值為落腳點,前后連貫,相輔相成地對其思想體系予以詮釋和深入剖析。本書將在比較綜合的基礎上對劉一明丹道養生思想的哲學基礎及其貢獻予以系統深入的分析總結,突出其思想特色,并重點挖掘其丹道養生思想的現代價值和現實意義,以期對今天人們的身心健康的維護和諧有所裨益。


[1] 劉寧:《劉一明修道思想研究》,巴蜀書社2001年版。

[2] 劉仲宇:《劉一明學案》,齊魯書社2010年版。

[3] 白嫻棠:《信仰與教化——劉一明的信仰之道與教化之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版。

[4] 李應存、王蘭桂:《劉一明醫書釋要》,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5] 丁述學:《劉一明與興隆山》,華夏出版社2018年版。

[6]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 蓋建民:《道教醫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9] 馬序、盛國倉:《劉一明道教哲學思想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3期。

[10] 何建明:《劉一明道教易學簡論》,《上海道教》1999年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通道| 新闻| 武定县| 昔阳县| 九台市| 永丰县| 洮南市| 白山市| 萍乡市| 赤壁市| 化州市| 郯城县| 永安市| 青冈县| 杨浦区| 新源县| 西昌市| 祁东县| 瑞昌市| 玛纳斯县| 靖边县| 呼伦贝尔市| 上犹县| 阜新| 独山县| 建瓯市| 黔南| 桃源县| 秀山| 绥化市| 柘城县| 房山区| 满城县| 莆田市| 新津县| 东辽县| 高陵县| 屏南县| 老河口市|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