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1助手開局

搞不清什么是“100K”的熊俊賣了91助手

2009年國慶節過后,91助手創始人熊俊趕往北京,因為剛創辦創新工場的李開復想見他一面。

谷歌前高管李開復彼時已經是萬眾矚目的意見領袖、微博“大V”,而熊俊只是一個遠離北上廣的小鎮青年,僅憑91助手這個“獨門兵器”行走江湖。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他們可能永遠不會有交集。

熊俊多少有些誠惶誠恐。他買了一身西裝作為見面時的“禮服”,后來這身行頭受到了李開復溫和的調侃:“搞互聯網的怎么穿這個啊?”

兩人的話題是,李開復希望熊俊從網龍出來,拋開91助手的成功與包袱,加入創新工場再做一個新項目,參與到移動互聯網的創業大潮里來。他指出了網龍的混亂,直接說:“你在那里做不了什么了。”

熊俊的回答顯得有些煩躁甚至抵觸,他說:“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留在了91助手。在移動互聯網上能做什么,我在網龍已經想過一遍,并且都在進行嘗試了。讓我重新創業再做一個項目,我真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做不到。”

熊俊當時還有一個想法是回廈門,創新工場則希望他的團隊都來北京。李開復猶豫一番后,給熊俊介紹了一個人——剛從北京回到廈門的蔡文勝。

在此期間,盛大資本也去敲過熊俊的門,熊俊一直不置可否。時任盛大資本投資總監的吳峰打聽到李開復、蔡文勝也在找熊俊,于是把熊俊“忽悠”到上海見陳天橋的胞弟、技術奇才陳大年。陳大年懂技術,因而與熊俊相談甚歡。他對熊俊說:“不論其他人怎么出價,盛大都出雙倍。”但熊俊還是拒絕了。

熊俊在廈門與蔡文勝見了幾次面,但沒有具體聊創業,蔡文勝只是帶著熊俊在廈門游覽。一次,熊俊要返回福州,準備買火車票,蔡文勝說:“不用,開我的車。”熊俊拿著車鑰匙一出門,發現蔡文勝讓他開回去的是一輛豪華跑車。

既然對方如此有誠意,熊俊便在2010年4月正式從網龍離職,從福州回到廈門創辦了同步推。同步推初始估值為投后1000萬元,創新工場和蔡文勝各出了200萬元(其中蔡文勝出150萬元現金,用域名和流量抵沖50萬元),各占20%的股份。同步推后來賣給了一家臺灣上市公司,創新工場和蔡文勝理論上獲得了100倍的回報。

不過,比起91無線以19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百度,這些回報還是小巫見大巫。對此熊俊并不后悔,盡管他當初只收了10萬元。

熊俊從小愛好計算機,雖然沒有讀此專業,但他學得很不錯。畢業后,熊俊在廈門一家叫凌越資訊的臺灣公司任職,當了一個手下有10來個人的小主管,頗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個人興趣。于是,他買了一部第一代iPhone,成為中國最早的蘋果嘗鮮者之一。

和很多早期玩iPhone的人一樣,熊俊覺得這款手機雖然硬件強大,但使用起來并不方便。它不支持復制粘貼、拍攝視頻,也不能更改鈴聲、壁紙,還不能換電池、插存儲卡,手機里的照片和備忘錄等也沒法復制到電腦中。

強大但不好用,成為熊俊為iPhone開發管理套件的初衷。他為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陸陸續續寫了幾個小軟件,最后把這些軟件打包,命名為“iPhone PC Suite”放到了網上。隨著軟件包不斷更新,這個軟件包達到了20萬次的下載量,這對于當時iPhone的市場存量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如果iPhone PC Suite,也就是后來的91助手,僅僅滿足于手機管理,那它可能早就消失了。它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是因為它成為當時iPhone用戶獲取新App的主要渠道。它也因此成了第一款第三方應用市場類的應用。

推動iPhone PC Suite向91助手跨越的是網龍。

網龍是一家位于福州的上市公司,主打方向是網絡游戲。對熊俊投資的動議來自網龍創始人劉德建。在網龍的路演過程中,他發現,在當時極為“高大上”的投資人群中,用iPhone已經蔚然成風,他因此感到了機會的存在。

此時,在海外軟件市場上斬獲頗豐的萬興軟件也在找熊俊。但它沒有網龍積極,而且廈門到福州,在距離上也比廈門到深圳(萬興軟件所在地)要近。于是,熊俊先來到網龍所在的福州。

