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 清流
- 2205字
- 2021-09-07 17:47:03
自序
解決情緒困擾問題是我的臨床專長之一,在過去近十年的時間里,這也一直是我咨詢工作的一條主軸。在美國,我的工作對象是那些患有情緒障礙的來訪者。在中國,我則在國內的法律框架下,幫助受到情緒困擾的亞健康人群,以及部分經精神科醫生推薦而來且正在服藥的情緒障礙患者。另外,我也開展一些針對大眾和專業人員的情緒心理知識科普,以及情緒干預方面的教學。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的時候,我閱讀過很多國外心理情緒題材的書籍和手冊,這些作品不僅給我的臨床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還給其他美國讀者提供了很多參考建議,以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情緒調整。當我和中國朋友討論情緒,為中國來訪者提供咨詢服務的時候,發現這些作品似乎并不總是有效。
首先,中國人似乎不太喜歡特別結構化、有做題內容的書籍,這可能是因為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大多是豐富多樣的,并沒有那么多機械化、流程化,甚至于一板一眼的生活體驗,因此,他們面對情緒時的心態也更加靈活、隨意。當然,也可能是被經年累月的考試和作業“折磨”怕了。如果一本書長得跟《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似的,里面凈是些填空題和大答題,那么無論是誰都難免會被激起一點潛意識里的反感。
而且,由于西方社會更個人化、更開放的文化形態和更普及的情緒教育,很多西方書籍會跳過許多非常基本的情緒內容,比如細致地去解釋每種情緒(這類內容倒是經常在童書中出現),或者討論特定文化下情緒的基本框架,作者默認這些內容是讀者已知的。然而,中國人的情緒教育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大多數人的情緒基本知識零零碎碎,并且與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有時候看了這些書雖然會有啟發,但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再加上每位作者寫作的出發點不同、寫作背景不同,有些作者可能是從學術、勵志或傳播的角度來探討情緒。這樣的書很有閱讀價值,但因為作者情緒工作的實踐經驗相對較少,其中難免會有理想主義的部分。書中羅列的道理、方法雖然科學系統,但對每天忙碌工作的人群來說,實現難度不是一般地大。有時候我甚至會告訴來訪者,這幾本書的內容僅供你參考,里面的方法并不適合實施,或者用起來不是那個效果,你就不要較勁了。
因此,相比復雜系統的作品,我更想寫一本情緒類的基礎讀物,一本適合中國人的情緒“教育書”。雖然現在看起來社會上人們的情緒問題泛濫,甚至情緒本身都被貼上了“問題”的標簽,但情緒原本并不是一種問題。相反,在整個進化過程中,它一直扮演著幫我們解決問題的角色,是一套強大高效的生存、社交機制。只有到了近代,由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變化非常大,加上許多人對情緒缺乏了解(可能因為他們必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事物的學習上),以笨拙的方式對待它、處理它,甚至跟它對著干,情緒才開始普遍地造成問題。
相比立刻處理所謂的“情緒問題”,我倒是覺得更應該優先搞清楚情緒良性運作的方式。很多情緒現象如果能順勢而為,是可以自然消化的;反之,如果搞不清機制,盲目胡亂解決,反而可能造成后續問題,或者至少會導致解決無效,帶來進一步的挫敗體驗。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參考了生活中許多親朋好友的經歷、我曾經的工作經歷,以及在與同行和熟人交流時聽到的相關情況。其中包括受到焦慮、抑郁等情緒困擾的人群,腦損傷或心理創傷導致述情障礙(一種難以識別和表達情緒的問題)的人群,以及因為先天的神經多樣化表現而不擅長情緒表達和社交的人群,等等。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人并沒有受到什么長期的情緒困擾,只是由于某些個人特質和缺乏情緒知識,在工作學習中碰了釘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人們比較全面地了解情緒這一主題,并且掌握發展健康情緒生活、進行有效情緒交流的一些基本技能,減少他們對情緒的困惑和在情緒體驗中的困擾。
這本書脫胎于數年前我在壹心理[1]講的一個系列情緒課程。在寫作過程中,我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大量增補、刪改,約有50%的內容是全新的。另外,還有30%左右是修訂過的。我們會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中定義情緒的組成部分、發生過程和功能,你可以從中了解每天都在跟你相伴的這種體驗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價值和作用。在第二部分中,我們會詳細講解每種情緒的特點、功能、相關問題,以及健康或不健康的問題應對方式,這應該可以幫你理解每天生活中絕大多數的情緒體驗,并搞清楚哪些應對方式能減少問題,哪些會增加問題。在第三部分中,我們會具體聊一聊對情緒調節有幫助的普遍方法,并提供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方式,也會涉及一些具體情緒困擾的改善方式。在第四部分中,則會討論人際關系中的情緒,也就是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緒,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建議你從頭開始看,因為后面的章節會引用前面章節的內容,但你也可以只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然后在涉及交叉內容時再翻看別的章節。我盡量把這本書寫得像一本情緒生活大綱,希望能夠幫助你掌握情緒的“聽說讀寫”能力。我們的祖輩可能出于種種原因在情緒方面處于“半文盲”狀態,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擺脫情緒方面的蒙昧,向清醒和包容再邁進一步,這樣對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下一代來說都是好事情。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這本書總體是針對普通大眾的,因此書中有意沒有涉及一些更加進階的情緒干預方式,尤其是針對情緒障礙、心理創傷一類嚴重情緒問題的詳細處理方式。因為這些方式個人操作時可能會發生偏差,或者有一定風險。如果你感覺自己的情況比較嚴重,在參考本書的同時,建議你盡快就醫或請求其他相關專業人員的幫助,避免延誤治療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