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言善行
-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教育扶貧志愿項目
- 2455字
- 2021-09-09 18:45:45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學校自主管理淺談
杜冠鵬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大寨鄉小田小學校長
“校以團結為家,教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生以成人為志”,這是我們學校追求的目標,也是我校全體師生的共同理想。在追求目標、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我們以“體現自我價值”為載體,一步步地嘗試著我們的自主管理,穩步向前邁進。
一、體現自我價值,追求教育夢想(教師)
我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經費少,對教師給予物質獎勵是不現實的,沒有獎勵或獎勵很少又起不到調動教師積極性的作用,有時甚至還會起反作用。慢慢地,我發現教師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領導的肯定和自我價值的實現。為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搭建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比獎勵他們幾百元錢更有效。調動教師的內驅力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何調動?通過經典誦讀,通過多次參加勵志講座,使教師改變價值觀、清空思想惰性、樹立新的教育理想。例如,教師王超霞來我們學校才兩年多,就具備了晉級必備的四個條件(特別是社會實踐活動——空竹社團獲得一等獎)。她能成長這么快,既有自己的努力,也與學校搭建的平臺分不開。她非常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她懷著感恩的心努力工作。
在王超霞的影響和帶動下,現在的教師都以她為榜樣,都以體現自我價值為工作動力,形成了樂于奉獻的價值觀。代課教師童芳芳,經常在把孩子哄睡著后還要加班到深夜一兩點,更換走廊文化墻上張貼的學生繪畫作品,目的就是能讓學生盡快看到自己的作品,給孩子以成就感,讓孩子第二天更加努力上好美術課、完成美術作業。代課教師宋瑞香每天晚上加班為學生排練舞蹈,從未要求領取補助,如果不是我偶然發現,她根本不會告訴我。教師姚媛媛、代課教師盧愛麗每天到校后就守在教室里,帶領孩子誦讀《論語》。大道至簡,只講奉獻,不求索取,我們的教師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古圣先賢的教誨。

排練舞蹈的孩子們
二、留空白給學生,還學生以自主(學生)
在學校文化建設中,繞不過的一個群體,就是兒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經常自問:我真的認識兒童、理解兒童嗎?學校不僅要有理性的光輝,還應是充滿兒童情趣的世界。正是基于這樣的想法,學校“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留白”的教育理念日趨清晰與完善。我們充分利用墻體、墻壁、樓道等可用空間,將師生繪畫作品、手工作品、勵志名言、教育格言、感恩詞、朱子治家格言等布置其間。

師生共同布置“新長廊”
在這種校園環境中,時時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感染、吸引著師生,同時也在激勵著師生。用師生的繪畫作品布置校園環境文化“新長廊”、建設樓道空間文化、布置教室文化、塑造墻壁文化,互相鼓勵、互為榜樣,具有可比性和可相互影響的作用。塑造特色、提升內涵,讓特色文化內化成學校的隱性環境,內化成師生的內心修養,形成內在的氣質。“我的地盤我做主”讓學生有了主人翁意識——學校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班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他人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學生有了這種思想,抱著服務他人、快樂自己的心態,試問這樣的學生還用管理嗎?這些都得益于經典誦讀和踐行,誦讀和踐行《弟子規》《論語》,走近先賢,以德促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離校時,師生相互鞠躬道別
一是對學生進行儀式感教育。例如,每天進學校時,不管大門口有沒有教師,學生都會自覺地站在門口,畢恭畢敬地向國旗行鞠躬禮;二是讓學生牢記感恩祖國,時刻提醒自己要為國家的發展而讀書;三是培養學生的敬畏心,敬畏學校、敬畏教師、敬畏知識。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現在偶爾有學生犯錯時,其他同學就會背誦一句《弟子規》來提醒他。現在我認為,給學生留白就是最好的教育,它可以讓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創新、自主管理。
三、捆綁評價,自我約束(課堂)
(一)以小組捆綁式評價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的提高
本組的積分代表每個成員的分數,例如一次考試中,如果某個組的平均分最高,那么這個組每個組員都是第一名,這就在無形中增強了組員間的凝聚力,慢慢就形成了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提高的組文化。不讓一個人掉隊成了小組追求的目標。

合作學習、互幫互促
(二)以小組捆綁式評價實現無人監堂考試
對各小組的考試成績進行捆綁評價,使其互相監督,再加以誠信積分,促使學生自我約束,逐漸形成了誠信考試的氛圍。最后淡化成績,讓學生明白,考試的目的,一是考查教師,讓教師明白這一階段教學哪些知識點沒有講到;二是考查學生,看看學生近一階段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然后師生共同查漏補缺,一起努力提高成績。學生自然也就看淡了分數,明白學會就行,所以學生也就實現了誠信考試,最終實現無人監考。
四、家校一體化(家長)
現在最缺乏教育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5+2=0!在學校五天的教育,周末在家兩天就全部抵消。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導師。正是由于了解這一點,所以學校想盡辦法多次召開家長會,請國學講師、家庭教育專家對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培養和管教孩子的方法。我也時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帶領家長參加濮陽的“家庭教育沙龍”“家庭美德”講座,讓家長懂得家庭和諧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讓家長懂得怎樣科學地教育孩子。漸漸地,家長們體會到了學校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家庭越和諧孩子越優秀的道理,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自然就懂事多了,也愛學習了。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你說還用管嗎?這是否也是一種間接的自我管理呢?
家長明白了學校是真心實意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著想,自然也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學校,將學校和家長視為一體,所以我們順理成章地組建了“家長志愿者服務隊”,每逢重大活動都有家長自愿參與,布置會場、充當禮儀人員、安排車輛、接待客人等,更有甚者還進入課堂,客串一下教師。這是否又是另外一種方式的“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我坦言我們沒有深入細致地實施,我今天只是介紹一些零碎的做法,也許有些牽強附會。細思之,說是自主管理,倒不如說是一種文化:學生、教師、家長都以“體現自我價值”為目標,只講奉獻,不求回報。這也許就是我校尋覓已久的文化之魂,文化就是潤物無聲的!

家長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