來到網龍后,熊俊就被氣派的851大樓唬住了。他沒想到辦公樓里還能有游泳池、保齡球館、高爾夫球廳及人造沙灘。參觀完一圈后,熊俊見到了時任網龍CTO(首席技術官),也是后來91無線聯席CEO(首席執行官)的陳宏展。

陳宏展對熊俊說,希望買下他的軟件,用100K(10萬元)。

那時候熊俊不明白“100K”是多少,也沒好意思追問。陳宏展見他無動于衷,就繼續說,希望熊俊能來網龍工作,一起建設成立不久的無線事業部。

熊俊問工資有多少,陳宏展說,一個月15K。

涉及工資的事,熊俊才不得不問“15K”是多少,然后知道了是1.5萬元。那么,iPhone PC Suite的收購價就是10萬元。那時候熊俊剛畢業3年,工資不高,從一家臺灣私企加入上市公司對他來說誘惑很大。于是,他很快就答應了下來,并于2007年年底開始在網龍工作。

從單兵作戰到團隊協作,iPhone PC Suite完成了一次進化。熊俊向《沸騰新十年》回憶:當時iPhone PC Suite工具屬性很強,能幫用戶復制文件、備份資料,但還不能整合音樂和鈴聲,用戶需要通過iPhone PC Suite安裝第三方音樂或鈴聲,用戶體驗還不夠完整。于是團隊想到,這個軟件應該像大型購物中心一樣,可以滿足用戶吃喝玩樂的所有需求。

加入網龍后不久,熊俊帶領團隊開發出iPhone PC Suite 2.0,集合了鈴聲、壁紙、常見應用、電子書,基本成為蘋果App Store、iTunes、Book Store的集合體。后來,這一工具進化出了91助手。

一個要交代的背景是,2008年蘋果宣布推出iPhone軟件開發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允許第三方開發者為iPhone開發App。這是App Store的肇始,也是導致蘋果生態最終崛起的根本原因。它的生態概念影響了此后中國移動互聯網十余年的發展。

威鋒網玩大了iPhone“越獄”

App Store越繁榮,“越獄”[1]的需求也就越強勁。那時,國內用戶還沒有建立付費意識,“越獄”意味著可以使用大量免費的破解版應用。此外,當時App Store需要綁定海外信用卡,用起來也不方便,且那時還沒有第三方應用市場。因此,早期用戶就靠“越獄”獲取App。

“越獄”是一場群體狂歡——早期的iPhone擁有者大都有深厚的技術背景,發現自己搞不定,就自發形成了互聯網社群。最早、最權威的iPhone社群莫過于威鋒網,人們在這里交換iPhone的使用心得,重點是分享“越獄”資源。

必須說明的是,無論是iPhone PC Suite還是后來的91助手,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越獄”工具。雖然91助手上經常發布“越獄”教程,也經常有大量的破解版應用分發,但是其本身并不能直接用來“越獄”。真正把“越獄”玩大的還是威鋒網。

威鋒網是iOS早期生態里必須提到的一個存在。2007年1月,喬布斯首次對外公布iPhone的第二天,楊彬和彭源的威鋒網便成立了。

今天,威鋒網的域名是feng.com,但最開始彭源注冊的域名是weiphone.com。這是國內最早的蘋果手機論壇,也是蘋果文化擴散的主渠道。

楊彬和彭源兩人一個在富士康工作——富士康也是蘋果最大、最重要的加工生產商,另一個則在TCL工作——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里,TCL是國產手機最重要的玩家之一。兩人因為工作的關系接觸到iPhone,并由此創業,一切順理成章。

雖然搶占了先機,但威鋒網的開局不算順利,沒有如外界想象的一般立刻吸引大量用戶,反而一度生存艱難。在最初的幾個月里,網站同時在線人數也就幾十人——主要原因是當時500美元一部的iPhone對國內用戶來說確實太貴了。

2007年9月,蘋果空前絕后地宣布iPhone降價,8GB版本從599美元降到399美元,停售4GB版本,降幅達到1/3。這帶來了一波新用戶,威鋒網的流量也借此有了第一波增長,并接到了廣告。有了收入,楊彭二人在廣西等地招募了10多個兼職人員,讓他們第一時間翻譯海外關于iPhone的各種報道和教程,發布到威鋒網上,形成信息優勢。在當時優質玩機內容極度稀缺的中文互聯網上,威鋒網成為蘋果玩家心目中的圣地。

威鋒網的價值在于,它幾乎是唯一可以從PC互聯網用戶中準確篩選出iOS用戶的地方。當時的威鋒網幾乎囊括了國人基于“越獄”的原創軟件。也就是說,威鋒網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社區網站,它運作著原創,推動了“越獄”生態、應用商店和應用推廣等多種商業模式,幾乎是無所不包。

