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888字
- 2021-09-18 14:58:08
第二十七條 共同訴訟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理解與適用
[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
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由于該行政行為不能分割,法院必須一起審理,所以學理上稱為必要的共同訴訟。這是一項源于民法的理論和制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共同原告。就是兩個以上的行政相對人對同一行政行為不服而向法院起訴。如兩人以上共同違法,行政機關在同一行政決定中作出處罰,受處罰人均不服,提起訴訟的,或者行政處罰案件中違法行為人和受害人均不服處罰決定,提起訴訟。二是共同被告。就是兩個以上行政主體共同實施的行政行為,被起訴到法院。
[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共同訴訟]
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共同訴訟,由于不是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當事人之間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權利義務關系,可以作為不同的案件審理,也可以一起審理,學理上將這類共同訴訟稱為普通的共同訴訟。之所以成為共同訴訟,是因為這類行為性質相同,或者事實和理由相同,從提高審判效率和保證司法統一性上,可以共同審理。與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不同,同類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需要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這類共同訴訟必須符合四個條件:一是必須由同一法院管轄。二是必須屬于同一訴訟程序。如都適用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三是當事人同意作為共同訴訟合并審理。四是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即提高審判效率。
典型案例指引
宣懿成等18人訴衢州市國土資源局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41號)
案件適用要點:從案情來看,18名原告之間的權利義務是各自獨立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無須得到其他人的承認,對其他人也不發生法律效力。因此,如果不合并審理的話,本案也可以分解為18個獨立的訴訟。但為了簡化訴訟程序,節省訴訟時間和費用,并避免人民法院在同一或同類案件上作出相互矛盾的判決,本案可按普通共同訴訟將18名原告的訴訟請求合并審理。
條文參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27條