反觀91助手,雖然不“越獄”,但iPhone PC Suite上大多數資源都是破解版。隨著iPhone的用戶群體逐漸擴大而興起的分發生態逐漸形成,iPhone PC Suite成了重要的分發渠道。通過收集破解版應用,它儼然成為中國區的蘋果應用商店,在蘋果封閉的系統上建立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子生態。

當時,iPhone的經銷商也幫了91助手很大的忙。2009年10月,iPhone才正式與聯通合作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在這之前,購買iPhone的用戶大多離不開經銷商渠道(一直到2014年,某些有價格優勢的經銷商渠道還很流行)。當時,91助手的地推人員會主動接觸經銷商,為他們提供91助手的安裝軟件,軟件里有批量安裝功能。因為“越獄”確實有一定的使用門檻,所以很多用戶購買時會要求商家幫忙設置新機,這成了極好的推廣渠道。

從某種意義上說,網龍買下91助手并把它商業化,有很大的正面意義。雖然網龍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中地位并不顯赫,但如果沒有它團隊化的支持,91助手可能不會誕生,或是誕生了卻受制于熊俊的個人精力和資源,不會發展得那么快,也就趕不上歷史的爆發期。

2009年是91助手隨意收割早期用戶的時期,幾乎九成的國內iPhone用戶都是其擁躉。它成為蘋果移動生態之樹在中國結出的第一顆碩果。

iOS在中國的第二顆碩果

如果說91助手是蘋果移動生態之樹在中國結出的第一顆碩果,那么第二顆碩果則是第三方輸入法。

蘋果早期是不支持第三方輸入法的,這一問題要等到2014年iOS 8的推出才正式解決。但當時很多用戶習慣了功能手機上的九宮格輸入,很不適應iPhone原生輸入法中的全鍵盤,而且3.5英寸的屏幕對用戶來說確實有點小。而要使用第三方輸入法,必須“越獄”。

iPhone上最早得到廣泛認可的第三方中文輸入法,當屬WeFIT。不過,WeFIT并非最早的第三方中文輸入法,比它更早的是李亮和楊武寫的iCosta。不過,李亮和楊武兩人在寫出iCosta后又開始做了一個叫RockPlayer的App。當時在iPhone上只能播放MP4,而李亮和楊武希望做可以播放各種格式文件的第三方播放器,這是一個在今天看來也頗有難度的產品。

WeFIT的開發者是馮華君,他曾在百度和蘋果工作,并于2006年開發了Mac平臺的中文輸入法FIT,大獲成功。2008年,馮華君順勢和另一位合伙人,也就是他在華南理工大學的師兄吳曉丹一同成立了順科軟件公司,并于2008年2月推出了iPhone的第三方中文輸入法WeFIT。WeFIT支持拼音、五筆、雙拼、筆畫等各種輸入,在詞組聯想、詞頻調整、模糊拼音上的體驗很好,它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iPhone上最成功的第三方中文輸入法。WeFIT的前三代產品都與威鋒網深度綁定,這也是其最終勝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蘋果遲遲不放開對第三方輸入法的支持,WeFIT無法上架正版渠道。2011年,馮華君在App Store上推出了一款類似備忘錄的收費應用——FIT寫字板。在應用內可以用SDK的方式調用WeFIT輸入,這樣用戶可以先在寫字板中輸入文字,再復制到聊天框、短信、郵件里,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實現不用“越獄”就能使用第三方輸入法。即使如此麻煩而且收費,FIT寫字板在發布后也曾登上App Store分類排行榜的第一名。由此可見,用戶對好用的第三方輸入法的需求有多大,這背后是PC輸入、按鍵輸入和虛擬鍵盤輸入三種形態轉換間細微的需求變化的被滿足。

讓人唏噓的是,天妒英才,馮華君因鼻咽癌于2012年病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龙山县| 安图县| 房山区| 敖汉旗| 洞头县| 襄汾县| 临江市| 车致| 泰兴市| 富裕县| 原平市| 永修县| 高安市| 芜湖县| 玉田县| 梅州市| 义乌市| 柞水县| 张家界市| 井冈山市| 龙泉市| 会理县| 淮阳县| 班戈县| 林西县| 和硕县| 伊川县| 太保市| 江山市| 江安县| 千阳县| 霍林郭勒市| 伊通| 嘉祥县| 南丹县| 黄大仙区| 鹤峰县| 汝城县| 海口市| 小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